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深情对视(2/2)
想着慕长生那个体魄,萧轼便在袖中偷偷地藏了一个饼。
一进第七间大通铺,才擡头,便在众多的兵丁中,一眼看到了慕长生。
实在是这人的目光太炙热。
两人也不说话,只情意绵绵地对视着。
直到被胖男人催促着离开,俩人才分开交缠在一起的视线。
船一日日往北航行着,沿途不断地有新的兵丁上船,不仅第二层住满了人,最底下一层,甚至最顶上也慢慢地住满了人。
可厨房仍只有三人。
萧轼每日里要做几百号人的饭,自然辛苦。
可为了能见上慕长生,再苦也值得。
虽然一日只能见两回,每回还只能对视十几秒。
可他已经满足了。
在这漫长的航程中,有这么一个期盼,日子竟也没那么难挨了。
再说,待在厨房里虽然辛苦,但总比待在舱室里与吴了大眼瞪小眼要好。
就是苦了宝儿,每日里都要眼巴巴地等着他,期盼着他能早一些做好饭回舱室。
而吴了,那么嘴贫坐不住的人,待在狭小的舱室里,竟也不抱怨。
但他也不是整日待在舱室里睡觉,每当萧轼回了舱室,他便刮了胡子,出去溜达溜达。
这人嘴甜、脑子又灵活,不止与厨房里的胖男人打得火热,与押送兵丁的衙役也是称兄道弟。
时不时地打听些北方战事的消息回来。
什么大燕南下至望都时受阻,与大康顺安军僵持不下……
什么望都被困,弹尽粮绝,也不知还能坚持几日……
此时已是三月初,春暖花开,运河水渐渐充盈,行船一日快过一日。
这日中午,在离京城不远的陈留,大船突然停靠。
萧轼此时正给兵丁们分发饼子,停船时身子一晃,差点没摔倒。
等他站稳,顿觉不妙。
据吴了打听的消息,船今日不是哪儿也不停靠,直达京城吗?
可为何会停?
难道……
他刚出大通铺,就听过道那头传来嘈杂急促的脚步声,几个红衣绿裤的军士手持大刀冲了过来,大喊道,“从云州源丰县来的兵丁在何处?”
出来看热闹的衙役顿时面面相觑。
这是发生何事了?
一听衙役说的是云州源丰县,萧轼顿时心慌意乱。
第六感告诉他,这些人是冲慕长生来的。
他正要去堵七号大通铺的门,就见从那些军士身后走出一个灰袍络腮胡子中年男人。
这人大喊一声,“军都虞侯慕长生大人何在?”
这人喊完,他身旁的军士又整齐划一地大喊了一遍,“猛虎将慕长生大人何在?”
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刺得萧轼脑袋嗡嗡作响,心口“砰砰”乱跳。
果然!他们真是来找慕长生的。
这是福还是祸啊?
军士们的话,把过道上的衙役们喊糊涂了。
他们这艘船上竟有军都虞侯大人?
见无人应答,军士正要一间间大通铺搜寻,那灰袍男人目光一扫,突然扫到萧轼身上,顿时眼睛一亮,冲了过来,抓着他的胳膊,喊道,“萧公子,慕大人呢?”
萧轼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这络腮胡子,心中十分震惊。
这人为何会认识他?
难道在青城见过他?
可如今他这般灰头土脸……还能认出来?
他还在发愣,身后就传来一道呵斥声,“放开他!”
然后,就见吴了挥舞着锅铲和菜刀冲了过来。
来者何人?络腮胡子脸色一变,松开手,从腰间抽出刀就要砍过去,就听后面传来一道冷冽的怒斥声,“住手!”
慕长生阴沉着脸,从一间大通铺走了出来,一把拉过萧轼,藏在身后,又对一脸惊喜的络腮胡子冷声说道,“找我有何事?”
十几日没有洗漱,慕长生脸上涂抹的锅底灰都已融入皮肤中,成了名副其实的黑脸了。
虽然脸黑,虽然衣袍皱巴巴脏兮兮,可那周身冷冽威严的气势还是震得那几个衙役又是一阵目瞪口呆。
船上何时有如此一号人物在?
“慕大人!”灰袍男人悲喜交集,将大刀往腰间刀鞘上一插,高高抱着拳,红着眼睛说道,“小的终于找到你了!”
慕长生点了点头,又问道,“找我何事?”
灰袍男人脸色一变,拉着他就要走,“慕大人,事态紧急,我们边走边说……”
萧轼忙拉着慕长生另一条胳膊,不让他走。
看络腮胡子的模样,似乎没有敌意。
可慕长生若是这样走了,那在这茫茫人海中,他们此生还能见上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