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铁幕行动(1/2)
宁州市海关总署的新闻发布会,通过电视信号传遍了千家万户。新任关长赵文康身着笔挺的制服,胸前别着一枚精致的关徽,面对镜头显得沉稳而自信。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在寂静的会议室里回荡:
"经上级批准,现正式通报,原副关长李维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已主动向组织投案..."
电视机前,林悦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颤。她立即拨通了陈志明的电话:"立即核实李维民的真实情况!"
调查结果令人震惊:李维民确实已被控制,但并非"主动投案",而是在加拿大被秘密押解回国。这一说法明显是在掩盖真相。
更令人不安的是赵文康的履历。覃枫通过特殊渠道调取的档案显示,赵文康与周正阳不仅是中央党校同学,两人还曾共同参与过多个涉外合作项目。一张泛黄的合影中,两人并肩而立,背后是某海外港口的施工现场。
"这是周家在新关长人选上的反扑!"陈志明在紧急会议上断言。
果然,赵文康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烧向了专案组最关键的证据——特别通行证存根。
上任首日,赵文康以"档案室安全升级"为由,亲自监督了对特别通行证存根的销毁工作。监控录像显示,三台碎纸机连续工作了四个小时,处理了大量文件。
"立即抢救电子存档!"林悦下令。
但技术团队回报:核心数据库正在进行"系统维护",所有特别通行证的电子记录暂时无法访问。更蹊跷的是,这次系统维护的审批单,签署日期竟然是赵文康上任前一天。
"他们早有准备!"覃枫愤怒地拍桌。
关键时刻,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档案员冒着风险联系了林悦。在海关总署后街的一家小茶馆里,老人悄悄递过一个U盘:
"这是我偷偷备份的部分电子目录。赵关长销毁了纸质存根,但他不知道,系统里还有隐藏的日志文件。"
U盘里的数据让专案组看到了希望。虽然具体内容已被清除,但日志记录显示,在赵文康上任前一周,有人以"档案整理"为名,批量调阅了所有特别通行证的原始文件。
"这是有人在帮赵文康提前摸底!"陈志明分析道。
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调阅记录的操作员ID属于档案室副主任张明。而张明的妻子账户,近期有一笔来自海外的大额汇款。
"立即控制张明!"林悦果断下令。
但当侦查员赶到张明家时,发现他已经服毒自尽。现场留下一封遗书,承认自己受赵文康指使销毁证据,但拒绝透露更多信息。
案件陷入僵局。关键证据被毁,关键证人死亡,专案组的调查似乎走到了死胡同。
但林悦没有放弃。她想起老档案员提到的"隐藏日志",决定从技术层面寻找突破口。
在国安局技术专家的协助下,专案组成功恢复了部分被删除的数据碎片。通过比对航运公司的原始记录,他们发现了一批异常货物的运输轨迹:
这些货物都使用了特别通行证,但目的地与申报内容严重不符。更令人震惊的是,其中一批标注为"机械设备"的货物,最终流向了某敏感地区的研究机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