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燃2001 > 第526章 虎啸青瓦台·华尔街复仇集结号

第526章 虎啸青瓦台·华尔街复仇集结号(2/2)

目录

然而此刻,在韩毅那被震撼激醒的心海中,这幅画卷旁仿佛正徐徐展开一幅巨大得难以想像的、由冰冷数据和无形风暴交织而成的惊世棋局。

那棋局的中心漩涡,正拉扯着新罗的命运。

肾上腺素的微妙飙升彻底洗刷了长途跋涉的疲惫,一种被宏大未知的危险所吸引的、难以言喻的亢奋,在寂静的车厢内无声弥漫开来。

车窗外呼啸的风声,此刻在他耳中,仿佛化作了遥远半岛上空,那场金融风暴悄然酝酿时所发出的、沉闷而不祥的雷音前奏。

……

时间:纽妖克时间,2002年3月21日上午10:00(燕京同日晚22:00)

地点:华尔街,高晟集团大厦顶层,代号“鹰巢”的战略会议室

窗外,晨光熹微,勾勒着曼哈顿岛水泥森林冷硬而骄傲的天际线。

哈德逊河上蒸腾起淡淡的水汽,映衬着初升太阳的金红,将这座金融帝国的王座披上了一层看似温暖的光晕。

然而,会议室内的气氛却与窗外截然相反。

十二面巨大的高清屏幕环成半圆形,闪烁着复杂的K线图、数据流、新闻滚动条,冰冷的LED蓝光映照在下方一张张同样冰冷的脸上。

长条形会议桌的主位,端坐着高晟集团全球投资银行部总裁,克里斯·门罗。

一身剪裁完美的深灰色Brioi定制西装,他的头发一丝不苟地向后梳着,露出宽阔但此刻凝着寒霜的额头。

克里斯习惯性地用指节轻轻叩击着光滑的黑胡桃木桌面,发出低沉而压抑的“嗒、嗒”声。

这声音在过分安静的会议室内显得格外突兀。

环坐两侧的,是这个金融世界中的另一批华尔街执鞭者。

或者说,一群刚从南美的泥潭里艰难爬出、舔舐完伤口、正急于寻找下一个发泄对象的秃鹫们。

都是老熟人。

美林证券投行部总裁,米恩·莱文,一个秃顶、肥胖但眼神锐利如鹰隼的男人,此刻正歪着头,毫不掩饰地将目光从克里斯脸上移开,投向屏幕上那意义不甚明了的韩元汇率波动曲线,从鼻腔里哼出一个音节清晰的:“So?”

那拖长的尾音里,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嘲弄和不耐烦。

贝尔斯登董事总经理德里克·罗伯茨——以其在垃圾债券领域的“狠辣”闻名——干脆嗤笑一声,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克里斯,看在上帝的份上,如果今天你召集我们来就是为了听一堂经济形势分析课?那么很抱歉。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自己团队的PPT都比你这堆玩意儿好看得多。”

他身体前倾,用指尖敲了敲自己面前的平板电脑屏幕,

“华尔街的金科玉律,CocsioFirst(结论先行)!你在高盛这么多年,莫非这点最基本的礼仪都忘光了?”

德里克的话像是一把盐,狠狠洒在了这群人尚未愈合的伤口上。

瞬间,会议室里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克里斯脸上,那些目光里有冷漠,有质疑,更多的是毫不掩饰的、几乎要凝聚成实质的怨毒。

克里斯叩击桌面的手指停住了。

他的下颌线骤然绷紧,后槽牙咬合的力量几乎能发出嘎吱的声响,强行压下的怒火让他的腮帮微微鼓动。

但他深吸一口气,冰蓝色眼眸深处寒芒更盛。他当然清楚这些怨毒的来源。

不到一个月前,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同样是这群人(或许少了个倒霉鬼),组成了纵横南美洲的“秃鹫基金联盟”。目标:趁火打劫,在阿根廷比索崩溃的浪潮里分食最肥美的血肉。

计划周密,力量空前。

然后……他们遭遇了一场彻头彻尾的、精心设计的、残忍无情的……屠杀。

那个该死的华国人!

那个叫做吴楚之的东方小泥鳅……

好吧,现在也算是只猛虎了,不过让人难堪的是,吴楚之那快速丰盈起来的躯体,完全是他们的血肉所铺垫的。

这个年轻的“东方新贵”,凭借令人难以置信的精准判断和……

甚至让他们怀疑其是直接动用了国家级战略力量,设下了一个致命的陷阱。

先是精准预判了他们的攻击方向,然后利用他们庞大的头寸形成的路径依赖,在所有人都认为比索已经跌无可跌时,集中力量在关键节点引爆了一场致命的反向波动,同时配合现实世界那洪流一般的日用品,瞬间绞杀了他们庞大的空头仓位。

直接损失:超过360亿美元!

间接损失?

根本没法计算!

投资人信任崩溃带来的赎回浪潮?

品牌声誉受损导致的业务萎缩?

华尔街同行幸灾乐祸的审视?

这些都让他们的伤口更深、更痛!

