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两年后【完】(1/2)
第104章 两年后【完】
舒醒下班后到合作互助育儿联盟接了棉棉。
此时正是下班高峰期, 各家家庭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来,因此,门口处人来人往, 热热闹闹。
因为彼此都是熟脸, 甚至就是隔壁邻居,所以大家也互相打着招呼, 氛围亲切又友好。这是别的幼儿园或托儿所没有的东西,很多家长来报名就是冲着这种感觉来的。
孩子们疯了一整天, 个个精力耗尽,都变成了乖宝宝,看到各自的爸爸妈妈, 笑得可甜, 黏黏糊糊地偎在人身边,像块小年糕一样。
育儿师们把一张单子交给家长,那是宝贝们的每周情况报告书,上面是育儿师们通过观察和讨论,对孩子做的总结, 包括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开发维度、运动或学习天赋报告,技能进步情况展示等等。
由于每个育儿师只负责三个孩子,所以内容非常详实, 而且意见也十分中肯。这两年许多孩子根据育儿师的建议选择不同的兴趣爱好进行发展, 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因此如今家长们越来越重视育儿师的情况报告书。
家长们正用心琢磨报告的时候, 孩子们却闹嚷嚷的, 有的恳求父母给他买零食买玩具;有的缠着父母要去同学家再玩一阵子;有的说还想在绘本馆看书;还有的一脸萌萌地恳求爸爸妈妈, 希望能参加周末联盟小伙伴们的春游活动。
棉棉身后跟了好几个小家伙,一脸讨好的笑, 全是想到楼家别墅去玩的——谁都知道楼家别墅里的一楼和地下室是个大游乐场,有很多好玩的东西,不比合作互助育儿联盟这里差。
棉棉神气地挺着胸膛,气势十足地一挥手:“想要来我家玩可以,但是必须遵守我家的规矩,谁不遵守,下次就别来了。”
小家伙们个个跳着跳着喊:“知道知道,谁不遵守规矩,我们把他轰出去。”
舒醒哭笑不得,但也只得跟小家伙们的家长一一沟通过,然后带着一长串的小萝卜回到别墅。
路上还有两个宝妈缠着她打听合作互助育儿联盟的事。
她们俩也想把一岁的宝宝托给育儿联盟,只要能托给育儿联盟,不仅没有虐婴之类的安全担忧,价格也在普通家庭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且教学教养的质量碾压式地压倒其他托儿所,对每对宝爸宝妈可谓是十分理想的选择了。
不过,由于育儿联盟一直坚持育儿师资质过关才能上岗,每个育儿师最多只能带三名宝宝,所以名额十分紧俏。
想要进育儿联盟,家长认可育儿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家长和宝宝也要得到育儿师的认可。因此,这并不是谁家想就能顺便进的。
更有甚者,如今社区里有家长私下传言,说能加入合作互助育儿联盟的家庭,别的不说,至少父母都是三观很正的,孩子们的品性也不会太差,交朋友只管考虑联盟内的家庭。
结果,能够进入育儿联盟居然成了一件隐性的品格认证,这导致有更多家长递上了申请表。
舒醒把孩子们带进别墅里,请另一个孩子的妈妈把孩子们看着,然后耐心地给两个宝妈进行了半个小时的解答,她们才道谢离去。
结果刚了结这边,手机又响了。
林冰如打电话来谢谢她帮娘家一个亲戚的孩子做的艺考培训,同时又请她帮忙把一个朋友的小孩儿送进合作互助育儿联盟。
舒醒一口答应下来。
一般情况下,她都会给楼南和林冰如几分面子。
去年的时候,楼南还因病住院一段时间,虽然有护工承担大部分的工作,但林冰如照料老伴还是劳累太过,也跟着进了医院。
楼千里当时正在国外参加培训,赶不及回来,舒醒一手打理他们入院出院的一应事务,还连着一周给老两口送饭送菜,很是出乎他们的意料。
因为这些点点滴滴,楼南和林冰如跟她之间的关系也亲近多了。双方在日常生活方面还是互不干扰,但彼此都觉得比较自在,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
放下电话,林冰如微笑着跟朋友说:“舒醒说没问题,到时候你们联系她,报孩子的名字就好了。”
朋友千恩万谢:“哎呀,老楼、老林,实在太谢谢你们了。我那孙子之前在隔壁社区面试没面上,全家人都不甘心。这回真的多亏了你们。别的不说,我必须请你们吃个饭,好好感谢感谢。”
这种时候,楼南总是表面和气,内心得意,故作谦虚道:“看你说的,我们都多少年交情了,一句话的事情,还说什么感谢不感谢的。吃饭可以,我们聚聚,但真不是多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那朋友却连连摆手:“不不不,必须的。毕竟舒老师已经是你们的前儿媳妇了,你们豁出脸去卖我这份面子,我不能不知好歹啊。”
“你说什么?”林冰如声音骤然拔高,“什么叫前儿媳妇?”
朋友有点儿懵:“那个……你们还不知道吗?”
林冰如和楼南对视一眼,问:“我们知道什么?”
