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高昌截道,朝堂争议(1/2)
聊了约莫一炷香时间,赵牧似乎满足了。
他对侍立一旁的老钱道:“老钱,去库房取一套新烧的雨过天青釉色茶具,要那批竹节柄的,再装一坛咱们自个儿窖藏的那批葡萄酒,给康掌柜带上。”
老钱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口中却立刻应道:“是,东家。”
赵牧这才对又惊又喜,不知所措的康翰达笑道:“一点小玩意,康掌柜拿去玩玩,或能换几个急用的钱。”
“生意嘛,是谈出来的。”
“在大唐,好东西总不愁卖处。”
“康掌柜是聪明人,在长安商圈也有些年头了,人脉总是有的。”
“与其守着旧船等沉,不如看看有没有新船可搭。”
“或许……转机就在眼前呢?”赵牧这话说得云山雾罩,似有所指,却又什么都没承诺。
康翰达抱着那盒一看就价值不菲的瓷器和酒坛离开天上人间时,脚步虚浮,心情复杂无比。
赵东家既没答应帮忙,也没拒绝,还送了他一份厚礼。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临走前那番话,又有什么深意?
他感觉自己仿佛参悟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没明白。
当晚。
赵牧沐浴更衣后,穿着宽松的寝衣,靠在窗下的软榻上翻看一本杂记。
阿依娜悄无声息地进来,递上一杯温热的安神茶。
“公子,那康翰达回去了,感恩戴德,但又惶惑不安的样子。”
“嗯。”赵牧接过茶,吹了吹气,“让夜枭的人分两组,一组继续盯着四方馆那帮突厥人,看看他们是真的来做生意,还是在等什么人,或者……在等什么事。”
“另一组,盯紧西市那几个快撑不住的胡商,特别是康翰达。”
“看看谁会在这种时候接近他们,是雪中送炭,还是趁火打劫。”
“特别是……有没有来自太原,河北那边的人。”
阿依娜记下,又补充道:“公子,太子殿下今日似乎对那支突厥商队颇为失望,但仍未放松监视。”
赵牧轻笑一声,放下茶盏,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简陋的西域地图,手指精准地点在高昌的位置:“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的热闹,恐怕不在长安,而在西边。”
“告诉咱们在西域的人,眼睛擦亮些,耳朵竖起来,高昌国最近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尤其是和西突厥使者往来,军队调动的消息,立刻报回来。”
窗外月凉如水,长安城的喧嚣仿佛被隔绝在天上人间之外。
但一场关乎丝绸之路风云变幻的棋局,已随着这支低调的突厥商队和几个焦头烂额的胡商,悄然落下了第一子。
而执棋者赵牧,却依然那副慵懒闲适的模样,仿佛只是下了步无关紧要的闲棋而已。
几日后。
从陇右道八百里加急军报送入长安时,正值午朝。
驿卒满身风尘,嘴唇干裂,几乎是滚鞍落马,将那份插着羽毛的紧急文书高高举过头顶,嘶哑着喊出:“急报!伊州紧急军情!”
朝堂之上,原本正在商议秋赋事宜的君臣顿时一静。
内侍匆匆将军报呈送御前。
李世民拆开火漆,只扫了几眼,脸色便瞬间沉了下来,一股无形的低气压迅速笼罩了整个太极殿。
“高昌国!”李世民的声音冰冷,带着压抑的怒意,“麹文泰好大的胆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