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二合一(1/2)
淑岚此言一出, 在场之人都看向了她,表情不是震惊, 而是迷茫。
“妹妹刚才说的是, 蒸汽?”佟皇后一脸迷惑,淑岚她是知道的,平日里做个新鲜吃食, 做个新鲜物件也就罢了,在航海行船的大事之上,她竟然也开口提意见?
她连忙拉了拉淑岚的手, 示意她慎言,免得说出荒唐的点子来, 惹本就寻太子心切的皇上生气。
而玄烨见她一脸胸有成竹地吐出这两个字,本觉得有些无稽之谈, 但又想起她平日也是妙手一挥就将看起来不能吃的食材变成一道道佳肴, 便也挥挥手,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嫔妾说的蒸汽, 便是烧水烧菜时的那个蒸汽。”淑岚解释道, “不知皇上可曾见过, 烧水之时,小小蒸汽便可推动壶盖,这‘蒸汽机’,便是以此为动力……”
玄烨听着淑岚的话,越听越觉得离谱, 小小壶盖,和万钧巨船, 怎么可以同日而语?难道开船时, 要一群水手一起烧水不成?
淑岚解释着原理, 见玄烨嘴角的嘴角从不信任的下撇,慢慢上扬,变成了一个仿佛在听笑话一般的笑容。
她在心中叹了一声,感叹道:人果然不能想象自己见识以外的事物。
“若是皇上觉得不可信,不如带造办处黄履庄上来一瞧。”淑岚道。
总归还是要眼见为实,才有说服力。
玄烨挑了挑眉,黄履庄?倒是听德妃前些日子念叨过,当时对着自己夸得天上有地上无,但呈上来的东西也不过是小巧取乐之物。
在德妃自己的巧克力工厂用用也便罢了,这等海运造船之事,可不是儿戏,还是托付给工部的专家才好。
淑岚见玄烨兴趣缺缺,便撇撇嘴,将那日没来得及说出口的请求说了出来。
“若是皇上没兴趣,就算了。回去嫔妾叫那黄履庄去搞出来后,再呈给皇上您看就是了。”淑岚毫不客气地对玄烨伸出了手。
玄烨一瞧,掌心向上,这是问自己要钱要人呢。
“你要多少?”玄烨声音里带着漫不经心,想着之前淑岚要经费的经历,想来至多不过三五百两罢了。
淑岚见玄烨随自己开价,便伸出一根手指:“嗯……五十……一百个工匠吧!”
菜市场砍价的经历告诉她,第一次要价的时候,要说得多些,要给对方砍价的空间。
玄烨听到这个数目,却瞪圆了眼睛:“一百个?是什么样的物件,用得着这么多工匠?造办处放得下吗?”
一百人多倒是不多,若是放在工部,只要一百个工匠算是少了。
但是造办处的工匠,在他的印象里,不过是几个人在案前敲敲打打,做些精致的手艺活儿,哪里用得着那么多人?
“唔……放不下,这倒是个问题,住恐怕也住不下……”淑岚摸了摸下巴。
“住嘛,每年年节时入宫的民间手艺人、杂耍表演之人入宫暂住的庑房倒是空着,可以叫工匠们住在那里。”佟皇后倒是拉着淑岚说起了可行性来。
“说来,造办处附近有几处空地后院,长年无人整修踏足,都荒废了,我瞧着院落倒是宽敞的,不如收拾出来挪给他们用……”淑岚也说道。
“等、等一下。”玄烨眼瞧着自己的皇后和德妃已经叽叽喳喳地讨论起如何安顿这些工匠的具体事宜了,心中不由得呐喊:朕还没同意呢!
见玄烨开口,讨论得热闹的淑岚与佟皇后齐刷刷地瞧向了他。
“朕改注意了,反正今日无事,便叫那个黄履庄来一见。”玄烨说道。
若这个什么“蒸汽机”真的有那般效用,他倒是可以允许他们去造一造。
但若是个满口谎言、只想靠小玩意骗钱财的江湖骗子,能哄骗住了德妃,可别想哄骗住他!
