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老身今年48 > 第109章

第109章(2/2)

目录

说话的几人正是刚从书院走出的三个学生。

几人相携进店,刚踏进大门,便觉得一股暖风袭来。

“这店里倒是暖和,不像其他酒楼客栈,冬冷夏热,夏天吃完一声汗,冬天饭没吃完手被冻得冰凉不说,碟中的菜都和油凝在了一起。”

几人刚进来,穿一身赫红色衣裳的老者就热情的迎了上来。“几位客官客官快请坐,咱们店里有手抓饼,各色米线和烤肉,几位客观看看用点什么?”

李檀昙站在柜台后,看着一身红的林雄,有些哭笑不得。

到底是谁告诉他穿一身红,喜庆又好看的啊!

红色这种挑人的颜色,没点姿色气度的寻常人穿着就极容易显俗气,佝偻着背,黑炭似的林雄穿上便是在俗气上又加了一层诙谐。

李檀昙刚忍住嘴边的笑意,扭头便看见同样一身红的葛氏。

这老夫妻两知道的是新店开业想要穿得新店喜庆些,不知道的还以为老两口要拜堂成亲。

葛氏虽然年纪大,但是基本的审美还是有的,她无奈撇了眼憋笑憋得直颤抖的弟妹。

她自然知道自己穿一身红不好看,但无奈拗不过当家的。他非说今日是大林家城里铺子开业的大好日子,需得穿一身红,才喜庆好看。

三个书生中的其中一个细细嗅了一口店里弥漫着的香味,好奇的问,“哪道菜味道这么香?”

林雄笑得跟朵太阳花似的答,“是羊肉米线。”

“那我便要一晚这羊肉米线。”

结伴而来的几位学院学生见他选了羊肉米线,抱着点其他的尝尝味的想法,最终一个要了加肉的手抓饼,一个要了骨汤米线。

在几个书生等米线上桌时,外头陆陆续续有观望的百姓进店。

新开的店口味如尚且不知道,但闻着萦绕着整条街道的香味就知道差不了,这味道真是香的把饿了一夜的馋虫全勾了出来,半价的价钱倒也能吃得起。

前头客人陆续进店,后厨的林更金和黄氏得了前头的信,一刻不停开始制作客人点的菜。

米线放入漏勺中,快速放进汤里烫上几息的时间,雪白滑润的米线就已经煮熟。白瓷大碗中先舀一勺滚烫的羊汤放入碗中,待米线烫熟后直接铺在汤上,铺上薄得能透出光亮的带皮羊肉,依次放入事先摆好的一排调料,最后再少少的淋上一勺茱萸制成的辣油,撒上葱花和香菜,一碗羊肉粉便完成。

骨汤米线也是这般做法,只是汤底不同,放的调味料也有些许不一样。

林更金这边煮米线的漏勺不停,在后厨的另一角,黄氏则专心的做着客人点的手抓饼,手抓饼她在码头摆摊时是做惯了的,手腕翻转间,一个漂亮的饼子就被放入了白瓷盘中。

虽是做熟的手抓饼,但如今她心中却很是紧张,就怕端上桌的食物,前头的客人不满意。

“一碗羊肉米线,一碗骨汤米线,一个加肉手抓饼好咯!”这是林家饭庄的第一桌买卖,林雄说什么也要自己上菜。

李檀昙看着一身红的老头端了餐盘从后头快步出来,可以看出林雄今日真的很兴奋了,就是手上端了个盘子也没能阻挡他那快要飞起的步伐,从早上起来,他脸上的笑就没下去过。

餐送到了,林雄却舍不得走。

不知这第一桌客人如何评价林家饭庄的手艺?这米线和手抓饼的味道,客人可喜欢?

这个问题不仅林雄在意,林家其他人也在意得很,一群人表面是在各自忙碌,实则都在暗中关注那第一波进店客人的反应。

三位书生只觉得有无数目光投向自己,但转头去看却又是如常,这新开的饭庄帮工不少,虽有两人颜色穿得辣眼了些,但也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他摇了摇头,觉得自己多虑了,根本没人看自己。

惠安书院虽是私学,但入学条件严苛,过了童生试者方能来此读书求学,所以惠安书院中的学生大部分都有想要科举入仕的鸿鹄之志。

书院教授学问的先生虽不是名家大儒,但至少也取得了秀才功名,更有甚者是过了秋闱的进士,书院师资雄厚,教学严苛,但其他方面却是不太注意。

例如学院饭堂中的餐食那真是一言难尽,虽不至于难以下咽,要要真是夸上一句好吃,那也真真违心。

在学院饭堂吃饭,不过是为了防止自己饿死罢了,若说什么享受美食,那是没有的。

因着饭堂饭菜难吃,手中有些闲钱的学生更多的选择去书院外的食肆酒楼吃饭,只是书院门前这条街,书铺字画古玩店便占了一半,另一半中又是茶楼雅室居多,剩下的才是些买包子馒头胡饼面条的食肆。

这些铺子里的东西,书院学生早吃够,早就盼着有新店开业。

“这米线瞧着倒是和面条别无二致。”

点了羊肉米线的学生说着便搅开了米线,只见随着筷子的搅动,碗中那红油漂浮到整个碗中,底下雪白的米线也浮动到了汤面上。

“观其色,倒是一般。”

他轻轻挑起一根米线放入口中。

其他两人还未开始,见状忙问,“如何?”

