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良田喜事:农家童养媳 > 第三百五十六章云南茶奇事

第三百五十六章云南茶奇事(2/2)

目录

他心里明白今天这人是要不走了,忙笑道:“瞧姑妈说的,这哪儿能啊,我怎么可能不管姑父的死活,我是知道他昨晚受了惊吓,特地来看他的。”

陈夫人冷笑,“既然看过了,那就走吧。”

彭玉嘴里应着,却舍不得走,他心里明白只要这一回他离开了,想再把陈老爷握在手里却再也不能了。

原来这些府里人之所以都惧怕他三分,也是因为陈老爷在他手心里掌控着,若是丢了陈老爷,以后他再行事便得顾及三分了。

转眼已是三月,今年是大比之年,一过了二月京城便无比的热闹。

自古民间便有“臭沟开,举子来”这句俗谚,春季淘挖暗沟之时恰好是朝廷开科取士的殿试之期。来自五湖四海的天下举子,进入朝思暮想的北京城中,最先看到的却是一堆堆散发着臭气的污泥和漾着臭水的暗沟,而京城在春风燥吹,交通堵塞,臭气熏染中见到的则是面目陌生的进京赶考的外地举子。“臭沟开,举子来”这样反映京城风貌的俗谚也就传开了。

京都自元代修筑大都城时,就注意了污水的排放问题,在主要街道和居民区的地下修有长长的暗沟,上边与一座座用砖砌成的渗井相通。污水倒入渗水井后,慢慢渗入暗沟中,再从暗沟流向水关,河道里。

到了今朝,仍然借助元代修的渗井和暗沟排放污水。由于历经数百年,暗沟中淤积了大量秽物,而且暗沟砌在地下,疏浚淘挖十分不便,使得城市地面污水横流,脏乱不堪。

成化十年先皇宪宗准奏:“京城水关去处,每座盖火铺。一,设立通水器具,于该衙门拨军两名看守。遇雨过,即令打捞疏通,其各厂大小沟渠,水塘,河槽,每年二月令地方兵马通行疏通。”

从此,每年一过春分,由士兵和雇佣的淘夫,刨土掀沟盖,挖渗井中的淤泥,疏通地下暗沟。当然,沟盖一打开,秽气冲腾,臭不可闻,淘夫经常被熏倒,有的甚至中毒身亡。那些淘出的污泥秽物,堆在大街上,臭气四散,过往的行人,“多佩戴大黄,苍术(能散发香气的中草药)以避之。”

曾有一个诗人名叫褚亮的写了一首诗描述京城三月臭沟开的情景是:“污泥流到下洼头,积秽初通气上浮。逐臭当须掩鼻过,寻常三月便开沟。”

今年秦郁要参加科考,从二月底开始牡丹就已经准备了起来。

这种准备当然不仅仅是预备考篮、饮食衣物之类的,最主要是让他去见一个人,而这个人就是她的仇人之一的杜俨。

说起来他们进京也快半年了,而在这半年之内,她打开了不一样的局面,也多了一层和杜俨谈判的筹码。秦郁想在中举之后,能在朝廷中站稳脚跟,这就涉及到一个站队的问题,而纵观整个朝堂,能让秦郁一飞冲天的,也只有那位左相大人了。

所以不管他们愿意还是不愿意,能和身为吏部侍郎的杜俨拉上关系,那是必须的事。更何况,杜俨今年乃是考官之一,手上握有大权,他若不想让秦郁中进士,秦郁就中不了。

别说什么朝廷自有法度,那些话都是拿来骗骗外行人的,说到底科举考试成败与否,都只是有权人的游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