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明末,我率先举起义旗 > 第413章 入河南

第413章 入河南(2/2)

目录

看到兵甲齐全的大军到来,有力气的还知道走到路边,没力气的不闪不避。

不是他们不怕死,而是望有人可以让他们毫无痛苦的结束性命。

山林中,时常有野兽出没,与饿极的流民争食死尸,甚至是将没力气的流民饥民拖走啃食。

所见所闻,当真是触目惊心。

秦义军抵达河南府淹池县,大量的饥民流民聚在城外荒野,不断有人在城门外叩拜祈求,希望官府能开仓放粮。

然城门紧闭,城墙上的官军士卒神情麻木,对城外祈求充耳不闻。

直到看见秦义军的旗帜,城墙上的官军才骚乱起来,急忙敲响锣鼓,给城中示警。

嬴庆下令前军包围县城,准备攻城事宜。

同时,嬴庆安排军中那些文人,去煽动城外的饥民流民,让他们参与攻城,所获粮草会拿出一些用来分发赈济。

他这样的做法,并不是要减少秦义军的伤亡,而是要激起百姓心中的斗争之心,让他们明白反抗的意义。

华夏的百姓,应该保持斗争精神,对内对外都该有血性,才能让民族与文明延续不息。

而不是眼前这样,宁愿在城外哀求等死,也不愿发起反抗搏得一线生机。

嬴庆清楚,要激发民族的血性与淬炼出不屈的精神,唯有用鲜血与生命来浇铸。

前军将县城围住后,嬴庆让人架设粥棚,凡参愿与攻城者,可携一家老小在粥棚领粥果腹。

这些人饿久了,肠胃已然不堪重负,唯有用流食才能消化,否则容易暴毙。

粥棚前人员拥挤,在秦义军士卒的喝骂之下,才井然有序的排起了长队。

饥民手里捧着粗糙缺口的陶碗,脑袋左探右望,看看自己前方还有多少人,或者粥棚是否还在派粥。

此时此刻,他们仿佛能够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参与攻城的饥民难民,共有一千多汉子,城外的饥民难民,基本每一户都有人报名。

另有派粥的粥棚,喝的粥也与其他人不一样,使用肉末熬煮的,也算是给这些人吃些好的。

毕竟,这些人参与攻城,很多都活不下来。

此刻的他们,连挥刀的力气都没有,有肉粥下肚,也难以恢复最佳状态。

不过,嬴庆也不是要他们去送死,而是帮助填护城河、推盾车、推火炮等,是间接参与战斗。

午饭过后,报名参与攻城的饥民难民,被集中起来安排作战任务,并告知无命令后退者,斩!

战鼓响起,攻城开始。

饥民难民,在督战队的监督下,开始推着盾车、炮车往前。

炮车在一里左右停下,盾车继续往前,后面跟着拉土石的板车。

盾车靠近城墙七八十步时,城上守军开始抛射箭矢。

没有甲胄的饥民难民,有上百人倒地哀嚎,其余人听着惨叫惊恐不已,推进的速度慢了下来。

在督战队的喝骂下,饥民难民才加快推进速度。

抵达护城河边上,填护城河的队伍,开始将一车车土石倒进护城河之中。

城墙上射来的箭矢,在不断收割着饥民难民的性命。

不过,秦义军的火炮在提供掩护,也有弓箭手和火铳手在盾车后方放箭放铳。

饥民难民的伤亡频率,急剧下降,且逐渐适应了战场环境,开始从容的拉土填护城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