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虎啸青瓦台·三万英尺上的蓝图(1/2)
地点:自新罗归国航班头等舱
时间:2002年3月30日,早晨
厚重的波音747飞机引擎发出低沉而持续的轰鸣,撕破平流层的寂静。
巨大的机翼下方,是翻滚不息、如同凝固的白色海洋般的云层,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炫目的光泽。
透过椭圆形的舷窗向外望去,汉城的轮廓早已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之下,被无边的云海彻底吞没。
王冰冰缩在宽大的头等舱座椅里,身上盖着一条柔软的薄毯。
她侧着身子,目光有些失焦地凝视着窗外那片纯粹而空洞的银白世界。
想睡,但睡不着。
细长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凉光滑的舷窗上轻轻划动,仿佛想勾勒出下方早已看不见的半岛轮廓,又或者只是想抓住点什么。
机舱内很安静。
柔和的阅读灯光和均匀的引擎轰鸣,本该是绝佳的休憩氛围,但王冰冰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堵着,沉甸甸的。
‘居然没回锦城……’
这个念头在她脑海里反复盘旋。
叶小米和姜素素双双怀孕,留在锦城养胎,且小米姐妊娠反应很严重,正是需要男人陪伴关怀的时候。
无论怎么看,吴楚之此刻的选择都应该是飞回锦城陪伴安抚。
然而,他却选择了先绕道回燕京处理公务。
事业固然重要,是主线没错。
而幻想集团这两个多月确实咄咄逼人,叶小米养胎减少工作、吴毅航、龚明、路振宇、伍陆军等重臣们又被他为了HY电子与HY商船并购案一直带在身边的情况下,果核科技确实在国内出现了颓势,亟需强力手段来提振市场信心。
但王冰冰清楚吴楚之是个什么样的人。
合理是合理,但不合情。
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她太了解他那份藏在玩世不恭外壳下的极度护短和对家庭的重视。
他怎么会不想回去?
她忍不住又看了一眼坐在旁边靠窗位置的吴楚之。
他正闭目养神,眉心微蹙,脸上带着长途飞行和连日谈判的疲惫,但又似乎陷入某种深沉的思考。
再加上昨晚吴楚之的异样,让这份不合情,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王冰冰心里。
她深吸了一口气,终于按捺不住,身体微微前倾,靠近吴楚之那一边,压低了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探寻和忧虑,
“小吴哥哥?”
软糯的声音在引擎的背景音下却显得格外清晰。
吴楚之的眼睫动了一下,但没有睁开。
“我们……为什么不回锦城?”
她又靠得更近了些,几乎是凑到他耳边,顿了顿,索性把那点憋着的疑惑直接捅破,
“说吧!你这次……到底又在憋着什么坏呢?”
吴楚之的眼皮终于缓缓掀开,露出眼底一片深邃的墨色。
他没有立刻回答,只是转过头,目光落在王冰冰那张写满了“你别想蒙我”的小脸上,嘴角勾起一丝无奈的、带着点“又被你看穿了”的苦笑。
‘果然……’
他心里轻叹一声,有点无奈。
‘到底是打小一个院里滚过来的冰冰,这份敏锐,像小鼻子小狗似的,自己的不可情理的动作在她眼里无所遁藏。’
不过,也有点庆幸。
幸好没带莞莞和小月牙儿出来,否则根本没有忽悠的余地。
东西二宫才是最可怕的。
秦莞深谙他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外加她确实在心理学上有很高的天赋,冷静细致的分析能力,他这点算盘根本藏不住。
而萧玥珈就更不讲道理了,她是半个他,心意完全相通,互为表里的存在,经常一眼便可以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他抬抬眉毛,小月牙儿就能把他的意图猜个七七八八。在她面前,他几乎就是个透明人。
还好……这次带在身边的是王冰冰。
虽然在谈判桌上是叱咤风云的“冰刀”,但在这种揣摩他心思的细腻活儿上,她比起莞莞和小月牙儿,终究还是差了点道行。
忽悠她……虽然也得费点劲,但至少还有操作空间!
