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诗会拔头筹(2/2)
杜宾赶到的时候,那些少男少女们还在互相偷瞧着,他在远处看见便不由抿了抿嘴,暗笑这些人装样。背地里不定怎么放浪呢,偏巧在人前装的多么高贵似地。
他走近几步,朗声道:“我来迟了,怎的还没开始?”
吴东远笑道:“这不正等着你这个主人来主持呢。”
杜宾笑起来,“我是不会主持的,就一句,‘开始吧’。”
他一说,众人都笑了起来,吴元鹤道:“既然主人说了,那就开始吧。”
所谓诗会,不就是给个题目,每人写首诗,然后大家拿来品评一下。今日的诗会,倒也没什么题目,山上的所有事物都能拿来写。
杜宾会评诗,评画,自己却不怎么会写,只在一旁看着。
应彩妮让人在几案上铺上宣纸,然后开始书写起来,她写的是一首《即景》: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在此时夏日的季节里写来很是应景。
大概意思是:竹子在微风中将清雅的影子笼罩在幽静的窗户上,成双成对的鸟儿正在夕阳下尽情地喧噪鸣叫。在这海棠花凋谢、柳絮飞尽的初夏,只觉炎热的天气世人感到乏困,白昼也开始变得漫长。
众女围着她过来看,见她字迹极为娟秀,尤其是那纸张做得极为漂亮,真是叫人眼前一亮。应彩妮身份高,那些贵女有意巴结,对她交口称赞。
应彩妮心中得意,脸上却半点不露,大大方方的举起纸交给丫鬟。
如香手里捧着,交到杜宾的案几前。
杜宾看那诗,做的虽好,可惜却不是应彩妮写的,而是前朝朱淑真的诗,是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象,同时也借景抒发了诗人郁郁寡欢的心情。只是她一个大家小姐,又郁郁寡欢个什么劲儿?说是应景,却半点不应心。且字写得看着娟秀,却不够有神,说起来唯一值得看的就是这张漂亮的宣纸,那一圈花边绘的真是好,便是几朵小花也格外有神,一看就是个书画大家的手笔。
他微微一笑,如果没猜错,这应该是牡丹的手笔,看来这小丫头又没钱了,拿来赚钱了。
随后几位小姐都交上了诗,他挨个看了一遍,还真没让人觉得惊艳的,比之当年的白倾城真的不可同日而语。在大齐,贵家女子虽识文认字,却也大多没什么学问,自来女子无才便是德,能达到白倾城的程度的当真不多。
而当年白倾城之所以有名,也不是因为她多有才,而是因为有一个大儒的爹,再加上自己难得的美貌,才会被人赏识她的才学。而所谓赏识,也没有谁真是由心的佩服的,无非觉得女人学着玩玩,给个面子罢了。
这是男人和女人的区别,同样的才学到了男人身上,怕是更得人们传颂和关心吧。
他又翻了翻男子做的诗,说起来这些豪门贵公子的诗也没什么精品,无非是无病呻吟,半点不能深入人心,也就只有一两个写的还言之凿凿,有点看头。不过他还是挑了两个写的最好的,一首是段进海所作的,一首是吴元鹤所作,女子中则选了应彩妮和胡悦儿的,交给众人品评。
四首诗在每人手中传过,最后女子中选了应彩妮的,男子中则选了段进海的。
这段进海是段家庶子,是准备要参加科举的,其文采还是过得去的。至于应彩妮能脱颖而出,全是那宣纸用得极好,让人一看就心生喜爱。
应彩妮得了女中魁首,自是心中高兴。
霍婉儿笑道:“应姐姐,你这宣纸做的真好,可是自己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