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边关基建指南 > 第八十七章 (1)

第八十七章 (1)(2/2)

目录

一旁的其他人也附和道:“不只是土豆,还会有番薯,以后的日子好过着呢!”

他们这次运来的物资里面就有红薯藤,不出意外少夫人和晋城城主又达成了一笔交易。

“哎!”

徐大爷叹了口气,深深看了几人一眼,颤颤巍巍进了屋。

看着他佝偻的背影,仿佛只是一个生于乡野,被生活压弯了脊背的普通老人。

“徐大爷!”李铁兰叫住他,“您和婉婉今年的冬日定能舒舒服服度过,以后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的!”

徐大爷头也没回,只留下一句:“小姑娘,借你吉言。”

走出巷子口,李铁兰回头,恍惚间似乎又从那满头白发的老人眼中看到一抹一闪而过的精光,那样锐利的眼神,让她终于有了几分眼前之人是当年一城首富的实感。

“铁兰姐,我总觉得这徐老头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阿良不知何时又凑到了跟前。

李铁兰“嗯”了一声,没把对他身份的猜测说出来。

前方一众人正在打打闹闹:

“出来这么久,终于松动松动了筋骨!”

“嘿嘿,总算是开张了。”

虽然扛着铁锹、背着沉重的水泥粉,但脚步轻快,整个人看起来都松快了不少。

阿良没说几句话,便也走了上去。

李铁兰一个人坠在后面,随着走动的姿势,腰兜里一块木牌有些硌人,李铁兰拿出来看了看,眼中闪过一丝不明的情绪,又恢复成方才的表情,平静地收了起来。

这是徐大爷方才给的,一块平平无奇的牌子,材质甚至是木头做的,谁能想到这竟能抵当今第一布庄的一个承诺呢。

果然瘦死的木头比马大。

李铁兰不意外徐大爷能看出自己已经猜到了他的身份,既然他不想说,她也没必要宣扬出去。

另外四个雇主的住所离得都不远,徐大爷的家无疑是这五户里最寒酸的一个。

这四个雇主,一个是精明的小商贩,直觉有漏可捡,忙不叠报了名。

再有一个是附近村子里的一个农家大婶,完完全全是凑热闹来的,看见一群人围在一处,还以为有什么好东西可以白拿,听说是免费建暖炕后,寻思自己家的院子也要修整修整,便起了占便宜的心思,想着这些人能不能在建暖炕之余顺手帮她把院子修一下,当然,此举毫不意外地没有成功,这些人一把暖炕修完,收拾完东西后一个比一个跑得快,等大婶回过神来,人早就跑没影了。

第三个留的似乎是个假地址,等李铁兰带着人找过去,却被屋主告知家中根本没有这号人。

自知被涮的水泥队众人骂骂咧咧地朝着第四个雇主走去,到了地方,一擡头,却发现这府宅有些眼熟。

徐进眯了眯眼,就听身旁一人道:“这不是我们来过的刘富商的家吗?怎的,上次把咱们赶出去,这次知道是免费的又巴巴报上了名?”

“啧,这群商人可真不要脸。”

站在门口又是一通骂骂咧咧,可现在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

“铁兰姐,咱还进去不?”

“进。”

李铁兰擡起头看了看那块写着“刘府”的牌匾,大步一迈,走了进去,“人家请咱们来的为什么不进?”

还是上次那个门房,本来高傲的神情在看到他们人数众多,且个个魁梧高大的时候稍微收敛了些许,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交待过,虽然很不情愿,但他还是把他们带到了目的地——一个小妾的偏院。

本以为能在他们脸上看到被羞辱的表情,谁知道这些人一个个都脸色如常,确定了暖炕修建的地点后便忙了开来。

门房略有些失望地撇了撇嘴,走了。

阿良狠狠朝他的背影啐了一口,嘴巴动了动却没发出任何声音,大概早就在心里把他骂了成百上千遍。

这个屋子有些空,没多少东西,省了搬东西的时间,倒是这五家里最快完工的。

饶是这样,时间也不早了,李铁兰看了看屋外暗下来的天色,琢磨着今晚是不是该买些好吃的犒劳弟兄们一顿,正寻思着买烤鸭还是烤猪好,陈富商便是这个时候走进了院门。

“哟,看样子还不错。”

李铁兰擡了擡眼皮,动都没动一下:“既然刘富商喜欢,我们便完工了。”

刘富商看着那个用水泥修造的一看就很结实的暖炕,露出饶有兴味的眼神来,倒是身旁那个依偎在他身上,看起来柔弱无骨的小妾面露嫌弃:“老爷,妾跟了您这么多年,怎么就让妾住这种破石头啊!老爷,妾不依嘛~”

这小妾撒娇撒得起劲,在场的男人一个个要不擡头望天要不低头看地,就是没一个人看她,刘富商更是嫌她碍事把她往外推了推,复又转头看向李铁兰,嘿嘿笑了两声:“李队长,就是不知道这暖炕是怎么个使用方法?”

