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崇祯:30年不上朝 > 第464章 送来女子

第464章 送来女子(2/2)

目录

“哦!”

崇祯哦了一声,他知道:

张居正是湖广荆州卫的军籍,生于江陵县,故称之“张江陵” 。

生前辅佐明神宗朱翊钧进行“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堪称有明一代最具魄力的政治家。

其功绩首推一条鞭法。将历代相沿的田赋、徭役及各种杂征合为一条,按亩折算缴纳银两,彻底改变了自两税法以来赋役混杂的局面。

此举不仅简化了税制,更打破了豪强地主隐田逃税的弊端,让朝廷财政收入十年间翻了近一倍,国库从亏空百万两变为盈余四百万两,为万历三大征提供了坚实的财力支撑。

其次是考成法。以 “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 为原则,将各级官员的政务完成情况登记造册,定期核查,政绩优劣直接与升迁贬黜挂钩。

这一制度如同给庞大的明王朝官僚体系装上了发条,彻底扭转了嘉靖以来官员拖沓推诿的积弊,让朝廷政令 “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行政效率之高,为有明一代罕见。

在军事上,他重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整饬边军,加固长城九边防线。尤其是支持戚继光在蓟州编练新军,首创 “车营” 战术,以火器与骑兵协同作战,使得蒙古鞑靼部二十余年不敢南侵,边境 “烽火渐稀,田亩日辟”,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此外,他还下令清丈全国土地,历时三年丈量出隐田近三百万顷,相当于朝廷实际控制田亩的三分之一,不仅增加了税基,更打击了土地兼并,让无数失去土地的农民重新获得生计。

这位铁血宰辅以 “苟利社稷,生死以之” 的魄力,顶着文官集团的谩骂与豪强的反扑,硬生生将行将倾颓的大明王朝从崩溃边缘拉回正轨。

虽死后遭万历皇帝清算,家产被抄,家人流放,但他所留下的改革遗产,却让大明王朝多延续了半个世纪的国祚。

史称 “明只一帝,太祖高皇帝是也;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绝非虚言。

知道了张同敞的出身,崇祯好奇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探究:

“他能拒敌投降,也算是有骨气了,这怎么送来女子。”

王相尧弓着身子,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意,声音压得更低了些:

“这更说明他有孝心啊。也是张舍人的心细之处。他刚刚出牢就听闻陛下御驾亲征,一路风餐露宿。

想着江陵刚定,诸事繁杂,便寻了个知书达理的本地女子,原是想让她给陛下研墨铺纸,或是讲讲江陵风物,也算替天下苍生尽份心意。”

他顿了顿,又添了句:

“这份忠敬之心,可见张氏门风,终究是没断的。”

崇祯斜眼看了看他:

“你收了他多少银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