朋友顿觉自己闯了祸,支支吾吾起来。
楼南皱起眉头,拍案逼问:“你把话说清楚,否则我们两家的交情就到今天为止了。”
朋友这才叹口气说:“大半年前,千千和舒老师领了离婚证,是我儿媳妇经手办的。我还以为你们知道呢。”
楼南和林冰如被这话打击得摇摇欲坠,简直像突然坠入了十级风暴里一样。
老两口连电话也不打了,直奔医院坐等儿子下班。
楼千里本来说今天早点儿下班回家陪老婆女儿吃饭,结果被堵了个正着。
哎,他还以为可以瞒个十年八年的呢,没想到这还没到一年就穿帮了。
总之,他只能非常无奈地带着爹妈找了一家餐厅,在包间里边吃饭边解释:“是,是有这么回事,但情况不是你们想的那个样……”
楼南性急,一口打断他:“离婚不是我们想的那个样,那是什么样?我说你们现在也太不像样子了,离婚这么大的事情,招呼都不跟我们打一声就离了。我们从头到尾被蒙在鼓里,还要外人来告诉我们真相。
“你们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感受,有没有考虑过棉棉的感受?你们也太自私了!”
林冰如也说:“是啊,千千,结婚可不只是你们两人的事情,醒醒她妈也还不知道吧?你们有没有想过,亲家母要知道了,会是什么反应?恐怕她心脏病都要被你们吓出来吧!”
楼南:“你们离婚离得容易,有没有想过以后棉棉走出去,在哪里填资料都得写父母离异,到时候外人会用什么眼光看她?”
林冰如:“而且好好的,你们也没吵架,怎么突然就离婚了?你这大半年的一个人,谁照顾你啊?”
……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像下冰雹似的,噼里啪啦一大片。
楼千里知道这事他们肯定得说上一阵子,有一搭没一搭地夹菜吃,时不时地“嗯嗯”敷衍两声。
等到楼南和林冰如情绪发泄得差不多了,他才开口:“爸妈,不跟你们说,是因为你们理解不了,只会瞎担心。再说一遍,我跟醒醒之间不是你们想的那个样子。
“我们原本是准备只谈恋爱不结婚的,如果不是有些事情需要用到结婚证,哪怕有了棉棉,我们可能也不会领证。
“但是,领证与否完全不影响我们之间的感情和生活。领证前我们是怎么生活的,领证后我们还怎么活;离婚前我们怎么相处的,离婚后,我们也是同样的相处,对棉棉毫无影响——你们基本每周都能见到棉棉,应该也能感觉到,她完全没有任何阴影,是不是?”
林冰如和楼南面面相觑。
他们确实无法理解这种非主流的夫妻关系,半晌才问:“既然领证与否对你们都没影响,那婚都结了,干嘛还要离呢?就这样不好吗?”
“好吧,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影响。”楼千里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们一眼,清清嗓子说,“比如,离了婚之后,我们彼此之间乃至我们双方的家庭之间,自然不会再对对方提出任何过分的要求,这样就能够规避绝大部分家庭矛盾,大家都能活得更轻松了。”
楼南、林冰如:“……”
林冰如不自在地咳了一声:“那……我请醒醒帮忙给做艺考培训的时候,你们离了没有?”
“离了。”
林冰如掩面:他们老两口生病住院还在这事之后,这么看来,当时舒醒其实是以前儿媳的身份在照顾他们。
楼南也有几分窘迫。当时,他还对舒醒挑剔过好几次。谁想到!
楼千里安慰他们:“不用担心,妈,虽然现在领了离婚证,但我们之间该怎么相处还是怎么相处。你们也就当不知道好了。”
怎么可能一句“就当不知道”就行了?
以后亲戚朋友通过他们麻烦舒醒做什么的时候,他们还能随随便便开口吗?
以后走亲戚或参与什么活动的时候,人家问“你家儿媳妇呢”,他们怎么说?
以后棉棉长大了,问他们“爸爸妈妈为什么会离婚”的时候,他们要怎么回答?
个不孝子,尽做些不着调的事情,哼!
不过,现在离都离了,就算他们说再多的话也不能改变事实,只能被迫接受了。
智商高了,是不是情商也会变得寻常人无法理解?
老两口唉声叹气,又询问了一番两人对离婚后的安排。
楼千里觉得没什么好说,因为事实上也没什么好安排的。两人没有大额财产的纠葛,孩子的归属问题也早有定论,而且生活方式完全不变,基本上就是办个手续的问题。
林冰如恨铁不成钢:“我问的不是这个!”
这些事他们也早就料到了。
楼千里疑惑:“那你们问的什么?”
林冰如说:“万一她移情别恋了,你要怎么办?棉棉要怎么办?”
楼南敲着桌子补充道:“还有,这两年,她要了你多少钱,你心里得有数。不要被人卖了还给人数钱哪。”
经济学教授关注的重点永远逃不过“钱”这个字。
楼千里无奈地道:“妈,难道有了结婚证,人就不会移情别恋了?真正想要好好过日子的夫妻,有没有结婚证都会好好的,别有打算的人,就算有了结婚证,该红杏出墙的还是会红杏出墙。我出国进修三个月,舒醒不是也好好的嘛——她就不是那种人。
“况且,我们结婚之前就说好了,如果谁有什么情况,大家可以好说好散。所以,不会存在我被欺骗的情况。”
其实林冰如会有这样的担心,他一点儿也不意外。
医生这个工作责任重、压力大、加班多,并不能很好地照顾到家里。医院里也有不少同事的婚姻因此亮起红灯,绿人的有,被绿的也有,有些时候看得多了,真的容易对爱情失去信心。
不过还好,他有舒醒。
她看似不相信爱情,对婚姻没信心,一副悲观的样子,但其实相处久了就知道,她是最乐观不过的人,而且对感情一点儿也不贪心,只要他在工作之余关心关心她和棉棉,陪她们娘儿俩聊聊天,帮家里干一点点活,她就会很满足地呵护他们之间的感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