李铁兰明显不欲多言:“烧煤就行。”

其实价格更为低廉的木炭也行,但李铁兰就是想让这些富商出出血,而且据她所知,煤矿那边正有蜂窝煤准备出售,也算是顺便给煤矿兄弟积累积累客源了。

“哎,行,等到时候天冷了,就试试这暖炕有多好用!”

刘富商一双眼眯成了缝,“李队长,相信到时候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吧?”

李铁兰还没说话,显然是对刘富商的试探有些不耐烦了。

倒是一旁的阿良急了:“免费的你还要求这么多干嘛?要想效果好拿钱来换啊!”

一旁的小妾瞬间像找到把柄了,急冲冲道:“好啊你们,果然偷工减料了,我就知道你们这些人没什么真本事,还暖炕呢,听都没听过的东西,还好我提前把屋里的东西搬出去了,你们没偷拿吧?”

小妾狐疑地看了众人一眼,最后还是不放心,撩起裙子赶紧跑出了门,看样子是亲自清点物品去了。

刘富商:……

李铁兰看着他一脸一言难尽的表情,心情突然好了起来。

要说这刘富商不愧是能富甲一方的大商人,微微一顿后,很快就恢复了如常的表情:“李队长,现在时辰也不早了,不如我们去宴席上长谈?今日我来做东,这顿定让各位好吃好喝。”

李铁兰眯起了眼:“刘老爷,既然说是免费,便没有再让你请吃饭食的道理,况且,刘老爷不会忘了吧?昔日是你们毁约在先,我可不知咱们水泥队和你有什么话好‘长谈’。”

李铁兰这话说得毫不客气,她实在是烦了刘富商假惺惺的装模作样,为了能早点吃到今日的烤鸭烤乳猪,她索性直接说道:“刘老爷要是有什么事不妨直说,毕竟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实在没必要浪费在这些客套上,你说呢刘老爷?”

刘富商呵呵一笑:“李队长确实直率,既然如此,我也不再藏着掖着了。”

他脸上的神情一下变得欠打起来,起码李铁兰是这么觉得的。便见刘富商从怀里一掏,拿出几张银票来,李铁兰打眼一瞧,少说也有几百两。

看到李铁兰落在银票上的目光,刘富商笑得更贼了,他道:“其实,我是想向李队长购买水泥的配方,这银子嘛,我已经准备好了,李队长你看,我这诚意可算是放足了。”

他这话一出,李铁兰瞬间明了了他的目的。

她就说嘛,要真这么看得起这暖炕,也不至于让他们把它修在小妾房里了,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看上他们的水泥配方了。

李铁兰低头沉思半晌,突然说道:卖水泥配方嘛,也不是不可以……”

在水泥队一众人傻眼之际,她又说道,“只是不知是刘老爷一人想买,还是?”

刘富商自然听懂了李铁兰未说出口的下半句话是什么,他笑了笑:“那自然是刘某一人的意思。我既然敢让家中奴仆找李队长报名,李队长也该知道我的诚意了。事实上,晋城的商人里面,不服陈富商的大有人在,只是苦于没有一个好的机会罢了。”

李铁兰也跟着笑了笑,她早猜到晋城这些富商是有预谋的集体毁约,但现在看来,他们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嘛。

也是,当初齐心协力是为了咬下徐家那块肥肉,现在共同的敌人没有了,可不就互相是对手了?

而刘富商所说的机会,自然就是她们手里掌握的水泥配方。

李铁兰收敛了脸上的笑意,水泥配方她自是不可能卖的,但现在在别人的地盘上,她不能强硬蛮干,只好采取迂回战术:“此事关系甚大,我还得回去和兄弟们好好商量一下,日后再回复刘老爷。”

刘富商一听,总感觉这话有种莫名的熟悉感,再一想,这不就是他之前回绝水泥队那群人说的话嘛!

合着这群人是在这里等着他。

刘富商面色一沉,心知今日若是让这些人走了,这水泥配方他是不可能买到了。

既然软的不吃——

便见刘富商一擡手,下一刻,出现在眼前的,不是他高薪聘请的护院,而是一个佝偻的老头。

刘富商眉毛一皱:“管家,你来干什么?”

