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国之重器,当慎之又慎(1/2)
燕京大学,物理学院,林正德院士那间古朴雅致、充斥着浓郁书香与淡淡茶香的办公室里。
秦风正襟危坐,对面则是他的三位恩师——治学严谨、目光深邃的林正德院士,性格爽朗、不拘小节的杨开明院士,以及心思缜密、长于战略规划的赵振华院士。
紫砂茶壶中,顶级的武夷山大红袍正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醇厚香气。林正德院士亲自为秦风斟上一杯茶,温和地开口问道:“小风,听说‘世界青年科学家先锋奖’的邀请函,你已经收到了?徐校长他们都跟你说了吧?”
秦风点了点头,端起茶杯,却没有立刻喝,而是将那封烫金的邀请函轻轻放在了茶几上:“是的,林老,杨老,赵老。邀请函收到了,校长和几位领导也表达了学校和部里的意思。只是……学生自己,还有些顾虑,所以特来向三位老师请教。”
“哦?顾虑?”杨开明院士眉毛一扬,他是个直性子,向来有什么说什么,“小子,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全球青年科学家的最高荣誉,多少人梦寐以求都得不到!你倒好,还顾虑起来了?难道是怕坐飞机?还是嫌弃日内瓦的牛排没有咱们京城的涮羊肉好吃?”
秦风被杨开明院士这番戏谑逗得有些哭笑不得,连忙解释道:“杨老,您误会了。学生不是怕这个。主要是考虑到……嗯,安全方面的问题,还有就是,担心此行会对我目前正在进行的关键科研项目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和延误。而且,在那种国际场合,一言一行都会被无限放大,我怕自己把握不好分寸,万一……泄露了某些不该过早公开的核心技术细节,那就不好了。”
听到秦风的顾虑,三位院士脸上的笑容都收敛了几分,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林正德院士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长者的智慧与关切:“小风,你的顾虑,我们都明白,也非常理解。你的安全,以及你所掌握的那些核心技术,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这确实是你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你这次获奖,其意义也非同凡响。这不仅仅是你个人的荣耀,更是我们华夏整个科学界的荣耀,是我们国家科技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你如今在国际科学界的声望,如日中天。你若能亲自出席颁奖典礼,并向全世界发表演讲,这对于提升我们华夏科学界在国际上的整体形象、话语权和吸引力,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这是一种‘软实力’的展现,有时候,比几篇顶刊论文的影响力还要直接和深远。”
赵振华院士点了点头,补充道:“林老说得对。小风,你现在的身份,已经不仅仅是一名单纯的科学家了。在某种程度上,你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在科技领域的一张‘名片’,一个‘符号’。你的每一次公开亮相,都会被赋予特殊的战略意义。这次‘世界青年科学家先锋奖’,含金量极高,评委会的成员也都是全球顶级的学术泰斗。你能获得这个奖,本身就是对你那些颠覆性科研成果的最高认可,也是对我们华夏科技创新能力的一次有力证明。如果我们因为种种顾虑而选择缺席,或者过于低调处理,反而可能会让国际上的一些人产生不必要的猜测和误解,甚至可能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势力所利用,进行负面解读。”
“当然,”赵振华院士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我们绝不能为了所谓的‘面子’和‘虚名’,而让你去冒任何不必要的风险。安全是第一位的,核心技术的保密也是重中之重。如何在‘展现风采’与‘确保安全、保守底牌’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这确实需要我们仔细斟酌,审慎权衡。”
杨开明院士也收起了平日里的不羁,郑重地说道:“小子,你现在可是咱们国家的‘国宝’,比那大熊猫金贵多了!你那些脑子里的玩意儿,随便漏出去一点,都可能让某些国家的情报部门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好几年!所以,安全问题,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至于那些科研项目,虽然重要,但国家既然能给你提供‘无限支持’,自然也会考虑到这些因素,帮你协调好一切。你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在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将这次获奖的正面效应发挥到最大。”
他喝了一口茶,咂了咂嘴,继续说道:“我倒是觉得,可以去!但必须得有万全之策!你小子不是鬼点子多吗?想想看,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能让全世界都看到你的风采,听到你的声音,又能让他们对你那些真正的‘杀手锏’技术,保持足够的敬畏和神秘感?最好是能让他们看得见,摸不着,心里直痒痒,但又不敢轻举妄动!”
