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2/2)
“可我要是真那么听你的话,就不是陆琳琅了。”她折好信,将它放入盒子里,“我会好好活,也会想你一辈子的。想让我勿念你,你做梦去吧。”
她带着盒子走出了张宅,临走前看了那棵树,轻轻说了句:“谢谢你。”
--
王献站在沈骁的马车身边,颇有同理心的想着一个问题。
沈大人现在在想什么?
毕竟陆姐姐去了张大夫的宅子,不知道沈大人会不会介意。
想到这里,他时不时的瞟沈骁一眼。
沈骁坐在马车前,早都觉察到他一直在偷瞄自己。
在他又一次偷瞄的时候,沈骁侧过身对上他的眼神,直言道:“想问什么便问吧。”
王献耳根一红,觉察到自己失礼了,憋着不敢说话:“没,没有。”
“你知道我娘子与张之初的关系吗?”沈骁直接给他点破。
王献低着头点点头。
“所以你刚才不停的看我反应,是在想我怎么看这件事吗?”
王献耳根更红了,还是点点头。
“张之初是我娘子重要的人,对我来说也是我的恩人。”
他对张之初的保护一直心怀感激。
“重要的人是没有办法忘记的,能往前看便已是人生万幸,我能娶她就很满足了。”
沈骁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对他说这些,或许是因为他没了双亲像极了自己,又或许是因为,他对自己表现出的关心也是一种善意。
他便就这么告诉他了,然后看他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随着一声关门声,沈骁就看着琳琅带着一个盒子,红着眼睛走了出来。
“沈骁。”她的嗓子还是有些沙哑,可怜兮兮的看着他,“这个盒子里是张之初给我的信。我想留着它,想要入土了也带着它,我这个要求对你来说,会不会很过分啊。”
“重要的东西,应该留着。”他帮她擦了擦眼角的泪,温柔说道。
“不只是这个东西。”她想了想认真的说,“你送我的东西,以后入土我也得带着。”
沈骁笑着将她扶上马车:“娘子,你的心意为夫知道了。我们活着先不考虑入土的事了,好不好?”
王献听着这两人的对话,觉得沈大人当真是疼陆姐姐。
他相信那句娶她就很满足定是真心的。也不由觉得,大男人就应有如此胸襟。
王献虽年纪轻轻,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些,但现在他对这位大人的评价更高了。他以后也想成为他这样,能让人觉得心安,可靠的人。
众人重新在陆宅汇合后,便一起去了王献说的万民祠。
万民祠果然与王献所言,是个很大的祠堂,一看便是新修缮的。
踏过台阶走进去便看到四周的墙上都摆满了灵位,还有和尚在里面坐着闭眼诵经。
琳琅与陆平各做了一个灵牌,一个是给张之初,一个是给陆宅的人。
做好后便按照祠堂里人的指示,放在了新的位置上。
众人一起在祠堂里再次叩拜,也算是祭奠鹿城的所有亡灵了。
与琳琅他们一样,时不时的也有人进来祭奠,整个祠堂寂静而肃穆。
离开之前,他们与很多人一样,拿出了一些钱财捐到祠堂的功德箱,只愿这里香火不断,只愿逝者安息。
从祠堂出来后,接下来的一两天,陆平便买了些纸笔,与琳琅一起在马车上将修缮准备的事宜写好,又在新的官府进行陆、张两家的认领后,便找了修缮的师傅,交代好了王献后续的事情。
就这样不知不觉过了三天,众人也打算离开。
琳琅走之前将一笔钱放到王献手上:“学费已经给你教过了,这个是你自己生活的费用,你这个年纪应该好好读书,不要忙着去干粗使了。”
“这个有点多了,陆姐姐。”他看了看琳琅给的钱,将钱推了回去,“我很少花钱的,也不用买很多吃的。”
“你年龄太小,多吃点东西别饿着自己,以后才会有一个好的身体。”琳琅将钱又推给他,“你在学堂跟前找个屋子住下,吃好穿暖了才能好好读书,我府里,还有兄长的住处都告知你了,以后有事情记得给我写信。”
王献朝三位行礼道谢:“谢谢三位,三位是王献的恩人,定好好读书,不负众望。”
琳琅这几天观察他做事认真,心思也细腻,不管他以后做什么,应该都是能成材的。
她对这位少年的预期也没有那么重,只觉得是顺手帮了一个孩子,让他跟沈骁一样有个读书的机会,以后有善心做善事便行了。
可三个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孩子后面在学堂里表现出色,学业结束后,便在之前他们去的那个医馆里当了伙计,正式拜那位大夫学医。
多年后,他以极好的天赋,超出常人的努力,还有一颗济世救人的仁心,成了一位不输于张之初的名医。
他学成的时候与张之初年龄差不多,琳琅觉得这或许是天意,便让他经营了张之初之前的医馆。而他从始至终也兑现着自己的诺言,在鹿城帮他们维持好宅子,在张之初的医馆续写着医者仁心的故事。
但这已经是多年后的事情了。如今没有人知道他以后的命运,包括他自己。
他们返程的时候,便打算把王献送到学堂附近,然后直接回兴平。
鹿城街市上的人虽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但零零散散也开始有店铺营业,街上的小摊贩零零星星也能看到一些了。
沈骁本来驾着车一直目视前方,却在路上感觉马车似乎速度慢了下来,慢到可以看清楚路边的摊贩卖的什么东西,甚至能看清楚他们每个人的表情。
等他经过一个少女摊贩跟前的时候,就听到那女子用清脆的声音问道:“公子,给您夫人挑个配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