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2/2)
拿起一块,触手坚硬,但手上却无油光,不知是用何种法子制成,饼干靠近嘴鼻,最先闻见的是一股浓郁的奶香味道,谢方曾去过天盛西边的城池,那处百姓素日爱吃牛羊肉也爱吃奶制品,牧民们的奶制品他也吃过,有股很浓的奶腥味,远没有眼前这小小一块饼干的味道吸引人。
饼干摸起来坚硬,入口却格外酥脆,浓香的奶味和饼干的香甜味铺面而来。
一块饼干也没多大,谢方吃完还有些意犹未尽,他又将原味和葱味的尝了,葱香味是咸香味的,葱味清新,并不会让人觉得乏腻,吃惯了甜味点心的谢方吃罢葱香的饼干不仅眼睛一亮。
和奶味和葱味饼干比起来,原味的在风味上差上许多,但味道依旧比点心铺子的大多点心好上不少。
“刚刚你说这饼干能够长期储存?”从惠安到青林,便是走海路也需要花上十多日的时候,他商船上的货物都是能够长期保存的,特别这种吃食之物,若半路坏了,那这宗货便算是废了。
所以味道再好,保存不了也白瞎。
“能的,只要路上不受颠簸不受潮,饼干四五月也不会坏。”林婶子说过,若是有那什么塑料之物做成包装的话,饼干甚至能保存一年而不腐烂。
塑料?
大湾沟村民前所未闻,林婶子也说此物世家难寻,便只能卖散装的饼干。
“这么长?”谢方这下是真的惊讶了,他如今所知能保存最长的吃食是冬日被冻实了的馒头,只要保证低温,能保存一个月之久,这饼干之物若真能保存五个月,那大可用做行军军粮所用。
“正事!”大湾沟从几日前就开始前做饼干,先做的和后做根本没有区别。
谢方低头陷入沉思。
若只有味道好和易于保存其中一个优点的话,他定让人赏这三人几文钱便将人打发了去,只占味道好不易保存他带不去南方的青林城,只占易保存味道不好的话,他怕这货砸在自己手里,自己不远万里从南方而来,船上带的货物自然要是有用之物,但若两样都占,那这项买卖他大可试试,毕竟味道他刚刚尝了,确实吃了一次便叫人难忘。
“这饼干价钱几何?”
“奶味批发价钱二十一文一斤,葱味二十文一斤,原味十九文一斤。”
这是大家一同商量出来的价钱,陈虎这几几日一直在合作社盯着做饼干,每斤饼干的成本除了林婶子就数他最清楚了。
天盛朝一斗白面五十文钱,一斗有十二斤半,一斤白面便是四文钱,一个鸡蛋一文钱,糖最贵,一斤就要八十文,羊奶是花了银钱从林家和周遭村子买的,一斤十文钱。
一斤白面,两个鸡蛋,二两糖再加两毫升羊奶能做出一斤半奶味饼干,古代没有毫升这个计量单位,李檀檀便用杯子给做饼干的妇人演示一斤面粉中要加入多少羊奶。
如此算来一斤面粉做主料产出的一斤半饼干成本就是十六文,人工、木材、羊奶去腥耗用的白醋等这些成本摊在这一斤半饼干上便算一文钱,那奶味饼干一斤半总的成本就是十七文,一斤饼干成本合计十一文多一些。
二十一文的卖价,一斤奶味饼干共能挣十文钱,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坐地起价,就地还钱才是正常现象,做买卖的人没有谁不想用最低价钱买进看中的货物。
谢方还价,“奶味十五,葱味十四,原味十三。”
村里商量的是每斤饼干至少也要赚五文钱,十五文一斤,陈虎当然不干。
“做饼干的材料都是好东西,十五文连材料钱都没回本,这价钱实在太低。”
谢方回,“这糕点点心哪样不是白米白面加糖做出来的?陈兄弟喊的二十一,二十,十九价钱实在太高,路途遥远,买价太高,在下回了家乡再难卖出价钱了。”
“看陈兄弟你也是实诚人,这样罢,我们各退一步,奶味十八文一斤,葱味十七文,原味十六文一斤如何?”
陈虎在心里快速的算了算,这个价钱的话,村里还有七文钱可赚。
他点了头。
价钱的事便算定了下来。
谢方又文,“陈兄弟那处有多少货?”
陈虎脱口就出,“奶味两百斤,葱味两百斤,原味的有三百斤。”
谢方点点头给予肯定,“不错。”
“你那的货我都收了,两个月后我还来惠安城,若是这饼干卖得好,再寻你买。”
王安和陈强愣住了。
全包了????
那可是合计七百斤的货!
陈虎也有些恍惚,但随即而来的是巨大的欢喜,他勉强压住上扬的嘴角,老成的问,“不知谢老爷何时提货?我好回去安排一下。”
“谢某船已装好,原定好明日归乡,今日既遇到陈兄弟便推迟一日出发,你只要明日将货送到码头即可。”
陈虎认真道,“明日定准时将货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