秦风听着三位导师的分析和建议,心中渐渐有了一些轮廓。他知道,导师们的意见,与他自己内心深处的某些想法,其实是不谋而合的。他热爱科研,淡泊名利,但这并不代表他缺乏家国情怀和战略眼光。
“林老,杨老,赵老,学生明白您的意思了。”秦风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明悟,“雏鹰总要高飞,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羽翼。但羽翼尚未完全丰满之前,每一次高飞,都必须谨慎选择时机、方式和航向,既要展现搏击长空的雄心,也要懂得如何规避潜在的风险,保护好自己最核心的‘翎羽’。”
林正德院士欣慰地点了点头:“孺子可教也。小风,你能想到这一层,我们就放心了。具体如何抉择,你还年轻,可以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国家层面,对于你的事情,肯定也会有周全的考量和安排。”
“是,”秦风恭敬地说道,“学生稍后也会去拜访一下国家相关部门的领导,听听他们的指示。”
二、国家层面的“战略权衡”:既要“亮剑”,又要“藏锋”
离开了三位院士的办公室,秦风并没有直接返回实验室,而是按照事先的约定,乘坐一辆由国家安全部门特意安排的、拥有最高级别防弹和通讯加密功能的红旗轿车,来到了一处位于京城西郊的、地图上根本找不到任何标识的神秘院落。
这里,是负责协调和保障国家顶尖科技人才及核心战略项目安全与发展的核心机构之一。
在一间安保措施严密到连一只蚊子都飞不进去的会议室里,秦风见到了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目光锐利如鹰的老者。这位老者姓王,大家都称呼他为“王秘”(王秘书长),是这个核心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也是直接向国家最高决策层汇报工作的关键人物。
“秦风同志,快请坐。”王秘亲自为秦风拉开椅子,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但那笑容背后,却蕴含着一种运筹帷幄、洞悉一切的深邃,“关于‘世界青年科学家先锋奖’的事情,你的顾虑,以及三位老院士的建议,我们都已经了解了。首先,我代表国家,再次向你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你所取得的成就,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骄傲!”
秦风连忙谦逊地说道:“王秘您过奖了,这都是国家培养和老师们教导的结果,我只是做了一些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王秘摆了摆手,笑道:“秦风同志,你就不用谦虚了。你的贡献,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关于这次去不去日内瓦领奖的问题,我们今天就是想听听你的真实想法,然后共同商议一个最稳妥、最有利的方案。”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起来:“国家层面的基本态度是明确的:无论你最终做出何种选择——是决定亲自前往,还是选择其他方式参与,亦或是完全婉拒——国家都会给予你最全面的支持、最周全的安排和最坚定的保障!你的个人意愿和人身安全,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这一点,你毋庸置疑。”
听到王秘这番斩钉截铁的表态,秦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是国家给予他的最大信任和最强后盾。
“但是,”王秘话锋一转,眼神中闪烁着战略家的智慧光芒,“从国家整体战略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确实也更倾向于,你能以一种……嗯,一种‘既能充分展现我们华夏科技的雄厚实力和引领未来的强大自信,又能巧妙地保留我们真正的核心技术和战略底牌’的智慧方式,来处理好这件事情。”
他看着秦风,一字一句地说道:“你的常温超导技术,已经让全球能源和材料领域为之震动;你的‘熊猫量子霸王机’和‘秦氏算法’,更是直接宣告了传统计算时代的黄昏和新计算纪元的黎明。这些,都只是你已经公之于众的、冰山一角般的成就。我们知道,在你那颗堪比‘超级计算机’的大脑里,在你那个充满神秘的‘盘古实验室’里,一定还孕育着更多、更惊世骇俗的‘黑科技’构想和‘未来武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