每一个从阿根廷活着回来的人,职业生涯都挂上了一道巨大的、难以磨灭的污点。

而这一切的决策核心,被推出来承担最大责任的关键人物,正是此刻坐在主位上的克里斯·门罗!

是他,这位以冷静和精准著称的“华尔街冰人”,最终拍板定下了那致命的仓位,亲自押上了联盟最大的注码!

联盟内部,质疑和愤怒的声浪早已沸腾。

若非各自背后的终极BOSS(那些隐于水面之下的真正巨鳄)达成某种秘密协议,重新锚定利益并强力弹压,他们这些人恐怕早已分崩离析,甚至有人要步奥列格的后尘……

想到那个上个月月底在顶楼办公室吞枪自尽的雷曼兄弟前任投行总裁奥列格,众人眼神深处掠过一丝阴霾。

奥列格的死固然有被吴楚之逼入绝境的因素,但最后关头为了自保抢先平仓,间接导致雷曼兄弟被市场力量死死按在最后出逃位置的几位“盟友”,包括在座的德里克、米恩、厄尔利,手上也同样沾着奥列格的血腥气。

坐在角落,取代了奥列格位置的雷曼兄弟新任投行总裁巴伦·科赫(BaroKoch),将这一切收在眼底。

他年轻许多,金发碧眼,面容带着德意志后裔的硬朗线条,却很好地保持了局外人般的平静。

他端起精致的骨瓷茶杯,轻轻吹散热气,不动声色地观察着。

嘴角甚至挂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冷嘲。

这些所谓的盟友,本质上不过是暂时凑到一起的绑匪罢了。

“先生们!”

克里斯的声音打破了这令人难堪的寂静,低沉而冰冷,像淬过火的钢铁,

“结论就是,眼下,有一个机会。”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座众人,“一个让我们向那个把大家和我一同拖入深渊的吴楚之——复仇的机会!”

“复仇?”

“机会?”

米恩·莱文肥胖的身体猛地坐直了些,被嘲弄充斥的眼睛瞬间燃起一丝异样的火焰。

德里克·罗伯茨也收起了玩世不恭的表情,目光死死盯住克里斯。

就连角落里的巴伦·科赫,端杯的手也微微一顿。

对这个制造了“阿根廷惨案”的东方人,他同样充满好奇和隐藏在深处的敌意。

这将是证明他这个“新人”能力的战场。

办公室里弥漫的紧张气氛瞬间被另一种更强烈、更扭曲的情绪所取代——仇恨与贪婪。

对吴楚之的仇恨,对洗刷污点、重新证明自己价值的贪婪。

对他们而言,阿根廷的惨败,差点让他们集体从权力和财富的巅峰跌落。

吴楚之几乎是亲手砸碎了他们的金饭碗!

“克里斯,”米恩阴沉着脸,声音嘶哑,

“从头说!我要知道每一个细节。”

他迫切的姿态像个输光了筹码、急需翻盘的赌徒。

克里斯看着米恩眼中闪烁的火焰,嘴角浮起一丝极淡的、近乎残忍的笑意。

他需要这些人再次绑在一起。

他再次伸出右手,掌心向上,目光锐利地扫过所有人,

“那么现在,大家能心平气和地说话了吗?

或者说,你们还愿意……相信我一次吗?”

他加重了“相信”这个词。

短暂的、窒息般的沉默。

米恩·莱文脸上肌肉抽搐了一下。

他盯着克里斯那只看似诚意的手看了几秒,仿佛那是什么致命的诱饵。

最终,他像是下了某种巨大的决心,伸手从西装内袋里掏出了一枚金币。

金币不大,却异常精致,在会议室冷色调的灯光下闪烁着古老而厚重的光泽。

金币正面是一个天平和长剑交织的浮雕,那是华尔街永不磨灭的象征:公平与力量(哪怕有时只是形式上的)。

米恩站起身,走到主位前,一言不发地将这枚金币“啪”地一声,轻脆但无比清晰地拍在了克里斯面前的桌面上。

“克里斯,我赌上这枚金币。”

所有人包括巴伦的目光都为之一凝。

他们都认得这枚金币——“职业荣誉勋章”。

美林证券对做出最高级别贡献的金融家们授予的象征。

这不仅仅是荣誉,更是身份和信誉的徽章。

米恩此举,近乎赌上了自己过去在华尔街积累的一切声誉!

克里斯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光亮。

他同样从贴身口袋里掏出同样款式的、属于自己的那枚“职业荣誉勋章”。

他将其郑重地与米恩那枚并排放在一起。

两枚金币,仿佛两颗小小的、冰冷的心脏,在冰冷的胡桃木桌面上紧紧相依。

克里斯再次伸出手。

米恩盯着克里斯冰蓝的眼睛,沉默了漫长(或许只有两三秒)的两秒,然后猛地伸出手,用力握住了克里斯的手!

