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文仪教子(2/2)
【“父亲,我懂了。”他低声说,眼神变得愈发专注。】
【“好,那再读!”文仪将灯盏往他面前推了近半,光线更集中了些,“读到你不仅用眼,用心,更用魂魄去感受为止!”】
【夜更深了。】
【寒风愈发刺骨。文天祥小小的身子坐得笔直,一遍又一遍地诵读、思索、应答。手指冻得僵硬,他便放在嘴边哈一口热气,再用力搓一搓。】
【倦意如潮水般涌来,眼皮开始打架,头不由自主地微微一点。】
【“啪!”】
【文仪手中的戒尺并未真的打下,只是重重地敲在书案上,发出清脆的响声,瞬间驱散了文天祥所有的睡意。】
【“业精于勤,荒于嬉!”父亲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
【文天祥猛地抬起头,看到父亲眼中不仅是责备,更有一种深沉的、近乎痛苦的期待。】
【“父亲,孩儿知错了!”他挺直脊梁,声音虽带稚气,却异常坚定。】
【他重新握紧笔,目光灼灼地盯住竹简,仿佛要将每一个字,连同其中蕴含的兴衰、气节与责任,一同刻入自已的骨血之中。】
【窗外的竹林依旧在风中呼啸,而那如豆的灯火,却在这个寒冷的冬夜里,顽强地燃烧着,直到东方既白。】
【父亲文仪开始并非将儿子送入乡塾,而是亲自制定课程,日夜督学。白天讲授经义,晚上则督促他们背诵,并旁摘曲诘,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务求彻底理解,不容丝毫懈怠。】
【当文仪自觉学识不足以继续深入教导时,便不惜重金,延请当地名儒如曾凤、欧阳守道等来家中授课。】
【文天祥,便在父亲严厉的教导下,慢慢成长起来。】
……
文天祥在《先君子革斋先生行实》中记载,其父文仪“夜呼近灯诵日课,诵竟,旁摘曲诘,使不早恬……小失睡,即示颜色。虽盛寒暑,不纵检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