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文渊阁(1/2)
◎十九不好了◎
范答应死了。
她唯一留下的线索, 便是自己这具阵法中的失败试验尸体,和那一句“蓝眼睛”。
这个与谢逐临在大理寺画室发病时重叠的线索,再次引起了任阮的重视。
大夏人历来是黑发黑眸。便是偶尔会出发色眸色稍浅面相的南疆, 最多也便是棕色的眼睛和红褐色的头发。
蓝色的眼睛,是属于西芜人的特征。
难道说原本已经因为被南疆人彻底控制, 而从案情调查中排除出去的西芜势力, 又要重新纳入到分析权衡之中了么。
刚刚才稍微清晰半分的局势, 瞬间又坠落到了更深的迷雾当中去。
任阮揉了揉太阳xue,有些头疼地放下卷宗。
“蓝色眼睛的人,放在大夏应该还是很显眼的吧。”杜朝说, “现在有咱们在京都, 又有谢大人在外面,双管齐下, 必然叫这蓝眼睛的嫌疑人插翅难逃!”
杜朝正斗志昂扬地说着,忽然怀中的小表“滴”了一声。
他连忙掏出来看了一眼,起身道:“到父亲规定我今日归家的时辰了,明儿睿王就要进京,家中肯定有阵仗准备等着我呢。任姐先不说了啊,我先走了。”
言罢, 杜朝便匆匆告辞去了。
任阮这才想起来, 算算时间,明日是该被召回的睿王就该差不多抵达京都的日子了。
此前的真假焦骨案, 虽然被楚询下令草草掩盖了结,但结案卷宗留下种种直指钱塘的线索和罪证,却是记载得明明白白。
在近来朝堂上关于太后一党的清洗中, 楚询也没有忘记以焦骨案为因源, 发散牵扯出众多暗线, 将在钱塘安稳多年做了不少小动作的睿王开始寸寸瓦解。
终于,这场神像分尸案件中,因着修建太液池廊桥祭祀堂和打造假神像的工匠,均为钱塘贾家上供送入宫中,蛰伏许久的楚询终于抓住了这个由头,将睿王暂革亲王位,急召入宫呈罪受检。
睿王虽被暂时剥去亲王朝服,到底是流着先帝血脉的皇子皇孙。
更何况睿王背后声势赫奕的贾家依然,太后贾氏也还不曾没倒台。
只要他没被彻底定罪,或者定下的不过是用人不善这等不痛不痒的小罪,这京都各处精明的势力,还是会见风使舵地依照礼制,在宫门处迎接这位多年不曾归京的亲王。
为官崇尚中庸之道的圆滑杜少卿,自然会前往。
而没有官职的杜朝,则被杜少卿锁在家中。
听闻向来老实的睿王这次进京,路上幺蛾子不断,态度一直在尊君和失敬之间暧昧不清,试图挑战皇权的底线。
这次睿王进京,势必不会甘于被动述罪。
所以杜少卿严厉叮嘱过,在睿王归京一切没有尘埃落定之前,杜朝绝不能再踏出杜府半步,更别提去衙察院中跟着任阮鬼混。
之前关乎任阮的流言,杜少卿不是没听闻过。
虽然身正不怕影子斜,但他心中还是更加排斥杜朝与任阮的来往。
只是这段时间朝堂汹涌不断,忙得脚不沾地的他实在没时间管教杜朝这个不肖子。
但如今睿王进京,这京都的形势又要再往暗处翻上几翻了。
杜少卿很清楚,如今在朝堂中再性差踏错一步,丢的只怕不是之前的乌纱帽了。
这乌纱帽正爆发的大战中,岌岌可危。
可惜杜朝没随自家亲爹的明哲保身,反而和他异父异母的“亲姐姐”任阮像了个十成十,满脑袋都是反骨。
是以当吾十九从皇宫文渊阁旁边的草垛里,揪出一个鬼鬼祟祟的杜朝时,众人都不甚意外地叹了口气。
平安:“看来杜大人上锁的方式,还是没怎么改进啊。”
“那是。安排来安排去,还是那两个脑袋不灵光的小厮。”被揪出来的杜朝依然一脸得意,“我每回翻出来的都是同一个窗户,这些小子还不是逮不住我。”
任阮却蹙了蹙眉,让十九将他好生送回杜府去。
“为什么!我不回去!”
杜朝惊恐地抱住旁边的柱子,愤愤道,“我可是谢大人亲口承认衙察院中的一员啊,你们凭什么不带我!你们这是赤裸裸的孤立!”
任阮理解杜少卿的爱子心切,不为所动。
“再说了,这又不是什么危险活动,不就是进文渊阁查一查资料嘛,还能捅出什么大篓子来!”
眼见自己就要毫无反抗之力地被吾十九从柱子上扒开,杜朝强烈抗议,几乎有些口不择言。
“要造反的又不是咱们!”
这一声唬得旁边的小蛮也顾不得什么尊卑了,一下子将他的嘴用手捂住。
“要死啦,杜少爷,这样的话也能在宫里说的!”
杜朝自知理亏,也红了脸。
待小蛮收了手,他还是不服气地嘟囔:“小蛮姑娘大病初愈都去得,我如何不行。”
“要不是我从吾十九那里听了一耳朵,居然都不知道,原来任姐你昨儿说要去多了解南疆文化的地方,居然是文渊阁!”杜朝幽怨道,“文渊阁诶,这可是我自小的梦想!任姐,你忍心让我的梦就这样破碎在你面前么?”
任阮瞪了口无遮拦的吾十九一眼,实在拗不过杜朝,又怕他被强行送回去后再用什么极端手段偷溜着闯祸,不如放在身边瞧着安全,只得松了口。
“但你只许在这文渊阁里头,跟着吾十七,还有小蛮一块儿查阅典籍。”
任阮叮嘱,“不许再说那些忌讳的话儿,更不许往旁处乱走。若是有人来文渊阁,要配合好十七和小蛮,掩饰我们的行踪,听明白了吗?”
只要能参与衙察院的破案,杜朝哪里有不依的,立刻喜笑颜开,百般赌咒发誓听话。
于是一行人总算达成共识,转过高大的树草花丛,向文渊阁的正门行去。
任阮从袖中掏出楚询的批允令。
今日的行动,在昨夜秘密进宫时,她已经一五一十地向楚询进行了汇报。
他对她这番胆大妄为的举措倒是不甚吃惊,甚至还有几分高兴:“你这方面倒是不像谢逐临那个死板的木头,什么都要拖着到所谓的稳稳妥妥,才肯动手。”
为了不用将与太后痛苦虚与委蛇的战线拉长,他对任阮这一次行动寄予厚望。
那门口的侍卫很快便放了行。
众人很顺利地踏入了这座满是书卷气息的巨大藏书阁。
文渊阁不止是大夏的皇家藏书阁。它历经三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纵使这座金碧辉煌的皇宫曾经受过无数硝烟战火的摧残,其中的文渊阁始终屹立不倒,以一种庄严古朴不可侵犯的姿态,高矗在皇城之中。
且为了更好地保存这其中一些脆弱的古籍,文渊阁的门卫把守很严,若无圣上的亲许,任何人不许踏入其中。
是以这其中的书卷的珍贵完整,浩繁百纳,可想而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