力道之大,指节泛白。

两只曾经在阿根廷同舟共济(虽然结局惨烈)的手,此刻再次紧密交握。

接下来是无声的、短暂却充满仪式感的拥抱。

两个老男人的身体撞击了一下,算是达成了某种心照不宣的契约。

德里克·罗伯茨和印地麦克银行的厄尔利·瓦斯克斯也毫不犹豫地各自掏出徽章,拍在了克里斯那边的桌面上。

轮到巴伦·科赫了。

众人都将目光投向他这个新人。

这位年轻的总裁耸了耸宽厚的肩膀,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略带歉意的笑容,

“抱歉,诸位,我资历尚浅,还未获得华尔街授予类似徽章的资格。”

他站起身来,从容优雅。

“不过……”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会议室里,

“我的导师教导我,‘风暴来临时,最先倒下的往往是犹豫者’。”

他从西装内袋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物件——并非冰冷的金属徽章,而是一只老旧的、带着岁月磨损痕迹的银色怀表。

表盖已经有些变形,但擦拭得铮亮。

他将怀表托在掌心,目光中带着深深的敬仰与缅怀。

会议室内陷入短暂的、如同真空般的静默。

巴伦·科赫这个突如其来的回应和他托在掌心的那枚旧怀表,瞬间成为了焦点。

那枚怀表并不华丽,银色外壳布满了细密的岁月划痕,表盖甚至略微变形,却在昏沉的光线下散发着温润而坚定的光泽,与桌上那些冰冷的金银徽章形成了奇异的反差。

“这块怀表,”

他的目光追忆般凝视着表盖,指尖轻轻抚过那被岁月抚摸得光滑的边缘,语调低沉而充满感情,

“是我的灯塔与罗盘——大卫·斯文森教授,在我求学生涯的终点,亲手授予我的结业勋章。”

他抬起眼,目光扫过在座每一位巨头,“十五年来,它从未离开过我的胸膛,不仅是指点时间的器物,更是衡量良知与智慧的道标。

它的分量,承载着贯穿我整个职业生涯的训诫、警醒与无上荣光。”

随着“大卫·斯文森”这个名字被清晰吐出,空气仿佛骤然冻结了一下!

米恩·莱文搭在桌面的肥厚手指不易察觉地顿住了,眼神中掠过一丝惊愕。

德里克·罗伯茨那玩世不恭的嘴角瞬间绷紧,像被无形的丝线扯住。

就连呼吸粗重的厄尔利·瓦斯克斯,也停止了无意识拍打膝盖的动作。

这个名字本身,就像一道威力巨大的精神冲击波,穿透了华尔街惯常的傲慢隔膜!

巴伦·科赫的导师,大卫·斯文森(DavidF.Swese),耶鲁大学的“点金圣手”!

机构投资界的“宙斯”!

斯文森的“耶鲁模式”早已是业内传奇.

他将沉闷保守的捐赠基金拖入私人股权与对冲基金的狂飙激流,像在沙滩烂泥里种出参天红杉;

他以近乎预言家般的洞察力(有时近乎偏执),在全球隐秘角落发掘那些尚未绽放的“策略独角兽”(雷·达里奥早期的桥水、彼得·蒂尔的FoudersFud,都曾在耶鲁金矿旁留下最初的矿坑);

他坚持“长线价值主义”的哲学,如同沙漠中的苦修士,无视市场的喧嚣杂音。

其经典巨著《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早已被奉为全球所有CIO(首席投资官)的圣经——不读此书,在精英投资圈犹如不识字的神父。

而他亲手栽培的门徒,构成了金融界最顶级的“无形贵族圈”——哈佛、普林斯顿、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洛克菲勒家族基金、卡耐基基金会……

这些名号如同闪耀星辰般拱卫在斯文森的智慧周围。

掌控这些庞然大物核心命脉的舵手们,在每年的秘密闭门沙龙里相遇时,彼此只需交换一个眼神,无需言语,便能读懂对方流淌着同样纯正的“耶鲁血液”。

巴顿·毕格斯那句石破天惊的断言——“世上仅有两位真正伟大的投资者:斯文森与巴菲特”——早已镌刻在每一座华尔街圣殿的基石上!

巴伦·科赫作为斯文森的正式弟子,他持有的不仅是一块怀表,更是一张在华尔街最幽暗丛林里的无字通行证。

在联盟崩塌的此刻,这张通行证所代表的信誉背书和价值判断力,远比雷曼的残破金库更让人心跳加速。

会议室内短暂的静默后,克里斯·门罗第一个爆发出一阵宏亮的笑声,打破了凝滞的空气,笑声里带着一种发现稀世珍宝的兴奋,

“哈哈!当然!巴伦!斯文森的怀表,其重量足以抵过千枚金币!”

他率先起身,冰蓝色的眼睛里闪烁着重新燃起的火焰,

“我们无比欢迎你,也欢迎来自‘教父’的智慧之光照进这个迷雾笼罩的联盟!”

空气里的紧张感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专注、危险的气息。

狼群重新集结,利爪摩擦着地面。

米恩等人看着被克里斯郑重地放进那堆象征物中的怀表,眼神复杂。

这块古董怀表躺在金灿灿的职业勋章旁边,以一种近乎无声的威严,宣告着一种更高维度的入场券.

它是思想铸就的权杖,远比单纯的金钱赌注或一枚荣誉勋章更具穿透力和号召力。

不过……

小子……

这里可是华尔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