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方法推广(2/2)
当阿竹用 “灵枢通脉术” 治愈第一位雪盲症患者时,整个村庄都轰动了。村民们牵着牦牛送来青稞酒,将医疗队的帐篷围得水泄不通。阿竹和队员们连续七日不眠不休,治疗了两百余名患者,他们的事迹被编成歌谣,在雪山脚下传唱。
南疆的医疗队则遇到了特殊情况。苗疆的蛊毒与新疗法产生了奇特的反应,当银色力量接触蛊虫时,竟引发了能量爆炸。带队的阿杏迅速调整方案,将苗疆的 “驱蛊咒” 与力量引导结合,不仅化解了冲突,还创造出 “蛊术通脉法”,治疗速度比传统方法快了一倍。
巡回义诊的消息通过飞空梭传回医谷,苏璃月将各队的经验整理成《灵枢通脉术实践札记》,补充了不同地域、不同体质的治疗细则。当第十支医疗队从东海返回时,带回的不仅是治愈病例,还有各地医者联合签名的感谢信。
四、反响如潮:大陆医者的认可与应用
新疗法的推广在大陆掀起了医学热潮。中原的 “百草堂” 率先将 “灵枢通脉术” 纳入常规治疗,堂主亲自撰写文章发表在《大陆医报》上:“此疗法填补了经络深层治疗的空白,实乃医学史上的里程碑。”
西域的商队则将《灵枢通脉术入门指南》翻译成多种文字,在沙漠城邦的集市上售卖。一位波斯医师用新疗法治愈了当地的瘟疫,国王特意派使者送来黄金铸就的医师徽章,请求医谷派遣导师常驻西域。
最令人动容的是偏远山村的反应。当医疗队抵达时,村民们在村口铺设花瓣路,孩童们捧着自制的花环迎接。一位瘫痪多年的农妇被治愈后,坚持要将家中唯一的老母鸡送给弟子们:“这不是普通的鸡,是我家下蛋最多的功臣,你们一定要收下。”
各地医者纷纷来医谷交流学习,医谷的藏书阁前整日排着长队。苏璃月特意开辟了 “交流长廊”,让不同流派的医者展示各自的治疗心得。中原的针灸、苗疆的蛊术、西域的药浴与 “灵枢通脉术” 相互融合,诞生出更多创新疗法。
五、传承不息:医学火种的燎原之势
为了让新疗法持续传承,医谷成立了 “灵枢医学会”,由苏璃月担任会长,墨寒渊、小林、阿竹等人为副会长。医学会的首要任务是编纂《灵枢通脉术大全》,收录各地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技巧。
在医学会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苏璃月将悬壶谷主的玉佩传给阿杏:“医学的传承不在形式,而在人心。你们要记住,无论何时,医者的初心都是救死扶伤。” 阿杏双手接过玉佩,玉佩的温润触感让她想起第一次跟随师父出诊的场景。
随着时间推移,“灵枢通脉术” 逐渐融入大陆的医学体系。街头巷尾的药铺挂起了 “灵枢治疗” 的招牌,学堂的课本收录了经络与力量的基础理论,连孩童的启蒙歌谣里都有 “银色光丝通经络” 的句子。
医谷的广场上,新落成的 “医学圣火台” 常年燃烧着不灭的火焰。圣火由银色力量与灵脉珊瑚共同维持,象征着医学传承的生生不息。苏璃月和墨寒渊站在圣火前,望着远方天际掠过的飞空梭 —— 那是满载着新疗法宣传册的医疗队,正奔赴大陆的每个角落。
“我们做到了。” 墨寒渊轻声说,断剑上的银光与圣火交相辉映。苏璃月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不,是我们所有人做到了。” 远处传来弟子们的欢笑,他们正带着新入门的学员辨认穴位,银色力量在阳光下划出优美的弧线,如同医学的火种,在大陆上燎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