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潘多拉魔盒”开启:从“不明觉厉”到“细思极恐”(2/2)
信息与实在的关系:一些思想更为前卫的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开始从信息论的角度,重新审视宇宙的本质,探讨信息、物质、能量、时空之间的深层联系,以及“计算”这一行为在宇宙演化中的根本地位。
科幻照进现实的边缘探索:尽管大多数主流科学家对此持谨慎甚至怀疑态度,但仍有少数“胆大包天”的理论物理研究小组,开始秘密演算这种“跨宇宙信息交互”在极端物理条件下(如黑洞视界附近、宇宙早期等)发生的微乎其微的可能性。他们知道这很疯狂,但万一呢?万一秦风的“脑洞”又不小心触碰到了宇宙的某个隐藏开关呢?
一位男士在台上发表演讲
各方反应与互动:一石激起千层浪
燕京大学与华夏学术界的“甜蜜烦恼”
秦风的这场“科普”,无疑将燕京大学乃至整个华夏国的学术声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燕京大学物理学院的门槛几乎快被踏破了。来自国内外各大高校、研究机构的访问学者、交流请求、合作意向如雪片般飞来。刘明远教授的邮箱更是彻底爆了,各种邮件雪花似的,内容从严肃的学术探讨到异想天开的合作提议,应有尽有。
“刘教授,我是马普所的施密特,关于秦风同学提到的宏观电子云集体激发态的非阿贝尔规范场描述,我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不知可否与您和秦风同学当面交流?”
“professor Liu, this is dr. Johnson fro ept of noise-driven putation. we propose a jot research progra... fundg is not an issue
“刘老师您好!我是隔壁清木大学研究量子点的小王啊!上次听了秦神关于随机共振的只言片语,茅塞顿开!我们实验室用您的思路稍微改了改实验方案,发现光电流的信噪比居然真的提高了0.5个数量级!简直神了!什么时候能请秦神过来给我们开个小灶啊?”
刘明远教授痛并快乐着。一方面,他为自己的学生能取得如此惊天动地的成就而感到无比自豪;另一方面,应付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热情”,也着实让他有些分身乏术。他现在出门都得戴墨镜和口罩,生怕被哪个眼尖的同行认出来,拉住他讨论“秦氏宇宙的第N种可能性”。
燕京大学的校领导们更是乐得合不拢嘴。学校的国际排名蹭蹭往上涨,各种科研经费、人才引进项目也变得异常顺利。他们甚至开始认真考虑,要不要专门为秦风成立一个“秦风高等研究院”,赋予他最大的学术自由度和资源支持。
“老李啊,你看,当初让秦风那小子出来‘被迫营业’一下,这效果……是不是比我们花几千万打国际广告还好使?”校长品着香茗,对主管宣传的李副校长笑道。
李副校长连连点头:“校长英明!秦风同学……那简直就是我们燕大的镇校之宝,不,是国之重器啊!”
国际学术界的“军备竞赛”与“范式转移”
在全球范围内,一场围绕着“秦氏理论”的“学术军备竞赛”悄然打响。
各国政府和科研资助机构,纷纷开始设立专项基金,鼓励科学家们沿着秦风指引的这些新方向进行探索。那些率先在相关领域取得突破的国家或研究机构,无疑将在下一轮科技革命中占据先机。
传统的计算机巨头和新兴的量子计算公司,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机遇。一些公司开始悄悄挖角那些在“宏观量子调控”或“随机共振”领域有所建树的学者,或者干脆成立新的研究部门,投入巨资进行相关研究。
学术期刊的审稿标准和研究热点也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以往那些被认为是“异想天开”、“不切实际”的关于宏观量子现象或噪声利用的论文,如果能够与“秦氏理论”的某个方面沾上边,现在也更容易获得编辑和审稿人的青睐。
一场深刻的“科研范式转移”正在悄然发生。
普通民众与媒体的“持续吃瓜”
对于广大的普通民众和媒体而言,虽然他们无法理解那些深奥的物理学原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继续以极大的热情“围观”这场由秦风引发的科技盛宴。
“秦神又出手了!据说这次直接定义了下一代计算机的模样!”
“虽然听不懂,但感觉好厉害!华夏牛逼!秦风牛逼!”
“以前觉得量子计算机就够玄乎的了,现在才知道,还有比量子计算机更玄乎的‘宏观神算’和‘噪声神机’!”
“我只想知道,秦神什么时候能把这些神机造出来,让我打游戏不卡顿,网速快如闪电?”一位朴实的网友发出了灵魂拷问。
各种科普文章、解读视频、甚至以此为灵感的科幻小说和漫画,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进一步将这场“后摩尔时代”的科研热潮,推向了更广泛的社会层面。
一个时代的序幕:后摩尔时代的曙光
没有人会否认,尽管秦风所揭示的,仅仅是其庞大理论体系中微不足道的“非核心”部分,而且经过了刻意的模糊化处理,但这些吉光片羽,已经足以在全球范围内,点燃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智慧风暴。
无数科学家,无论老少,无论国籍,都从秦风的这些“奇思妙想”中获得了巨大的启发,仿佛眼前被推开了一扇通往全新未知领域的大门。他们开始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勇气,沿着这些全新的、看似“离经叛道”的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探索和更大胆的实验尝试。
一些原本在传统硅基计算和经典量子计算领域遇到瓶颈的研究者,也从秦风的理论中看到了新的希望和突破口。
一个全新的、超越传统硅基计算瓶颈、也可能另辟蹊径于经典量子计算的“后摩尔时代”计算理论研究热潮,在全球范围内,如同燎原的星火,以不可阻挡之势,熊熊燃烧起来。
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指向了那个此刻可能正穿着白t恤牛仔裤,在燕京大学食堂里,为是吃红烧狮子头还是糖醋里脊而纠结的年轻人——秦风。
他以一种近乎“上帝视角”的方式,漫不经心地向这个世界,瞥了一眼未来的无限可能。而世界,则因此而永远地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