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快穿:偏执美人揽腰宠 > 第583章 山河可待故人归(王羽喆自述番外)

第583章 山河可待故人归(王羽喆自述番外)(2/2)

目录

她学得认真,有时一个动作要反复练习上百遍。

我看着她倔强的背影,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长姐——那个看似温柔,实则比谁都坚韧的女子。

除了武功,我还教她识人断物,教她江湖经验。

我们常在月色下对弈,我告诉她:“棋局如世局,有时看似绝境,实则暗藏生机。”

她总是听得认真,然后举一反三:“就像我们现在,虽然势单力薄,但得道多助?”

我欣慰地点头。

这孩子,果然继承了长姐的智慧。

谢尘出现的那天,我就知道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他看南湘的眼神,藏着太多我看得懂的东西。

可我没想到,他竟能为了南湘,赌上整个谢氏的未来。

南北统一那日,南湘穿着龙袍,一步步走向御座。

我站在百官之中,看着她从容不迫地接受朝拜,恍惚间仿佛看到了长姐年轻时的模样。

她在万众瞩目中朝我微微一笑,那神情,竟与当年玉兰树下送我的长姐如出一辙。

她在登基大典上特意追封父亲为穆国公,重修了府邸。

竣工那日,她拉着我的手说:“舅舅,这里永远都是你的家。”

可我知道,那座府邸再辉煌,也装不下曾经的回忆了。

昨日,我特意进宫去看南湘。

远远地,就听见御花园里传来笑语。

我悄悄走近,只见南湘和谢尘正在亭中对弈。

阳光透过枝叶洒在他们身上,南湘执子沉思,谢尘含笑注视,时不时为她拂去肩头的落花。

陛下这步棋下得妙。谢尘的声音温润如玉。

南湘抬头看他,眼中满是狡黠:“还不是皇夫教导有方。”

看着他们琴瑟和鸣的模样,我不禁想起长姐当年与皇上相处的时光。

那时我还小,不明白为何长姐每次提起皇上,眼中都会有光。

如今看着南湘,我终于懂了。

我悄悄退下,没有打扰他们。

回府的路上,嘴角始终带着笑意。

长姐,你看到了吗?南湘很好,她很幸福。

当夜,我留下一封长信,让兵部的心腹次日递上辞呈。

临走前,我去了穆国公府。

府邸修缮得很好,那株玉兰也被精心照料,重新焕发生机。

我在树下站了许久,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在院子里练剑的少年,看到了长姐坐在廊下绣花的侧影,看到了父母在堂前说笑的模样。

“父亲,母亲,长姐,大哥,”我轻声道,

“承恩公府的血脉没有断,南湘很好,大夏的江山也重归一统。你们可以安心了。”

我在树下埋了一坛陈年花雕,那是父亲生前最爱喝的酒。

转身离去时,我没有回头——有些回忆,适合永远珍藏在心底。

出城那日,我只带了一柄剑,一些银票,骑着跟随我多年的老马“追风”。

城门口的守卫认得我,恭敬地行礼:“王大人这是要去哪儿?”

我笑了笑:“随处走走。”

其实连我自己也不知道要去哪里。

或许是江南,或许是塞外,或许真的该去一次蓬莱岛,告诉长姐,那里的确仙气缭绕,值得一游。

走了三天,在一条溪边歇脚时,我才发现身后跟着个小尾巴。

是阿茹。

四年前我率军追击北蛮残部时,在一个被焚毁的村落里救下的小姑娘。

当时她全家都遭了难,只剩她一个人躲在地窖里。

我找到她时,她已经三天没吃东西,却还死死攥着半块干粮。

这些年来,她一直住在王府,我教过她一些拳脚功夫,却没想到她会跟来。

“为什么要跟着我?”

我停下马,回头问她。

她从树后走出来,倔强地仰着小脸,手里还提着个小包袱:

“我想跟先生去看看这天下。”

我看着她那双明亮的眼睛,忽然想起了多年前的自己。

那时我也曾这样对父亲说:“我想去看看这天下。”

父亲摇头叹息,长姐却笑着说:“让他去吧,好男儿志在四方。”

如今想来,长姐那时就明白,有些路,终究要自己走。

我最终没有赶阿茹走。

她骑着一匹枣红色的小马,跟在我身后,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像只快乐的小鸟。

有时我会想,当年的我,在长姐眼里是不是也是这般模样?

我们一路南下,经过曾经战火纷飞的土地,如今已是稻田连绵,炊烟袅袅。

偶尔会在茶肆里歇脚,听说书人讲昭明女帝的故事,说她如何从北蛮手中收复河山,如何统一南北,如何与皇夫谢尘开创盛世。

阿茹总是听得入神,有次忍不住转头问我:

“先生,说书人讲的陛下小时候在羊圈里住过,是真的吗?”

我笑了笑,没有回答。

真真假假,又有什么关系呢?

重要的是,这天下太平了,百姓安居乐业了,长姐和南湘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路过一个小镇时,正赶上集市。

阿茹被一个卖糖人的摊子吸引,站在那里挪不动步。

那老师傅手艺极好,做的兔子糖人活灵活现。

我给她买了一个,她开心得眼睛都眯成了缝,小心翼翼地舔着,舍不得吃。

“先生,”她含糊不清地问,“我们接下来要去哪里?”

我望着远方的青山绿水,轻声道:“去我们想去的地方。”

也许有一天,我会在某个山明水秀的地方开间书院,教孩子们读书写字;也许我会带着阿茹继续游历,看遍这锦绣河山;也许……

山河依旧,故人长辞。

但我知道,长姐他们一定在某个地方,含笑看着这太平盛世。

而我,王羽喆,承恩公府最后的男丁,终于可以放下肩头的担子,做回那个伴着玉兰香出生的七郎了。

前方,青山隐隐,绿水迢迢。

我和阿茹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官道尽头,融入了这片我们曾经誓死守护的江山。

今朝就此别过,天涯再会无期。

但见玉兰依旧笑春风,便知故人从未远。

清樽酌清酒,一剑独一马,山河风依旧,玉兰伴春秋。

我,王家七郎,不过是一个俗世闲人罢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