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福晋,四爷要看戏 > 第78章 (1)

第78章 (1)(2/2)

目录

她说,那就要一个孩子吧。

我轻声呢喃,是啊,一个和他长得相似的孩子。

其实我应该听娘亲的话,不能动情!可是,这颗心,终究不受我自己的控制。

后来,他登上九五之尊,成为天下之主。后宫佳丽三千,我以为机会来了,却没想到他依然我行我素,只爱皇后一个,也只宠皇后一个。

我被封为肃妃,无子封妃,靠的是侧福晋这个名分,还有先帝和皇太后的面子。

自从皇太后与他的关系缓和了以后,皇太后再也没有逼着他去宠幸其他女人。所以,这个后宫,实为虚设。

他与皇后闹别扭那次,陈嬷嬷怂恿我去从中作梗,我摇头否决了。

陈嬷嬷对我是怒其不争,“这后宫的女人,谁不是双手沾满鲜血,踩着别人的尸体往上爬,你现在只是一个妃子,无论是年家还是你自己,为了生存,必须向前走。”

我问,“是要像咸福宫那位,纵火行凶吗?”

陈嬷嬷一脸无奈,“我的好主子,你怎么就不为自己争口气呢?”

我笑了笑,“我讨厌宫里那些女人,我不要变成她们那个样子,会迷失自己的本性。若是连我自己都不喜欢自己了,那么他就更讨厌我了,或许为了皇后娘娘,他会痛下杀手,将我打入冷宫,那个时候就再也看不到他了。”

无论前途有多么坎坷,千万别丢失了自己的心性。

娘亲说,人是为自己活的。

最后,我生了一场大病,遣退了所有的太医和宫人,每日坐在庭院里,心中所想的,全是书里面描绘的美好的故事,才子佳人,郎情妾意。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却还是忍不住幻想。殊不知,娘亲和我都错了,在钟鼎之家,哪会有什么一心一意的爱情,即便是他和皇后,中间还有一个后宫,一个朝堂,一个天下。

他依旧会去宠幸其他的女人,然后将敬事房的册子拿去,让皇后亲自盖章。我能够感受到,皇后每次在凤印落下之时,眸底的那一抹痛苦的神色。

我不止是个汉人,还是个旗人,汉军镶黄旗人。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了这场悲剧。娘亲按照传统的礼仪教导我,读四书五经,学诗词歌赋,将我培养成一个知书达礼,才情兼备的女子。她说,我是汉人小姐,比不得满族格格的大方豪情,却是男人最喜欢的。

直到结局了,才知道这是错误的。

我看到皇后眼中的心疼,他眼中的怜惜,不禁有些自嘲。闭上眼睛,听随命运的安排。

我嫁给他将近九年有余,也曾努力争取过,可是他都无动于衷,而现在,生命垂危之时,才露出淡淡的怜惜和不忍,我觉得自己像一个笑话。

他是一个好男人,但是不属于我。

真是羡慕皇后……

或许他和皇后商量了什么,自此以后,他来翊坤宫的次数多了,眼神中也多了一份愧疚。我在心里笑了笑,病也渐渐有所好转。

父亲是二品大员,从小便是锦衣玉食,享受过荣华富贵,也拥有过尊位权力,却独独没有爱。我不想要皇后的位置,因为太累;也不想得到过多的金银财宝,因为死了什么都带不走,我唯一想要的,就是他的心。

于是,只有伤害自己,引起他的疼惜和愧疚。

雍正四年五月,我终于被诊出已有两个月的喜脉,一时间高兴得快要疯掉了。我怀的不是皇家的子嗣,而是自己所爱之人的骨肉,是这深宫中陪伴自己的一丝想念。

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和皇后的感情一如从前,却比从前更加牢固。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能知道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他们承受着整个天下的重任,负责皇家香火的延续,还有朝堂和后宫带来的一大堆烦恼。

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和皇后之间的感情,是相濡以沫。身上的担子越是沉重,他们爱得越是深沉。

怀孕后,皇后待我很好。她说,“你肚子里可是万岁爷的亲生骨肉,本宫当然得好生照料。”

