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2/2)
竹简上通篇的都是繁体字,虽然难认了一些,但还是能看的懂的,读下来也都是文言文的格式,周青从小就没学好语文,反而是数理化比较好,所以才当了个数学老师。
现在虽然耐着性子从头到尾的看了一次,但是也不太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你看的懂吗?”周青因为看不太懂,所以看的很快,等徐向礼也看我擡起头,才问出这个问题。
徐向礼其实也不能完全明白,但是看个大概还是可以的,于是他主动解释道:“这个竹简上的内容主要是一个自述,写它的人是一个秦朝时的巧匠,莫名的来到这个地方,他说他遇到这族人的时候他们还是住在山洞里的,但是因为某种原因山洞并不合适居住,所以他就把他的技术教给了当时的一些人,并且和他们开始一起建筑木屋,他一辈子都没再见过商朝人,很遗憾,所以写这个竹简,交托给当时的族长,托他或者他的后代如果见交给他的族人,就帮他把竹简交给他们,并且看在他的功劳上善待他们。可能他们族长辨认异族人的方式就是发色和眸色,所以辨认出我们可能和这位先人是一族的,才把这个竹简交给了我们。”
显然徐向礼省略了很多东西,但是这已经是他能翻译出来的最完整的版本。
周青听完之后只有一个想法:“一辈子都没能再回去。”虽然之前就做好了回不去的打算,可是当这么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时,还是很令人难过,这份竹简掐断了他们回家最后的希望。
以至于他们漏掉了其实那位先人不仅仅给他们留了这份竹简,他还为他的族人准备了一份翻译对照表,因为他当初为了学习这儿的语言实在是吃了不少的苦头,他到了老年,多方打听,意识到自己可能距离国土很远,回去几乎是不可能了,就花费很多时间做了份翻译对照表,希望他的族人能够更快的融入这里的生活。
“好了,我们去收拾东西吧,从今天起这里就是我们的新家了。”周青快速的收拾好自己的情绪,微笑着对上徐向礼担忧的眼神道。
“好,我们去收拾东西。”徐向礼放下竹简,牵了周青的手往木屋里走。
之前想到来学习腌肉方法的人应该很多,他们就提前把行李都堆在堂屋了,不然放在门口太难看了。
简单的归置了东西,食物都放到树窖里,棉被放到床上。
一直搬到了天擦黑,才把所以的食物都规整好,土豆归一类,番薯归一类,面粉和大米归一类。
空出来的行李箱拿回房间也不能装衣服了,一个箱子里都是面粉,一个箱子里还带着泥土,都需要清洗才能再使用。
“我们先吃晚饭吧。”周青想趁着天色还有一点亮把晚饭吃了,今天他们来的匆忙,什么都没有带。村子里其他人家的窗户里都已经透出了灯草昏黄光芒,他们中午没来的及去准备,现在只能趁还有点光芒,把紧急的事先做了,不然一会天黑了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虽然按道理来说今天是他们搬入新家的第一天,应该吃的丰盛一些,但是现在各方面原因都不允许,只能煮些快速有抵饱的食物先撑过今天,等明天天亮了再做其他打算。
随意的煮了些番薯粥,因为他们没有带陶碗,只能直接用原本就有的锅和锅勺就这样早灶台上舀着吃,中午的时候太忙,忘记和族长讨要几个碗,现在只能先这样凑合着,等明天去打听打听那儿有陶碗可以换,再换一些回来。
吃完了饭他们也不能有其他的活动,天早在他们没吃完饭时就黑透了,他们摸黑吃了饭甚至连锅都没来的及洗,就只能去床上待着睡觉了。
上楼梯的时候周青还差点踩空,还好有徐向礼在身边扶住了她。
作者有话要说:好晚了,买的台灯原本以为只有期末时才会派上用场,没想到今天也用到这么晚
这台灯买的,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