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哥儿逃婚后,投亲路上觅良汉 > 第372章 再见故人

第372章 再见故人(1/2)

目录

赵尧人傻傻的。

“大哥……”赵尧心里面感动。

大哥对他太好了。

“你这么大的汉子要是哭了,我真揍你了。”赵砚说。

赵尧吸了吸鼻子,忍着不哭。

赵砚要带家里面的娃娃在州城待上几日,所以他们都住了进来。

月哥儿是第二天找过来的。

他知道赵尧要到州城的书院读书 ,高兴极了。

“以往都是我一个人在州城里面,要不是去药堂坐诊,我都要无聊死了,太好了赵尧,你来陪我了。”月哥儿高兴的说。

赵砚提醒道:“他是来读书的。”

不是来玩的。

月哥儿笑了笑说:“学累了,出来吃一顿饭的时间还是能挤出来的,赵尧,我家就离这里不远,隔着几条巷子,你到时候进书院了,可以来我家吃饭。”

赵尧点头。

月哥儿来之后,把江若和海哥儿带出去了。

江若和海哥儿要去准备束修礼。

芹菜、莲子、红豆、枣子、桂圆和干肉。

这六礼也有说法。

芹菜寓意着勤奋,莲子寓意着苦心向学,红豆寓意着鸿运,枣子寓意着早登科第,桂圆寓意着圆满,干肉寓意着感恩。

这六礼取适量,拿红布包着,礼轻情意重。

海哥儿问:“之前在咱们村学堂,怎么没有这个拜师礼?”

这个月哥儿知道,他说:“咱们村的学堂是二十多年前村民自发筹银子修建的,后来由衙门里面管了,所以不算是私学,再者又没有城里面的学堂正规,所以就没有那种规矩。当然,也正是因为咱们村的学堂是由衙门管的,衙门里出了大头的银子,所以咱们村里面的娃娃上学堂才便宜。州城里面的学堂,只是让娃娃们启蒙,一年都要八两银子。”

“咱们村里面一年才几百文。”江若说。

这么说来,便宜了好多。

“是啊,所以镇上的人家才把娃娃送到咱们村里面的学堂的。”月哥儿说。

江若他们出来后,封琅来了。

三年了,他跟赵尧重逢,俩人激动的抱住了。

“太好了,你终于来了!”封琅说。

三年过去,他也长高了,五官也长开了,但是气质大变,看着也贵气了起来。

“赵大哥、赵二哥。”封琅问候赵砚赵岐。

瑜哥儿他们都疑惑的盯着封琅。

封琅看到瑜哥儿他们,过去蹲下来抱住他们几个,说:“都长这么大了。”

赵砚跟他们说:“这也是你们的小叔叔。”

“小叔叔?”

封琅狂点头,他的目光又看向燊小子,问:“这个是……”

赵尧说:“是我二哥家的。”

封琅点了点头。

赵尧和封郎见面后有说不完的话,他们带着娃娃去屋里面说话了。

这次封琅考中秀才了,也要进书院。

他问赵尧:“你要拜哪位先生为师?”

赵尧说:“言夫子,你呢?”

“我还是现在的师父,他也进书院了。”封琅说。

虽然不一个老师,但是在同一个书院,他们还是好高兴。

江若来州城的这几日,月哥儿带着他们把整个州城都逛了逛,哪家饭馆最好吃,也都跟赵尧一一说了说。

几个娃娃们也新鲜极了。

溪小子跟江若说:“小爹,州城比咱们镇上好。”

州城大,好玩的也多,人也多。

“你喜欢,可以在这里多留一些时日。”江若说。

“你们不在这里吗?”

江若笑道:“我们还要回村里面,咱家就在村里面。”

“哦。”

他还是想跟自己小爹和爹爹在一起。

他们在州城里面待到赵尧去向言冰拜完师后才回村的。

赵尧拜师是赵砚和赵岐陪他一起去的,把束修礼也送了过去。

那日书院去了好些人。

石洲书院的先生好多都是当世的大儒,好多地方的学子都慕名而来。

书院外面停的马车都把路给挡严实了。

当然,也少不了有人在外面闹。

一个身上穿的衣服都是补丁的老婆子在外面哭喊:“我儿是真心想拜入书院的,可我家实在是交不出三百两的学费,各位先生们,你们就开开恩让我儿到书院读书吧。”

这个老太婆哭的喊天喊地的,周围人看见了,都觉得她可怜。

这时,言冰从书院里面出来,说:“科考之路艰辛,拜师入院是第一关,第一关难过,往后关关难,你现在能哭着求我们让你儿入院,届时他科考落榜,还把你家家底掏空,你能哭着求圣上封他为状元吗?”

老太婆哑口无言。

大家看到言冰出来了,都过来问候:“言院长。”

言冰点了点头后,看向赵尧,说:“还不进来。”

“哦。”赵尧走过去。

赵砚和赵岐也拿着束修礼过去了。

他们进到书院里面。

学子一批一批的拜师,都是齐拜的。

最后才到言冰。

“弟子赵尧拜见师父!”

言冰坐在椅子上,拜他为师的人只有赵尧。

众学子也都看着赵尧,在想他是什么来历,竟然能让院长亲自收他当弟子,更诡异的是,言院长喝了赵尧敬的茶后还笑了,虽然并不明显。

暮时坐在一旁的桌子上,看见赵砚和赵岐了,喊他们:“过来交学费。”

赵砚把事先准备好的三百两银票拿出来。

暮时收着银票,问赵砚:“我儿子呢?”

赵砚反应了一下,想起来说:“在家呢。”

暮时挺失望的。

“在州城的家里。”赵砚把话说完整。

“让他来见我。”

“你自己去找他吧,今天过来时问他了,他说没兴趣。”赵砚说。

那小子的性子怪的很。

暮时听后嘴角一抽。

赵尧已经拜过师了,暮时喊他过来。

赵尧走过来后,暮时从椅子上起来,让赵尧坐下,把笔也给他,让他在这里收银子,交了银子的,给他们一个书院的腰牌。

这差事不难办,赵尧便坐下了。

赵岐领着暮时回去看翀小子了。

赵砚没有走,他单独跟言冰说话。

他把给赵尧买的宅子的地契给了言冰,又给了他二百两银子,说:“这都是给赵尧的,可交给他我也不放心。你是他师父,就暂且交给你保管了。这二百两银子,你每月给他五两银子,不够的话你酌情给,我怕把这些银子全都交给他后,他会被人骗。”

“镇上还好,整个镇子就一间赌坊,州城一条街一个,说实话,我挺不放心的。还有,他最近迷上了唱戏,作为师父,你得好好规劝规劝他……”

赵砚啪啪啪的说了一大堆。

从操心赵尧的吃穿到怕家里面的下人见他年纪小欺负他,所有该考虑的,都事无巨细的说了。

言冰说:“他是十五岁,不是五岁了。”

“可他从小就没有离开家,我怎么能放心?”赵砚说。

他知道自己啰嗦了,可不交代仔细了,他如何能放心的回家?

“知道了。”言冰无奈的说。

赵尧在书院里面忙着,就没有跟他回家。

三年不见,翀小子再看到暮时,竟然还记得他。

“爹爹。”翀小子看着他喊道。

暮时摸着他的头,说:“乖。”

暮时把自己身上一块墨绿的玉佩取了下来给了翀小子。

当年,他给翀小子的黑玉现在依旧挂在翀小子的脖子上。

因为赵砚他们明日才回村,所以暮时把翀小子带走了,明日他们走之前再送回来。

翀小子和暮时住了一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