刘府管家凑到他耳边低语几句,便见刘富商的嘴角抽了抽,脸上的表情变了又变,最终还是扯了个笑脸出来:“李队长,你今日与城主有约怎么不早说啊?哈哈……时辰已经不早了,既然城主派人来请了,李队长还是早点儿过去吧。”说完,也不等李铁兰回话,一甩袖,走了。

看样子是气得不轻。

出了刘府大门,水泥队一众人显然很是高兴,尤其是阿良,笑得牙根子都藏不住了:“铁兰姐,你说要卖水泥配方的时候可真把我吓得不轻。”

李铁兰白他一眼:“怎么?我在你心里就是这种人?为了一点儿银两就不顾边关利益?”

阿良赶紧笑着告饶:“不是不是,铁兰姐的形象在我心中那可真是高大的很,哈哈哈,方才的事可太逗乐了,尤其是想到那个刘富商方才的表情,我简直高兴得能多吃三碗饭!”

“哎对了,今晚吃啥来着?”

“烤鸭还是烤乳猪你们自个选吧。”

“好耶,吃烤鸭去咯!”

“嗯?等等,凭什么不是吃烤乳猪啊?”

“也吃也吃。”

李铁兰:……

让你们选一个不是全选啊!

到底还是体谅众人今日干活累了,李铁兰翻了个白眼,把钱袋子往徐进怀里一扔,算是默认了两者皆吃的提议。

有肉吃,还免费见识了一场陈富商的变脸,再者五个暖炕已经建好,等待它发挥广告效应就是了,水泥队众人现在可谓是乐滋滋,喜得没边了,看路边的野花都觉得香了不少。

走在路上,突然有人问道:“——诶,如果那群富商又来请你去,你去吗?”

“去啊,有银子赚为什么不去?”

“之前你不是说求着你去都不去吗?”

那人挠挠头,嘿嘿笑了两声,似乎还有些不好意思:“求着我去我不去,可我没说拿着银子请我去我不去呀。”

“我可不跟银子过不去。”

“……得。”

听到这番对话,李铁兰也思索了一下,若是之前毁约的富商请她们去修暖炕她们还去不去?

最后得出答案:“——去。”

就像队里方才那名成员说的——“有银子赚为什么不去?”

只是这价钱,可不是还按着从前的价格算了。

顺着寒风搂了搂衣襟,李铁兰现在已经迫不及待见到寒冬的来临。

到时候就不是买方市场,而是卖方市场了。

和他们拿乔,也不看自己配不配。

除非这些向来养尊处优的富商愿意看到别人在暖炕上舒舒服服过冬,而自己花了大价钱得到的却是更低一等的服务。

该如何选,这些向来会权衡利弊的商人应该比她更懂才是。

等待暖炕发挥效用的日子里,水泥队的人也没闲着。

他们分成了三拨,一拨去了煤矿,因着李铁兰为他们积累潜在客源的关系,作为感谢,李斯文特向他们开了煤矿小饭堂的权限,这是谢礼,不算嗟来之食;一拨去了土豆田帮忙收土豆,这是为了回报先前的赠土豆之情,当然不可能是为了顺走几筐收获的土豆;还有一拨,则是去了即将开业的清风书舍和荷月布舍帮忙,至于饭食,自然也是在那解决,这是劳动所得,也不算嗟来之食。

总之这三拨人,虽然不务正业,但谁也没闲着。

——不是在蹭饭,就是在蹭饭的路上。

李铁兰望天:他们水泥队,应该是来到晋城后混得最惨的一批人了。

本以为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不曾想事情的转折竟然来得这么快。

事情还要从上次报名的那位小商贩说起——

小商贩姓丁,本来也是抱着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想法报了名,对这什么暖炕并没有多大的兴趣。这位丁商贩平日里虽然偷奸耍滑,但邻里众人皆知的一点便是这个小丁是个大孝子。

虽然不觉得暖炕有什么用,小丁还是把修建地点定在了他爹的房间。

老丁年轻的时候是个游商走贩,长时间的走路走坏了一双腿,天晴的时候还好,一到下雨天,那叫一个钻心疼,每年的冬日更是难受的高峰期。

今年冬日,老丁也是可有可无地叫老伴买了一些木炭把炕暖上,谁知道,上了暖炕的第一晚,这老两口就下不来了。

——当然不是因为摔断了腿下不来床,实在是因为这暖炕太舒适了!

屋外再冷,躺在炕上,整个人都是暖洋洋的,被子可盖可不盖,身上需要穿的衣物也轻便了,往年穿上厚重臃肿的冬衣时那种活动不开手脚的感觉再也没出现。

也不知道这炕是用什么东西建的,异常结实,两个人在上面连蹦带跳,一点塌的迹象都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