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再等等好吗?(2/2)
心理上、身体上,都没准备好呢!
搂着他的那条胳膊渐渐松了力道,但并未收回去,仍搭在他身上。
打在他脖子上的呼吸也渐渐变得缓和匀称。
俩人就这样静静地躺着,直到睡意来临。
转天早上,萧轼醒来时,慕长生已不在床上了。
而宝儿,蜷着身子,窝在床角,睡得香甜。
等他起了床,出了卧房,就见院子里的牛车不在了,摆在厨房里的几盆稻种也不见了。
顿时松了一口气。
慕长生一个人回去播种也好,他实在是不想见慕夫人。
可未料,慕长生早上走的,下午又回来了。
萧轼正在工坊监督工人建高炉,就见慕长生提着一个篮子走了过来。
“这是什么?”这人长得如此高大挺拔有气势,竟然提着一个半旧的篮子,上面还盖着块花布。
实在是不搭!
萧轼有些想笑,可一想起昨晚的事,他又有些不敢看这人炙热的目光。
慕长生揭开篮子上面的布,让他看里面,“菱角,给你吃的。”
里面果然是紫红色的大菱角,足足有半篮子。
萧轼瞟了眼这人发紫的指尖,诧异地问道,“你自己去摘的?”
慕长生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只说道,“他们说这个很甜……”
还没吃,萧轼就已经觉得心里发甜了,但还是口是心非地说道,“往后别再做这些危险的事了,我又不是小孩子。”
说完,接过篮子朝一旁玩耍的宝儿走去,“乖,这是你爹给你摘的……”
一听是亲爹摘的,宝儿激动得咧着嘴,抱着篮子傻笑个不停。
他这副欢喜的样子,看得萧轼直摇头。
慕长生这一篮子菱角摘得真好啊!哄高兴了他们两个人!
有胡大人的鼎力支持,又有萧轼和慕长生的日夜督促,水泥工坊很快建好,并开始烧制水泥。
大家分工明确。
萧轼负责配料,慕长生负责原料采购,幺妹负责烧炉。
很快生产出第一批水泥,然后是第二批、第三批……
而这些水泥,胡大人都用来修官道,从县城北城门口一直往工坊方向修。
不止是官道,在萧轼的指导下,胡大人还用水泥特意建了个小院子,从房子主体到地板,都是用水泥铺就的。
建好后,胡大人又请了知州大人及各大商家前来参观。
那平整干净漂亮的官道,那坚固光滑的水泥房子,自然惊得知州大人等人叹为观止。
又听水泥的价格竟然比石料还便宜,众人纷纷下单订货。
把胡大人乐得见牙不见眼,收钱收到手抽筋。
当然了,这都是后话。
第一批水泥烧制出来后,第一季水稻也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
一想到他曾跟慕长生吹牛,育秧能亩产八百斤,萧轼只得暂时放下工坊的事,带着宝儿,带着那打稻机,和慕长生驾车回桃花村,去看那九亩水稻收成到底如何。
一路上,宝儿都紧紧地搂着萧轼,生怕他跑了一般。
实在是最近一段时间,娘整日都在忙,都没空带他了。
先前在张铁匠家,他都是和张家的孩子一起玩。
可因为他说话不好,总被张家孩子嘲笑欺负。
而在工坊的这段时间,他都是和看门的阿桂玩。
可阿桂是个大人,玩起来也没意思。
还是娘好,娘就不会笑他不会说话,娘还知道许多的画本,他可喜欢听了。
见孩子这般依恋他,萧轼是既高兴又内疚,这段时间为了水泥的事,忽视了宝儿,让宝儿受委屈了。
“宝,等水闸建好了,我日日都带着你玩。”萧轼也紧紧地抱着宝儿,时不时地还亲上一口。
这一幕幕,看得慕长生红了眼,心里猫爪子一样挠着。
若不是要驾车,非得把宝儿挤走,换他搂着萧轼亲。
走到半路,见官道上有一小的市集,摆着许多摊位,售卖各种农产品。
慕长生停了牛车,下去逛了一圈,买了一堆的鸡鸭鱼肉酒,也给萧轼和宝儿买了凉糕、凉茶。
萧轼将吃的都给了宝儿,又对慕长生扬唇一笑。
这还差不多,知道心疼孩子了!
又见那猪肉挺大一块,忍不住问道,“这么多,我们吃得完吗?”
天这么热,吃不完就坏了。
慕长生被他的笑容晃得心神荡漾,也跟着露出笑容,直勾勾地盯着他看。
看了许久,才弯腰将鱼肉塞进打稻机里,又用荷叶盖好,解释道,“活太多,我雇几个人帮忙……”
萧轼点了点头,那么多亩的田,是得雇人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