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红河嘉年华会之法兰西的荣光与四教的和光同耀(1/2)
阿猫领着“猫队”一行人,沿着一条特意铺设的碎石路,朝着人声鼎沸的兑奖处方向走去。胜利的曙光(奖品)就在前方,大家脚步轻快,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一路的沉重思考似乎暂时被抛在了脑后。然而,这条通往“实惠”的道路两旁,却矗立着两个风格迥异、气氛诡异的巨大展区,如同两幕荒诞剧的舞台,拦在了现实与奖赏之间。
道路左侧:法兰西的荣光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被蓝、白、红三色旗帜几乎淹没的区域。正中央,一面巨大的法国三色旗猎猎作响,loire deFrance。
旗帜左侧,悬挂着一幅气势磅礴的巨幅油画复制品——《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画中的拿破仑骑在矫健的白色战马上,身披斗篷,手指前方,背景是巍峨险峻的雪山和艰难行军的军队,尽显征服者的雄姿。油画下方,用遒劲的汉字书写着这位皇帝的“名言警句”: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
“在我的字典里没有‘难’字!”
以及,最刺眼、最醒目的那一句——“我将把法国人从教士和贵族的奴役中解救出来!让他们抵抗吧。我会把他们吊死在路灯上!”
旗帜右侧,则是另一幅同样着名的巨幅油画——《自由引导人民》。象征着自由的半裸女神,高举三色旗,带领着各阶层人民(工人、知识分子、学生)跨过街垒和尸体,奋勇前进。油画下方同样是巨大的汉字标语:自由!平等!博爱!
一群穿着统一校服、胸前别着三色徽章的蒙自教会学校学生(男女皆有,约莫十五六岁),正站在展台前,卖力地宣讲着。他们脸上洋溢着年轻人特有的、近乎狂热的激情,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尖利:
“同学们!同胞们!看看伟大的法兰西!看看拿破仑皇帝!他是真正的解放者!他推翻了腐朽的教会和贵族,把自由还给人民!看看《自由引导人民》!那是我们全人类追求光明的象征!法兰西,是自由、平等、博爱的摇篮!是文明的火炬!我们应该学习法兰西的精神,拥抱这普世的真理……”
他们的宣讲充满了对抽象概念的崇拜和对法国历史的理想化描述,带着一种未经世事磨砺的幼稚、狂热和盲信。
然而,刚从“欧罗巴之光”展览中走出来的“猫队”观众们,脸上却浮现出复杂的神情。他们刚刚看过了中世纪的教会如何用火刑架烧死布鲁诺、宗教裁判所如何秘密审判;看过了罗马人是如何犁地撒盐灭绝迦太基;看过了大航海时代黑奴船舱里的白骨;也看过了路易十四一生只洗七次澡的“优雅”……此刻,再听到“推翻教士奴役”时,他们想到的是拿破仑那句杀气腾腾的“吊死在路灯上”;听到“自由平等博爱”时,联想到的是《自由引导人民》画作背后那些真实的尸体和殖民地的血泪。
花白胡子老农摇摇头,低声对刘老根说:“吊死人?这解放者比教士还狠呐……”
婆娘撇撇嘴:“自由?平等?他们自己国内吊死人,跑咱们这儿来抢租界、卖洋货,这叫博爱?”
更多的人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怜悯和同情,看着那些热情洋溢的学生,仿佛在看一群被漂亮口号蒙蔽了双眼的羔羊。甚至有人流露出厌恶的神色,尤其是听到学生们对法国殖民行为只字不提或轻描淡写地带过时,嘟囔着“呸,强盗披画皮!”匆匆走过,不愿多听。
道路右侧:和光同耀
道路右侧的景象则更加奇异。展区中央是一个巨大的地球仪图案,dans l'Haronie。
整个展区从左到右,一字排开四个展台,背景墙上分别绘制着鲜明的宗教标志和创立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