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孤儿寡母(2/2)
突然,右前方的土坡后传来一阵隐约的车轴声,斥候策马回报:
“将军,又是一队辎重队!”
郑成功眼中精光一闪,二话不说抽出腰间马刀:“冲上去!”
骑兵如离弦之箭般扑了过去,马刀劈砍的脆响与建奴的惨叫声瞬间响彻旷野。
这队辎重队的反应比先前那队还要迟钝,没等摆开阵型就被冲得七零八落,转眼便有数十人倒在血泊中,剩下的人抱着头瘫在地上,瑟瑟发抖。
亲卫很快从俘虏口中审出实情:
这队人是从西边的章义站、长勇堡赶来的,车上拉的正是从边地旧堡里翻出的老炮,也是奉命送回盛京的。
“哈哈哈!” 郑成功仰头大笑,翻身下马走到巩阿岱面前,一把扯掉他嘴里的布团,“你倒是没骗我!盛京果然在四处搜罗火炮!”
巩阿岱剧烈地咳嗽几声,声音嘶哑却带着一丝谄媚:“将军明鉴,奴才不敢有半句虚言……”
郑成功懒得再听,挥手示意将这队俘虏也串起来,连同新缴获的几门火炮一起编入队伍。
此刻他身后的炮车已增至二十余辆,像一条黑色的长蛇在官道上蜿蜒,每走一步都像是在朝着盛京的城门敲下重锤。
因为火炮沉重,车轮碾过凹凸不平的官道时发出沉闷的 “咯吱” 声,大军行速慢了很多。
马的鬃毛被汗水浸透,耷拉在脖颈上,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体力大多用在了拉运火炮上。
一天下来,将士们脸上满是疲惫,甲胄上的尘土混合着汗水,结成了硬块,全军人困马乏。
傍晚时分。
夕阳的余晖给大地镀上了一层金色,大军终于抵达了沈阳南侧的浑河。
河水波光粼粼,缓缓流淌,过了这条河再往北 35 里,便是沈阳,以目前的行进速度,仅仅是一天的行程。
郑成功见状大喜,策马上前,望着眼前的河流,准备下令过河。
但他仔细观察后发现,河水虽然不深,水流也不急,可河底全是松软的淤泥,根本无法让沉重的火炮通行。
就在这时,巩阿岱上前说道:“将军,此地往东 8 里,有一座石桥,桥面宽阔坚固,可让火炮顺利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