吴楚之脸上瞬间堆砌起一种混合着疲惫、焦虑甚至带点郁闷的夸张表情,眉毛都快拧成一团乱麻了。
他并未立刻回答,只是静静地看了王冰冰几秒,那眼神仿佛洞察了她那点小小的心思,嘴角露出一丝几不可查的、带着点“果然瞒不过你”的无奈笑意。
“憋着坏?!”
他轻哼了一声,声音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沉甸,身体放松地向后靠了靠,
“我现在最想琢磨的,是能不能安生睡一觉。可惜……不行啊。”
他的目光转向舷窗外,声音平稳地陈述着事实:“HY电子,不是兴天下。”
他强调了那个名字的分量,“世界级的架构,渠道和分子公司遍布主要国家和地区。”
他顿了顿,目光转回王冰冰脸上,带着一种清晰可见的压力感,
“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能用、且信得过的人手,严重不足。
这不是拉几个人凑数就行的事。
语言关、文化隔阂、市场规则、当地关系……每一样都得有我们自己的眼睛和耳朵盯着。”
他微微蹙眉,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了敲,
“当然,初期离不开那些老HY的职业经理人。
但我们自己的核心团队,必须同步跟上去,掌控关键节点。
否则……”
他没有说完,但话尾的省略如同悬在头顶的剑刃,那份潜藏的危机感无需明言。
王冰冰心头那点小小的疑惑瞬间被更大的现实压力取代:“那……你有什么打算?”
她下意识地点点头。
倒是她疏忽了,HY电子的体量层级,确实远超之前的任何并购对象。
“那……那现在怎么办?”
她紧张地问,身体不自觉地前倾。
看到王冰冰脸色微微发白,眉头紧锁,显然是被他描述的后果吓到了,吴楚之内心稳了一分。
他叹了口气,放缓了语气,带着点推心置腹的坦诚,
“冰冰啊,说真的。我当初开始创业时,确实是有计划的。
其实很多事情以前在我心里都是有谱的,每一步都算计都在心里,所有的事情也是一直按照我之前的规划在走。
像现在这样……”
他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她,甚至还虚指了指机舱前方,仿佛在指代更远方的同伴,
“你应该也清楚,人才梯队建设一直是我们的短板。
实际上,从成立果核的那一天开始,我就定好了要出海走出去的目标。
所以,我非常注重新时代人才的培养,给了很多大学生兼职机会,在人才梯队的建设,我是有着详细的长线规划的。
我本想着花3到5年,像咱们的同龄人、还有现在正在学校里跟着果核实习、合作的学长学姐未来的学弟学妹们,随着他们毕业、成长,能够逐渐能成为果核出海、走向全球的骨干力量。
但是现在……计划跟不上变化。”
他脸上露出一抹真实的苦涩和无奈,“这次的HY并购案,完全是计划之外的超规格轰炸,把我的节奏全打乱了!
现在,哪还有三五年让我等?
时间窗口就在眼前!但缺口太大了。”
看向王冰冰,带着无奈但坦诚的语气,“你那个位置,天赋远大于经验,所以在我的支持下,你能快速的上手。
但更多需要深耕的专业领域、需要背景和手腕的位置……像小月牙儿在法律合规板块那样……我赶鸭子上架又能赶几只的?
韩毅那种我强行推上去、本身能力也够硬的年轻人去顶一些核心位置,可以!
但也只能顶个别人!杯水车薪啊!”
“所以,我们必须搞一场大规模的、闪电式的社会招聘!
而且不光要找有经验的老鸟,这两年毕业的优质新鲜血液,也是重点!”
他强调着:“让他们进去,不是立刻去夺权取代老HY的人。
而是要跟班、学习、融入、适应,建立起我们自己的内部评估体系。
对那些能用的老HY职业经理人,我们要用,更要给他们在新体系里的上升空间!
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手里捏着一把刀!一把随时能抽出来、有能力砍向任何环节出问题部位的‘自己人的刀’!
没有这把刀,就没有安全感,就没有真正的掌控力!”