我怔怔地看着她,看到了她笑脸背后的隐忍与痛苦。

原来这就是爱情……

相扶相持,相爱相恋,相怜相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便是你。

雍正五年元月,我肚子里的孩子足月落地。这时候正值新春佳节,我收到了来自整个紫禁城的祝福,不管是真情也好,假意也罢,终究是把孩子平平安安地生下来了。

他为三阿哥赐名,弘时。

一个月后,我躺在床上,奶娘怀里抱着小婴儿,我听着孩子的哭闹声,笑得比任何一次都要满足。

其实我并不贪心,只是想要一个和你长得相似的孩子罢了。

我虚弱地睁开双眼,看着眼前这一对天下最尊贵的夫妻,哀求道,“臣妾命薄,只希望万岁爷看在三阿哥从小丧母的份儿上,好好待他,让他平平安安长大。”

皇后却哭了,拉着我的手不停地指责我,“傻妹妹,你怎么这么傻?哪个孩子不需要亲娘的,你就忍心抛下他一个人走了?”

我轻笑,“命该如此,去年的那场大病,已经伤了根本,原是我应得的。”

我盼了一辈子,盼来了一个孩子,而自己的大限已至。到头来,终究是一场空!

死后,他晋我为贵妃,把三阿哥养在皇后名下,玉牒上仍是记的我的名字。

临死的时候,我悄悄问他,若是没有皇后娘娘,你会不会爱上我?

他摇了摇头,很坚定地说,不会。

我笑了……然后闭上眼睛……

看穿了凡世间的一切!

81番外(三)

我是皇阿玛唯一的女儿,但西三所里面却不止我一个公主。嬷嬷说,大清国的公主都会远嫁蒙古,成为满蒙联姻的纽带。

今天是我大喜的日子。整个紫禁城,锣鼓喧天,我听到的都是喜庆的送别之声。

镜中女子,娇艳如花,身着凤凰红袍,肩披翠珠霞帔,头戴九龙衔珠凤冠,行若杨柳,静如姣花,一颦一笑,宛如谪仙。

嬷嬷替我摆弄宽大的裙摆,欣慰地笑,“公主,你今天好美。”

我不可置否地点了点头,“是啊,好美……”

去往太和殿的路上,我遇见了弘晖,当今的太子殿下。

“大姐……”他一直这样叫我。

我点了点头,抿唇轻笑,不知怎的突然吹来一阵狂风,沙子钻到眼睛里去了。我想问却又不敢问,可擡头看了看湛蓝色的天空,终究还是问出来了,“皇额娘,她会不会来?”此一去,便是永别,我还想再看她一眼。

弘晖摇了摇头,“额娘身子不舒服,今儿的宴席由太子妃主持。”

“哦。”我淡淡地应了一声,向弘晖行了礼便绕道而行,只觉得脸颊上有什么温热的液体流下来,落到嘴里,是苦的。

我不是皇额娘的亲生女儿,如今却以固伦公主的身份下嫁蒙古,代价便是这一生的幸福和安乐。

皇额娘打发初雨姑姑来接我。我看到初雨姑姑眼中蔑视的神情,以前,她总是说我是白眼狼,现在,她连看都懒得看我一眼。

因为,曾经,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走进永寿宫,我看到一个端庄秀美的女人侧靠在软榻上,双手交叉叠放在微微凸起的小腹,明媚的脸庞挂着一丝温和慈爱的微笑。那是我的皇额娘,现在已身怀六甲。

她没有看我,只是目光有些涣散,她问我,“为什么?”

我放声大哭,跪着爬到她面前,不停地摇头,一个劲儿地自责,“对不起……额娘,额娘……对不起,都是纯儿的错……”我乞求她的原谅。

————————————————————

那时候我才八岁,额娘待我很好,吃什么穿什么都和弘晖一样。阿玛也会经常逗我们开心,是真正的一家人。我身边有一个老嬷嬷,一直说额娘的坏话,但是我不听,我很喜欢额娘。亲生母亲在我心里仅仅只是个名词而已。

我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后来弘昶的出生,我的生命里多了另外一个女人,她很漂亮,像仙女。她待我比额娘对我还好。

