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不第河山 > 第498章 暗潮涌

第498章 暗潮涌(1/2)

目录

皇佑四年的秋闱,在一种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氛围中临近。韩似道案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朝堂之上各方势力仍在微妙地平衡与试探,这使得即将到来的礼部试,尤其是紧随其后的殿试,格外引人注目。这不仅是为国选才的盛事,更被视为观测朝局风向、各方势力角逐的重要舞台。

陈砚秋的身体在崔月隐的调理和林窈娘悉心陪伴下,维持着一种脆弱的平衡。他依旧虚弱,大部分时间需要卧床,但呕血的次数少了些,偶尔能在院中扶着东西走上几步。《科举罪言录》的口述工作进展缓慢,却未曾停止,林窈娘的腹部也已微微隆起,新生命的存在,成了支撑他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这日,赵明烛前来探望,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凝重。他如今在枢密院的处境并未好转,文彦博看似公允,实则处处掣肘,整顿边备、清查武库的提议大多被各种理由拖延或修改得面目全非。他带来的消息,更让陈砚秋心头一沉。

“殿试的主考官定了,”赵明烛压低声音,“是礼部侍郎,周怀仁。”

陈砚秋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周怀仁,也算是一位老臣,素以学问渊博、处事圆滑着称,在韩似道当权时并未过分靠近,但也未曾明确反对,得以保全位置。韩倒台后,他因资历和“清流”形象,被迅速提拔,主持本次礼部试,并内定为殿试读卷官之首。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人选。

“周侍郎……有何不妥?”陈砚秋问道,他相信赵明烛不会无故提及。

“我查过他的履历,”赵明烛异色的瞳孔中闪过一丝冷光,“他年轻时,曾在丁谓门下求学数月,虽然后来丁谓倒台,他及时划清界限,未受牵连,但这段渊源,不容忽视。”

丁谓!又是丁谓旧党!陈砚秋心中一凛。墨娘子临走前的警告言犹在耳,让她小心文彦博,如今这周怀仁竟也与丁谓扯上关系?这仅仅是巧合,还是“清河”势力在韩似道这枚棋子倒下后,又一次精准的布局渗透?

“而且,”赵明烛继续道,“据皇城司外围眼线回报,近日有几名身份不明的方士模样的人,曾夜间出入周府后门。周怀仁本人,似乎对星象谶纬之说,颇有兴趣。”

星象谶纬……陈砚秋立刻想起了“兰台旧友”密室的星象锁,想起了玉佩投影中“星移紫暗”的暗号,更想起了“清河”可能通过星象图控制国运的可怕推测。难道,他们连殿试这等庄严之事,也要染指吗?

一种不祥的预感,如同阴云般笼罩在心头。

然而,变故的发生,比他们预想的更快,更诡异。

殿试前夜,汴京城华灯初上,贡院内外早已戒备森严,闲杂人等不得靠近。子时刚过,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夜的宁静,一名皇城司逻卒飞驰至枢密院衙署,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礼部侍郎、钦点殿试主考官周怀仁,被发现在其书房内暴毙身亡!

赵明烛闻讯,立刻带人赶赴周府。

周府已乱作一团,女眷的哭声、仆役的慌乱声交织在一起。周怀仁的书房外,开封府的衙役已经赶到,正在维持秩序。赵明烛亮明身份,径直走入书房。

周怀仁伏在书案上,面色青紫,双目圆睁,仿佛看到了什么极其恐怖的事物。书案上摊开着几份考生试卷的副本,笔墨纸砚摆放整齐,并无打斗痕迹。初步验看,无外伤,亦无中毒迹象(银针探喉未变黑),死因成谜。

“何时发现?何人发现?”赵明烛沉声问道。

周府的管家战战兢兢地回答:“是……是小的发现的。老爷亥时末说要独自批阅试卷,不让打扰。子时初,小的送参汤过来,敲门不应,觉得不对劲,推开一看,老爷就已经……已经这样了……”

赵明烛目光如炬,仔细扫视着书房的每一个角落。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若有若无的奇异气味,并非血腥,也非寻常熏香,更像是一种……草木燃烧后的灰烬味,其中夹杂着一丝极淡的碱味。

他蹲下身,靠近周怀仁的尸体,仔细查看。忽然,他的目光定格在周怀仁垂落在书案边缘的右手上。其指甲缝隙里,似乎嵌着一些细微的、黄绿色的残留物。

“取镊子和白纸来。”赵明烛命令道。

随行的亲信立刻递上工具。赵明烛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将周怀仁指甲缝里的那些细微残留物刮取出来,放在白纸上。那是一些细小的、已经干枯的植物纤维,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黄绿色。

“这是……碱草?”旁边一位见识广博的老仵作凑近看了看,不确定地说道。

“碱草?”赵明烛皱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