没多久,黄履庄便被传上殿来。
淑岚看着他手中抱着数本书卷、演算草纸,宝贝似的抱着,不肯假手他人,连梁九功想帮忙捧着,也被他谢绝了;而身后更是拉着一个形状简陋的车,似是轮轴没做好润滑,一拉上来吱呀吱呀地响。
“微臣、黄履庄,见过皇上。”黄履庄行礼之时,千小心万小心,还是弄掉了几卷卷轴,待玄烨命他平身后,他才有些笨拙地从宫人手中接过,“多谢、多谢公公。”
引得小太监脸上都露出一丝不屑的笑。
淑岚不由得在旁边捏一把汗,毕竟是她举荐的人,还是希望他能表现得好点。
但毕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第一次面见天子,便是讲解阐述自己的发明,这简直像上班第一天就给公司总裁汇报报表一样紧张——至少公司总裁不会让人掉脑袋。
但当他开了口后,尴尬的氛围就瞬间扭转了——黄履庄在摊开图纸开始讲解的一刹那,就像是进入了自己的领域,不像是一个在天子面前唯唯诺诺的造办处小管事,而像是一位高高在上又知无不言的先知,而玄烨不过是他眼中普通的一个学生罢了。
而玄烨也似乎被全然吸引住了,从一开始懒散地倚靠在龙椅之上,到瞪大了眼睛,前倾着身体;到疾步走下龙椅,到了图纸前细细观瞧。
玄烨并非一味守旧之辈,他对洋教士们带来的知识接受良好,对于算数一类也颇感兴趣,甚至指名了几位洋教士教授自己这些知识。因此,对于黄履庄演算纸上旁人看着如同天数的数字,他不但能看得懂,甚至还能在心中默默演算一二。
而当他看到黄履庄制出的初版蒸汽小车后,更是一惊——这东西虽然能看得出赶工的痕迹,但是其机构环环相扣,极其精巧,推动着小车缓缓前行。
玄烨并不是第一次看这样精巧的结构,他从前收到过不少外国传教士进献给自己的机巧玩意,有一转发条就会唱歌的黄莺,也有一转发条就会写字的人偶。
无论再精巧,都须人力来维持。而眼前的物件,只需填入燃料,便可不知疲惫地前行……
玄烨想起那些数字——若是计算无误的话,这简直能推动万钧巨船!
航海非常依赖风向,水上行军更是如此,若是风向不对,便如陷泥沼。
昔日诸葛尚且要开坛借东风,如今若有如此利器,岂不是不管什么风向,都能全速前行了?
从前因海上流寇叛贼熟悉风向海流,水军总是拿他们无能为力,如今看来,有此利器,简直天助大清!
玄烨想及此处,便越发激动,拳头也握得紧紧的。
“你竟能制出如此机巧之物,真乃我大清幸事。”玄烨激动之间,拍了拍黄履庄的肩膀,“你就在京城住着,竟然吏部官员都如盲了眼睛,竟然无一人察觉有此等人才!若不是德妃慧眼识珠,竟害我大清差点失了一位有功之臣!”
“皇上……过奖了。”黄履庄讲完了蒸汽机的事,被玄烨戴了一通高帽,又回到了惶恐的样子,向淑岚的方向看了看,又说道:“其实,此物也不全是微臣的功劳,若非德妃娘娘提点,这蒸汽机恐怕只是中看不中用罢了……”
“哦?德妃还懂得这些?”玄烨望向淑岚。
“微臣一直愁于,机械中的冷凝水会使热量损失之事,娘娘便用灶台间如何分离冷凝水的道理提点微臣,微臣这才连夜改造出如今的结构。要说功劳,还是离不开德妃娘娘。”黄履庄倒也没将功劳都放在自己一人身上,而是将改进的原委说了出来。
“嫔妾不敢居功。”淑岚忙谦虚道。她心中自知,自己只是身为过来人,才知道改进的方向,然而没有人去具体实施,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罢了。
不过嘛,她知道玄烨在心中给自己记了一功,如此一来,倒是可以趁机跟他要点什么。
敲玄烨一笔什么东西,这个可以暂且搁置之后再细细想来,眼下自然还是要替黄履庄跟玄烨谈判才是。
淑岚见黄履庄脱离了专业范畴,便嘴笨得很,对着玄烨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便叹了口气,对玄烨一礼,开口道:“皇上,您可还记得,方才嫔妾说,这给大船造发动机一事,需要的一百工匠的事?您看……”
“一百工匠?!”
黄履庄脱口而出,他现在觉得管着小几十的人,就是一大片人了,要一百人在眼前……他想想都觉得头晕眼花。
“一百工匠?”
这是玄烨的声音,“区区一百,这哪里够?”
他此行派去的,不只是接应胤礽的船,还要为水军预备战船,且要一战制敌,不给敌人喘息之机。如此一来,所需蒸汽机数量便更大!
而且,他一想到胤礽深处海寇流窜之地,就觉得担心得很,恨不得下一刻便赶过去,那造蒸汽机一事便更要多多的工人来赶工才是!
“朕先拨给你三百……不、五百……要不干脆拨上一千!”玄烨一边暗自计算着,一边将人数频频上调。
黄履庄早已一头浆糊,说不出话来了:这么多人,都让他管……
倒是佟皇后平日管理公务账目,有些忧心地开了口:“臣妾能理解皇上思虑太子,但京中可调度的工匠,有那么多吗?”
淑岚心中也有次疑惑:毕竟制作机械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不能随便拉来服役的工人便赶鸭子上架,就算是造办处全部工匠都被赶去充数,人也是不够呀。
“朕自有办法。”玄烨显得胸有成竹,仿佛这并不是什么问题,走回到了书案前,便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玄烨的“办法”十分简单,那便是给工部写信,信的内容也十分直接,就是问他们要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