第23章 槿蕊心生间隙嫌(1/2)
回到院中,抹翠对槿蕊是千恩万谢,槿蕊更明白了几分迟家的关系,玉清的娘早年病故,有个同母的亲哥哥,迟玉纯在姐妹中排行老二,平日占着母亲得宠,持宠而娇,又嫉妒玉清比她生得好,见面就找晦气,王氏育有一女一儿,业已成家,她平常只管家里的钱财人物等大事,与已无关的,便放任自流,玉清受了委屈也不敢声张,怕她哥忧心,有事只闷闷受着。
提起亡母,玉清伤情的不能自已,倚在床头不语,只是一个劲落泪,槿蕊只得好声劝慰她:“她要你哭,你更要大声笑,要不就让她们遂了心,得了意,你娘亲在天上看了,也会伤心的,你高兴,她也会高兴的。”
抹翠忙声道:“喻小姐说得是,小姐要放宽心,保重身子,以后日子还长远着。”
“槿蕊,我娘,我娘她……”玉清欲言为又止,好生为难样。
槿蕊用手掩住她的嘴,笑道:“不用说了,玉清的母亲肯定是花容月貌,要不也生不出你和你哥的仙姿,你二姐不对,你娘已然仙去,无论生前如何,死者为大,不应该拿她说事,这样只会显得自己不尊重,为人刻薄,况且人有缺点是常事,不会读书不算大毛病。”
“迟小姐,快别哭,好好的一张脸,都哭皱了。”玉清哭得梨花带雨,蝉露秋枝,海棠也不免鼻子发酸,呜咽道:“您好歹还有疼你的哥哥,我连爹娘是谁都不知道,可也活得好好的,小姐说,天底下没人事事如意,总有这样那是的缺憾,没衣穿没饭吃的可怜人多得是,我比起有些人,已经算是有福了,遇到不顺心的处境,多想想往日高兴的事情就过去了,钻牛角尖吃亏的是自己,自己的亲人知道了也会伤心的。”
槿蕊欣慰地点点头,这几句话说得还不错,用眼神鼓励她继续。
海棠得令,抹了抹眼眶,清清嗓门继续道来:“我们小姐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比如我贪嘴,脑子笨,常常说错话;拿我家小姐说,她爱贪懒,老爷夫人要她看的书翻都不翻,时常关紧房门,偷睡懒觉,或是偷看才子佳人小说,一边看,一边嗑瓜子,一边骂写得没劲,写得太老套,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可一旦打定主意较起真来又像变了个人似的,能伏在琴案前连坐三四个时辰不挪屁股,而且心眼极好,从来没有拿海棠当丫环待,有好吃东西都会分给我,就像上次你给的红玫酥,家里每人都尝过味了,她自己才吃了两口,她嘴巧,道理是能用箩筐装,连我家老爷都说她不过,老天爷派她来帮你,以后你多学学她的巧舌,就不会被人欺负了。”
槿蕊无奈讪笑,为了安慰玉清,海棠把该说了不该说的,一骨脑全倒了出来,好在玉清听入了心,泪湿两方丝帕后,渐渐的,嘤嘤的哭声慢慢小了下去,拭干泪痕,“近朱者赤,近黑者黑,海棠也被□的能说惯道,经过方才我才知道,槿蕊竟有满腹的锦绣诗章。”
槿蕊心虚的摸摸鼻头,朝她狡黠吐舌嘿嘿笑道:“其实那些诗句都是我盗用的,但不是为了沽名吊誉,所以用得心安理得,你要是需要,改天给你写个十首八首,背熟了备用。”
“不……不用了。”玉清连连摇头,推辞道:“再说我也不敢的,要是碰到恰巧有看过的,当场被指出来,岂不丢脸。”
槿蕊自然不明白其中的缘由,玉清虽不是文采斐然,书也是读过两三本,不至于应景联句也对不上,刚才是故意不对,她哥时常教诲要收敛,形势比人强,该让玉纯时便要相让,给她些面子,一来少生事端,二来女儿家太争强要胜不是好事,惹人厌,只是玉清没能明白透,而且本就性子软弱,遇事皆让,渐渐变成今天这般局面。
“准保不会,庆元朝独我晓得,你若是不信,先写几首予你,你哥必定是饱览群书之辈,给他瞧瞧便知。”槿蕊叫抹翠研磨,想了想,挑了王维、苏轼、刘长卿、欧阳修、杜甫、李商隐还有李白等千古名著,一边伏案疾书,一边说:“难保往后聚会筵席再遭她的刁难,背上两三首挫挫她的威风,恶人都是欺软的,怕硬的,一次两次她讨不到便宜,想必再也不会再寻你的麻烦。”
海棠将写好的诗一张张摊在桌面,用嘴吹干,说道:“迟小姐,既是我家小姐这么说,绝对错不离。”
槿蕊附声道:“玉清,放心用就是,要是被抓包,我的名字就倒着写。”
主仆两人忙得不亦乐乎,玉清走近,信手拿起一首品读,立即被‘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折服,喃喃默念几遍,瀑布的鬼斧神工,雄壮传神跃然纸上,又连续看了几首,要么气势磅礴、工整浑成,要么深幽隽永、韵致婉约,绝非俗品,心下不禁暗暗思忖,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既然是盗用他人的,如何就只她知道,只是槿蕊说的信誓旦旦,不似逞强夸张之意,海棠虽口没遮拦,却是率性直言,便将信将迟的点头收下。
陪玉清吃过甜汤,闲话聊了会,见她开眉舒眼,槿蕊便回家去,轿子刚擡到巷子口,就听见海棠喊逸君少爷,掀开轿帘,看见逸君驾车来接她,辞谢轿夫跳上马车,三人并坐于车前,海棠一肚子的闷气无处撒,待迟家轿夫一走远,便讲起嚣张跋扈的迟玉纯,还手叉腰、捏着鼻尖声说话,如鹦鹉学舌,惹得逸君想笑不敢笑,不时陪着点头,待她说完,槿蕊才□嘴,问道:“二哥,你为什么特意来接我?”
逸君看了她一眼,温言道:“你怎么忘了,年年的今日都要到金水河放许愿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