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逆流韶华 > 第364章 话音落地才知暖

第364章 话音落地才知暖(1/2)

目录

沈星河的手指轻轻抚过窗台上的荠菜苗,叶片上的雨珠顺着指缝滑落,凉丝丝的,像极了1998年那个暴雨夜,林夏塞给他的那把伞柄上的水。

那时他跑得太急,伞骨硌得掌心生疼,可现在想来,倒像是命运递来的第一根引绳,把他从改变者的孤勇里,慢慢牵进了融入者的烟火。

想吃糖糕吗?林夏的声音从身后飘来,带着熬了半宿的倦意,却还是软得像春阳里的棉絮。

她端着青瓷碟,上面卧着两块金黄的糖糕,焦脆的皮儿裂开细缝,渗出的糖稀在碟子里洇出小太阳。张婶今早送来的,说你从前总爱蹲在她灶前,看油花儿咕嘟咕嘟冒。

沈星河望着糖糕上的焦痕,忽然笑出了声。

那时候他总嫌张婶的糖糕太甜,非说资本主义的甜腻,可每次张婶掀开木盖,他又准会凑过去,鼻尖沾着灶灰还死不承认。那时候啊......他伸手去接碟子,指尖却虚虚碰了碰糖糕的边缘,像在触碰一段会碎的旧时光,总想着要做大事,觉得甜是浪费,现在倒懂了——他抬头看向林夏,眼尾的皱纹里盛着光,甜才是日子的根。

沈建国拎着菜篮从院外进来,竹篮里的青菜还滴着水,沾了他裤脚一片绿。今儿的空心菜嫩得能掐出水。他把菜篮往桌角一放,凑过来盯着糖糕,张婶又多放糖了?

你妈当年就说她......话没说完,却突然顿住,喉结动了动。

二十年前老伴儿化疗时,张婶每天送的糖粥还在记忆里发烫,那时候他蹲在病房外抽了半盒烟,烟灰落进糖粥碗里,被沈星河悄悄捻走了。

沈星河轻声唤他。

沈建国慌忙抬头,却见儿子正望着窗外,巷口的老槐树抽出了新叶,几个孩子追着一只花蝴蝶跑,笑声撞在院墙上,碎成一片。你看,沈星河的声音轻得像片云,他们现在会自己找糖吃了。

沈建国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妞妞正踮着脚把糖糕分给小伙伴,李爷爷的轮椅停在槐树下,腿上盖着张婶织的绒毯,老周蹲在旁边修他的破喇叭——不是当年那台总炸音的铁疙瘩,而是台簇新的红色扩音器,可老周偏要在壳子上贴满旧报纸,说有烟火气。

当年我总怕这巷子散了,沈建国摸出旱烟袋,却没点,只在掌心转着,现在倒怕它太瓷实——他忽然笑了,眼角的皱纹里浸着水,瓷实得让我这老头子,都成了看客。

林夏把糖糕掰成小块,喂到沈星河嘴边。

甜津津的糖稀漫开时,他想起1998年那个暴雨夜,自己举着预警纸条冲进居委会,浑身滴着水,却被张婶塞了块糖糕。先垫垫肚子,张婶拍着他后背,人是铁饭是钢,喊破嗓子也得吃饱了。那时候他只当是老辈人的啰嗦,现在才懂,所谓传承,原是从一块糖糕开始的——有人递来温暖,有人接着,再传给下一个。

窗外的阳光渐渐移到床沿。

沈星河感觉有团火在胸口慢慢熄灭,不是疼,是暖,像晒了一整天的棉被,软乎乎地裹住他。

林夏的手还攥着他,沈建国的旱烟袋在桌上轻轻晃动,巷子里的声音像条河,哗啦啦淌过他的耳畔。

林夏,他轻声说,记得把荠菜苗移到院角。她点头,想起春天时他总说,荠菜是最懂人间的草,根扎得浅,却年年都发。还有爸......他转向父亲,明儿让妞妞教你用新喇叭,别总扯着嗓子喊,费嗓子。沈建国用力点头,喉结动得像在咽什么滚烫的东西。

最后一缕阳光爬上窗台时,沈星河的目光落在那本随它去的册子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