弘晖经常指责我,说我忘恩负义,还说我亲近年姨娘就是在害额娘。我反驳他,我怎么会害额娘?尽管额娘现在有了弘昶弟弟,不如以往那样疼爱我,但是我还是喜欢她。

额娘在我心中的地位是任何人都不能取代的。

以后的日子里,额娘看我的眼神变了,她好像有些失望,所以再也没有唱歌哄我入睡。凡霜姑姑每次看到我都是一脸鄙视,再也没有夸过我漂亮可爱。而我从初雨姑姑的眼神中读到了浓烈的杀意,她一直都是一个狠毒的女人,我曾亲眼看到她用一根檀木穿透一个奴才的股间,最后痛苦地死掉。

弘晖的指责声有些聒噪,我很不耐烦,从嬷嬷那里找了一包耗子药,放在弘晖的食物里。之后,他就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当我看到额娘那双如冰霜般寒冷的眸子时,我才知道,事情已经不可挽回了。

我没有故意害弘晖,我只是想让他别再骂我忘恩负义,我只是想让额娘多一点点时间来关心我。年姨娘说,“你要体谅额娘,她产下昶哥儿不久,身子弱,不宜操劳。况且还有晖哥儿,他还那么小,你做姐姐的应该替额娘分忧才是。”

从那以后,我再没有额娘了……

阿玛把我打发到西郊的庄子,那里的空气很好,人们很纯朴。没有人向外透露我为什么会被贬到这庄子上,所以仆人们待我很是尊敬。

也仅仅是尊敬而已,因为在他们眼里,我是四贝勒府的大格格。

不经意间,我在那里碰到了一个女人,她嘴里说着一些疯话,每日受尽下人的耻笑和折磨,但她还是一直在笑。我从她眼中看到了委屈的泪水。那时,我觉得她有些可怜,比我更可怜……

她看到我,笑得更欢了,像是在报复。她有点疯狂,“她不是把你当亲生女儿对待么?啊?你怎么也会被她弄到这庄子里来?”

我认识她,是阿玛的庶福晋李氏,害得弘昶弟弟早产的那个女人。

李氏对我说,府里所有犯错的女人都会被遣到庄子里来,自生自灭。她说额娘还没有嫁给阿玛的时候,贝勒府里有很多女人,阿玛不爱她们,却能公平对待,自从额娘进了府,阿玛的心就只在额娘一个人身上。

而那些女人,全都被我那个狠心的额娘弄到庄子上。要么像我亲生额娘那样难产死掉,要么就像武氏李氏那样,被弄到这穷乡僻俚,永无翻身之日。

她说我额娘是一个心肠歹毒的女人,竟是连自己养大的孩子都不放过。

我狠狠地瞪着她,骂她是个疯子。

没过多久,管家又将我接回去,我欣喜若狂,我以为额娘原谅我了,她还会像从前那样疼我爱我。只是没想到,我被送到了永和宫。

那天晚上,额娘面无表情地质问我,我不敢作答,只得撕心裂肺地哭泣。

我想要弥补,可是她不给我机会。

额娘说,在她的心里,弘晖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重要,就是连阿玛也不及弘晖的三分之一。

当初,我刚满八岁,为什么会有杀人这种想法?

我一直认为,那时我被恶魔附体了,肯定不是我真实的想法。待我这样认为时,额娘已经不认我这个女儿了。

在永和宫里的日子就如地狱,我曾听到一个宫女说过,皇宫里永远都没有秘密。所以在这里远不如庄子里来得轻松自在,她们时时刻刻都提醒着我,是怎样从一个备受嫡福晋宠爱的格格沦落成一个遭人厌恶唾弃的庶女。

我得到的,只有冷眼和嘲讽。

德妃说,这是我应得的。

直到阿玛登上皇位,成为天下至尊,而我也跟着船涨水高,成为雍正帝的第一个公主。我从永和宫搬到西三所,这里还住着先帝爷的许多未成年的女儿。我进去的那一天,看到了她们眼中鄙夷的神色。

无论是皇家,还是平常的富贵人家,只有庶女巴结嫡母的,没有嫡母来讨好庶女的。况且我这个受到嫡母疼爱的庶女,应该好好报恩才是,居然狠下心对最尊贵的嫡长子下手!

我想,我一定是被额娘宠得找不到东南西北了,所以才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在西三所里住了八年,只有每次国席家宴的时候,才能远远地看到皇额娘,她一如既往地温柔和蔼,把两个弟弟往心坎儿里疼。当她的视线转向我时,我只能惊慌地低下头。

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没有原谅我。

我终于知道,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