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 章节(2/2)
拜托了,兄贵大人(下)
以现在的年纪来看,商虚闻知道这是一个蠢透了的阴谋,十四岁的自己,还有十二岁的二皇子,九岁的三皇子,八岁的天逍和五岁的五皇子,谁敢说能百发百中?射偏到别处都还好,万一把人射死了呢?
当时所有人都让天逍站到树下做桩子,天逍当然是不肯的,但是二皇子据理力争,说老五太矮了,他们几个是哥哥,他这个弟弟理所应当做顶苹果的人。
说白了,就算二皇子本意不是杀了自己亲弟弟,也是有人蓄谋教给他这看似玩笑的游戏,想营造一场意外事故,一口气拖所有人下水。
日记中不难看出,自己也站在二皇子这边说话,天逍被所有哥哥联合起来欺负,眼里面泪水直打转,但就是没哭出来,不管他们说什么,或者踢他打他,他都坚决不做这活人桩子。
商虚闻记得自己当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是你大哥,又是太子,未来还会做皇帝,皇帝的命令你敢不听?
没错,刚刚成为太子的自己已经学会了摆官威,在学会明辨忠奸、深谋远虑之前,先学会了以权力地位压迫别人臣服。
【老四的坚决不从彻底惹火了我们,于是被我们推下了池塘,身为弟弟,又是臣子,竟敢公然违抗君令,长此以往必为祸患,必须及时管教。】
商虚闻摸着下巴,看着十四岁的自己写下的这句话,很是惊讶。
一是惊讶当年的自己竟然没识破那是个阴谋,一个借由二皇子的手发动、所有皇子都参与的兄弟阋墙,只要成功,不但天逍会死,他们也都会死。
先帝只有五个儿子,杀了他们所有人就没有继承人了,商虚闻认真回想了一下事情前后的一些细节,推测出了一个最合理的解释——这应该也是他某个舅舅在暗中策划好的,以他平日里表现的沉着冷静,应该是不会参与进去的,那么就能成为唯一置身事外的一个皇子,得以保全。
但百密一疏,弟弟们的热血激情毁了他的理智,连他也差点加入到这场足以把所有人都毁灭的灾难之中,万幸天逍抵死不从,否则先帝一定对他们全都失望透顶,就算不杀,也绝不会留他们在皇位继承人的候选名单里。
天逍那小子,说来倒是救了所有人的命。
至于惊讶的另一面,那不得不说是他十四岁就预感到天逍长大后会叛变,在他出生时先帝就说过此子胆大,但商虚闻没曾想弟弟的胆大竟然到了出卖自己国家的程度,差不多就是从这时候起,他总是格外留心天逍的一举一动。
调教,或许可以这么说吧,想把他调教得驯服,和其他弟弟一样乖乖趴下去【纵横】舔自己的脚,为自己肝脑涂地。
【建辉二十年元月初一。】
【新年伊始,父皇赐宴融光殿,嫔妃子女、文武百官皆列席,食美味珍馐,饮玉液琼浆,赏歌舞曲乐,论盛世太平。】
商虚闻自嘲地笑起来,十六岁的自己真是矫情得可以,日记写给自己看,文绉绉的有什么意思?
【酒酣时,父皇命我等赋诗一首。】
接下来便是记录下来的兄弟几个的作品,无非是些歌功颂德的好听话,只有天逍一个人的与众不同。
他写的是某日出宫看到路边有乞丐冻死,野狗争相食其颊肉,然后野狗也被人打死了拖回去吃的事,最后感叹了句,层层盘剥,民不聊生。
当时整个融光殿上都冷场了,丽妃被儿子的所言吓得差点没晕过去,但建辉帝却大声鼓掌赞好,夸他是个体察民情的好皇子,既有怜悯之心,又有直谏的勇气,不愧是胆大而有谋。
【逢场作戏,特立独行,妄论生死以博龙颜大悦,实乃卑鄙无耻之行径。】
当年的自己写下这句话时候,羡慕嫉妒恨的心情即使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商虚闻仍然记得,唯一不同的是,他现在肯承认自己是在嫉妒天逍,而当年的自己,只是一味诋毁攻讦,以一种为人所不齿的心态,在笔下将他骂得一文不名。
那次的事情发生以后,几乎每天的日记都只有天逍这样天逍那样。
自己命他做某某事,天逍不从,自己破口大骂,警告他要尊敬兄长,效忠太子,否则会死的很难看。
天逍做成了某件大事,众人道贺,自己嫉妒,又怕他将来翅膀硬了就不听自己的话(其实他从来不听你的话你承不承认BY实在是忍不住了的作者),于是挖苦打击,狠狠践踏他的尊严。
【建辉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六。】
【与大舅密谈。】
这天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