书生顿了一下,只觉得一股带着辛辣的羊鲜味从舌尖直冲肚中,“好吃!”

“形虽似面条,味道口感却和面条截然不同。”

“更滑更软,这汤实在一绝,鲜香醇厚,这红油不知什么制成,竟透着一股子辣味,和着羊汤,味道正好!”

两人听他如此说来,对自己眼前的事物也整添了兴趣,纷纷拿起筷子。

林家人看着那第一桌客人,不停挥动的筷子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般表现应该是喜欢自家店里的食物的吧!

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波客人,很快店里就有了第二波客人第三波客人。

而进店吃完后的客人皆对林家的米线和手抓饼表示了肯定,在饭点时,人多到甚至没位置坐人。

忙忙碌碌的一天随着最后一个客人的离店结束。

“累死我了,快给我倒杯茶,今日吆喝太多,感觉嗓子都冒烟了!”林更生沙哑着嗓子推了推秤砣。

秤砣看了眼自家三叔,听话的去给他倒了杯还热着的茶水。

秤砣今日也没有偷懒,因着今日家里饭庄开业,李檀昙特地让他们休息了一日,允他们来县里开铺子开业不必跟着林先生读书,他原还以为可以像元宵节那般玩乐,哪知却是被当了陀螺似的使唤一天。

后厨里李檀昙带着谢氏和大林家二房夫妻两走出来。

“后厨还剩些米线,刚刚已经煮好,大家先填填肚子再收拾店里。”

李檀昙原是负责收银的,但后头因为店里的人来得太多,后厨忙不过来,她不得不带着谢氏去了灶房帮忙,收银的活也就落在了葛氏身上。

“今日生意真好啊!”方氏今日主要负责洗碗,从早洗到晚,胳膊早酸得不行,但只要想到午时和下午那会店里人声鼎沸的热闹模样就兴奋的忘掉了劳累。

店里生意要是日日都能这么好,那她愿意见天的洗碗刷盘子!

“今日是半价生意才这么好,明日恢复原价,应该就没那么多人来了。”

李檀昙冷静分析。

她估摸着,明日的人流量至少少一半,不过不怕,今日林家饭庄米线和手抓饼的好滋味已经传了出去,以后自是少不了回头客,特别是书院的学生,她见早晨来的那三个学生,晚上又来了一趟,点了相同的东西。

“今日卖得多的是米线和手抓饼,没有一个人点烤肉。”

听到这话,林家人齐刷刷的把眼光放在柜台后边挂着的食牌上。

只见哪里的几块拍子上分别写着,烤肉甲乙丙套餐,下头对应的价格分别是一钱银子,一钱四十九文银子,一钱九十九文银子。

这么贵的菜,没人点,好像也合理。

“不急,总会有人点的。”对此李檀昙倒是不太着急。

“二婶,快算算,今日赚了多少银钱!”

开店第一日,关心营业额是正常的,李檀昙起身走到柜台,拉开装铜钱的抽屉。

“哇!好多!”只见抽屉的铜钱足足装了一个大半个抽屉。

“一起数吧。”

最后数下来统共得了三两一钱五十文,今日卖出的米线和手抓饼李檀昙心中大概有数,一整天下来米线卖了近三百多碗,手抓饼也有一百多份。

这个成绩对于一家新开的店来说已经很好了,当然晚上来米线和手抓饼的客人,不少是上午和中午吃着觉得味道好,晚上再来的。

“若日日都能卖出三两多银子的话,那四日的时间就能赚得铺子的租金,六七日的时候就能赚得买肉菜的银子,岂不是剩下二十几天都是赚的了?”

李檀昙摇摇头,“今日能卖这么多是因着半价,大家图便宜,明日定是没这么多的。”

这话说完,众人脸上有一瞬间的沮丧,李檀昙见了赶紧安慰,“三两银子没有,但今日味道打出去了,明日恢复了原价,就是人少些,二两银子应也是能赚的,过几日学院开学,可能还能再多些。”

开这个饭庄,李檀昙讲究的是稳定、细水长流,对明日收入减少李檀昙倒是不沮丧,但她也知道大林家众人第一次开铺子,对林家饭庄的在意,少不得要说两句话安抚一二。

果然如李檀昙所料,第二日铺子里的人少了不少,晚间关了铺子一数,才赚了二两银钱。

因为有了李檀昙提前打的预防针,众人但是没觉得沮丧,只是却更加期待既将到来的二十号。

婶子/娘说了,学院开门了,自家的生意或许能好些。

哪日第一次进店三名学生,自从吃过一次林家饭庄后,便被店里的各色米线吸引,已经连着好几天都过来吃了。

今日一到饭点,三人便极力安利刚归来的同窗来林家饭庄吃饭,除了这三人,另外有其他的学生也将这家味道不错的店推荐出去,店里的生意果然比昨日好了许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