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有新意布匹生意(2/2)
这是一家均州有名的饭庄子,南北大菜都会做,自有拿手的几样招牌菜。
陈静彦随意点了几样,开口道:“上回抓鬼之时,两位已经见过一次,也就不用我再介绍了。句兄,这位白小弟也是擅长经营之人,你那布匹生意倒不妨和他讨教讨教。”
句显扬当真站起来,对她抱拳,“那就劳烦白公子费心了。”
牡丹忙道:“不敢,不敢。”
其实句显扬也是初入行做的布匹生意,他原先生意做的不少,涉及门类很多,但做布匹生意还是第一次。
牡丹把自己观点表述了一遍,她是想形成产业链之类的东西,这是母亲教给她的,一旦形成了产业链就会增强竞争力,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避免因其中一个链条脱节所产生的危险。
句显扬听得很认真,甚至把她的一些观点还用笔记了下来。
牡丹对商业之事也并不算十分了解,只是从前见母亲做生意的时候,从中多少学了些皮毛罢了。不过秦郁说她天资极好,很有做生意的头脑。
其实这做生意不在你有何技巧,最主要的是眼光,天生的敏锐和独到的眼光,可以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
牡丹先前还不觉得,可不知为什么,近来却感觉自己的头脑比做白倾城的时候好用,思维也变得更敏锐,眼光也更独到了,那时候所想不到的,现在时不时的就会冒出来。就像上个月,她只是听茶楼里有人闲聊时说起关中大旱的事,就瞬间联想到棉价问题,劝李通新买棉,也因此大赚了一笔。这若是放在一年多前的白倾城身上,却是绝对想不到的。
句显扬问她具体细节,牡丹道:“均州也是产棉之地,从原材料上就能解决很大问题。另外均州丝织业发展很快,技术工人很多,要建织布坊也不是什么难事,这也是可行的。”
牡丹从来都觉得自己母亲是个奇人,她所教她的很多观点都是让人惊叹的,显然句显扬被她说得有些心动了。
他道:“这事确实可行,只是要花一段时间,可以先叫人筹备着。可当今还有一件亟需解决的事,我有一批白绫和白麻布,数量很大,降了几次价依然销不出去,这可要如何?”
这批白绫和白麻是先前一个朋友的,朋友有难要向他借很多钱,拿这些白绫和白麻布做抵押的,当初说好半年内归还,不过后来那个朋友生意失败,怕也再无偿还能力了。这批布压了他许多钱,也只有卖出去,他才有余力去开办织布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