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农村三代人 > 第444章 身段脸面

第444章 身段脸面(1/2)

目录

自己心里,是想去北京的,想去那里,实现自己的梦想。例如自己的音乐梦想,传媒梦想,实现哪个都可以,这两个梦想,也存在着某种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这些梦想,想要实现起来,非常困难。因为自己的大学专业,跟音乐和传媒毫不搭边。

毫不搭边怎么办?就得学啊。你得去北京,拜师学艺,找那些专门做音乐的老师,让人家收自己为徒,教自己音乐,教自己编曲。只有这样,自己才能由一个不专业的人,变成专业的人。只有成为了专业的人,才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对,没错,就是去北京,刘旭下了决定,自己将来,肯定是要去北京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自己去北京的决心,雷也打不动,没有任何人能阻挡。

但到了北京呢?真的拜师学艺了呢?你得生存吧,你得在北京,有地方吃饭睡觉吧?你得有钱花吧?更何况,要拜师学艺,你得交学费吧?你跟着人家学东西,人家是不会给你开工资的。你得有一些存款,支撑自己没工作,没收入,只是一门心思学艺的日子吧?

所以,先不能去北京,因为北京的花销可太大了,虽然自己没在北京上过班,不知道北京的消费水平,到底是怎样。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谁不知道,北京吃饭贵,住宿贵,各种生活开销都海了去了。

去北京之前,要先找一份实习工作,能赚钱,而且是赚快钱的工作。这样,自己就能攒下钱,有了一部分积蓄后,再去北京。

没有钱,去什么北京?没有钱,到了北京,还不得流落街头?

火车驶入天津地界后,行驶了一段路程后,缓缓的驶入了天津站。刘旭想起了,自己曾在黄骅中学的一个女同学,这个女同学叫张立娟,她现在就在天津工作,在一家专门卖老年保健品的公司,负责人事和行政。

关于卖老年保健品,刘旭知道过一些,因为张立娟经常发一些,跟工作和产品有关的朋友圈。从她的朋友圈里,刘旭自然是了解了不少。也通过微信,问过张立娟,一些关于她公司和产品的事,当然,自己也问到了张立娟,自己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干这个行业,能赚到钱吗?

张立娟的回答是,他们的销售员,业绩好的,一个月赚个两三万是不成问题。

刘旭还有个亲戚,在沧州也是卖老年保健品的。刘旭也跟亲戚,打探过卖老年保健品这个行业,亲戚跟自己说,这个行业简直是暴利。成本几十块钱一盒的老年保健品,能卖到上百上千元。作为销售员,自然是拿提成,而且赚的盆满钵满。

最为主要的一点,那些买老年保健品的,都是些上了岁数的老人,各个都是退休的职工,手里有钱,都想着健康长寿。他们被公司请来,参加一些会议,其实就是参加会销。到时候,台上的专家,咔咔一顿讲,疯狂的给他们洗脑,他们就伸手掏钱,花几千几万的买产品。

如此推断,卖老年保健品,肯定能赚钱。一个月赚两三万,干上半年,那不是能挣十多万?有了十多万,还愁去北京?刘旭觉得,老年保健品这个行业,是一个能赚钱,能赚快钱的行业。要不,自己实习的时候,就去张立娟的公司?

而且,张立娟见自己,对这个行业感兴趣,还曾主动说过,等自己毕业实习的时候,就来天津,就去她们公司当销售。她主管人事,一直在不停的招聘销售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