看着王冰冰认真点头的样子,吴楚之知道引导成功大半了。
但他还嫌火力不够,又抛出一个重型炸弹,
“这还只是HY电子!别忘了,还有个更大的‘惊喜’——HY商船呢!”
他脸上带着一种“你想想这有多坑”的表情看向王冰冰,
“我亲爱的冰冰同学,请问——
你懂怎么管理一支由数十艘巨型远洋货轮组成的庞大国际船队吗?
你知道怎么调度航线最经济?
怎么规避港口拥堵和国际海事条例风险?
怎么和国际船东协会打交道?
怎么压榨这些大铁疙瘩的最后一丝利润空间吗?”
他一连串的质问,直接把王冰冰给问懵了!
她下意识地摇摇头,俏脸上写满了‘雨我无瓜’的表情,
“我……我只管谈判,哪想到这些……而且这是小月牙儿的地盘啊,管我什么事?”
锅是甩了,不过沉下心来一想,王冰冰冷汗都出来了。
对啊!还有HY商船!
这块庞大的、李明博强行塞进来的“搭头”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是未来萧玥珈的产业不假,但也是吴家的产业。
吴楚之见忽悠成功,拍了拍脑门,一脸“我就知道是这样”的苦笑,
“你看!别说你了,我都抓瞎!它就像个烫手的超级大番薯,还是纯金的!抱着硌得慌,丢了又心疼!”
他继续倒苦水,
“这玩意儿根本不在我最初的计划蓝图上!完全是李明博那老狐狸临门一脚硬塞进来的!
我对未来怎么用它做大做强有清晰的规划没错!”
他手指用力点了点舷窗:“但是!此时此刻!这个当下!我和它,就是大眼瞪小眼——完全没套路!”
他掏出自己的黑莓手机,操作了几下,然后递到王冰冰面前,
“看!我现在就是纯纯的‘甩手掌柜’。
让这堆大铁疙瘩跑起来、赚点辛苦钱填窟窿的办法,就是让小月牙儿她爹找中外运的专家们先帮着代管!
纯粹是靠着华国‘国家队’的托底!”
屏幕上显示的邮件内容正是关于HY商船队近期航线和货运安排。
王冰冰接过手机,看着屏幕上的文字——长长的船名代号、复杂的航线代码、堆积的货运清单……
只觉得一阵眼晕。
“现在……去樱花拉货?”
她看到邮件里反复出现的目的地“脚盆”,困惑地抬头:“我们的船……跑去樱花国干什么?”
“呵……”
吴楚之闻言,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之前那副苦大仇深的表情稍微舒缓了一点。
“船!宝贝儿,船这玩意儿,可不是你买的古董花瓶,供在家里摆着就行的!”
他身体坐直了些,用一种很接地气的比喻解释着,
“它像什么?它就像咱们胡同口趴活儿的出租车!
轮子得转起来!
跑得越多,磨损是免不了,但租金、折旧、人员工资的本钱才回得来,才有票子往兜里赚!”
他的手指在舷窗上轻轻敲着,仿佛在画航线,
“现在,最现成的、能立刻塞满那些大肚子货轮的活儿在哪儿?”
他顿了顿,循循善诱,“就在我们的母港——华国!”
王冰冰点点头,这个她懂,就近原则。
“拉的什么?工业硅!”
吴楚之说出这个名字。
“这玩意儿……你理解为造玻璃、建房子打地基用的一种基础石英砂子就成!”
他尽量用人话来解释。
“拉到哪?樱花国!”
他用指尖在窗上画了个箭头。“在那里,人家的工厂会把我们这些‘基础砂子’熔炉炼化提纯,变成更高级的东西——多晶硅!
这玩意儿,你就想象成更纯净、价值更高的玻璃疙瘩!”
他继续画箭头。
“这多晶硅最后会运到哪?夷州岛!”
他指向舷窗下方,仿佛那岛屿就在云海之下。
“到了夷州岛,玻璃疙瘩会进一步加工,变成更精密的半导体‘地基板’——硅晶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