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我未尝不行!(1/2)
第394章 我未尝不行!
绵阳,酒店套房里。
吕尧正在搜索关于绵阳这座城市的相关信息。
蓉城作为西南中心战略城市,其在西南的地位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吕尧隐约记得,在川蜀这边还有一个城市的底蕴极其牛逼厉害,那就是绵阳了。
他牛逼在哪儿呢
牛逼在距离蓉城就一百多公里,还能把自己干成省内第二大的经济城市,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这要是随便一个大强省的人在这儿,估计都会一脸懵,省域副中心咋了这种名头在苏大强那边压根不算什么的好吧。
瞅瞅自家地盘上,什么淮海创业集团,什么省中强地区联合,什么阿苏正统,什么六国古都.你南哥的话在我北边可不一定好使啊,哪怕我的经济发展不如你,但不好使就不好使。
可这些在川蜀这片地方那就不好使了。
蓉城那可是出了名的吸血鬼城市,把兄弟们全都做成血包挂身上的狠角色。
gdp总量超两万亿!全国gdp总量排第七!把第二名的绵阳甩出去一万多亿。
而最神奇的是,绵阳就在蓉城的边上。
在如此敲骨吸髓的省会城市附近能保持住如此体量,足可见绵阳的牛逼。
那么绵阳为什么这么牛逼呢
因为这里是国内重要的军用产品生产研发中心,说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军转民企业——长虹,人家老本行可是搞机控火控雷达的,做家电只是为了搞点外快。
而绵阳最牛逼,同时也是让蓉城不敢太过分吸血的底气,那就是绵阳本地培养的高端人才了。
看到绵阳这边的各种信息后,吕尧确实觉得这是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啊,可惜这边很多研发的项目都是绝密,吕尧留学未来的时候压根都没听说过这边有太多的事迹,就算从未来留学回来,爬到现在的高度,都没能接触到太多这边的高端人才。
但吕尧既然都来了,那他肯定是要在这边多转转,看能不能搞出点东西出来的。
就在吕尧琢磨着怎么在西南这块发育一下,落一颗闲棋的时候,林永珍带着一盘冷吃兔来到吕尧这边,说道:“这是我前面下楼买的,要不要试试。”
这份冷吃兔色泽鲜亮,辣椒和辣椒种子均匀的粘在一块块兔肉丁上,对于爱吃辣的吕尧来说,光是看到就开始流口水了。
冷吃兔实际上是炒出来的,但冷了之后味道反而更浓郁香浓,所以本该是热菜的麻辣兔丁,就变成了后来的冷吃兔,是川蜀这边特别受欢迎的小吃,也是吕尧为数不多爱吃的川蜀美食。
在林永珍之后,程心语也带着一份麻辣猪耳朵,夫妻肺片,果蔬拼盘过来:“还有这些。”
吕尧把电脑合上放到一边:“那就来吧!”
川蜀这边是盛产高品质白酒的,泸州老窖,水井坊,剑南春,五粮液都是非常出名的白酒,口感喝起来确实跟吕尧老家那边的白酒不一样。
林永珍起身从套房冷藏柜里拿出一瓶像是电视剧才会出现的小酒坛子,坛子上面竟然还盖着泥封。
吕尧见状笑道:“这是坛藏茅台吗”
林永珍笑道:“不是,是水井坊的窖藏老酒,今天下午的时候,一位以前认识的朋友知道我到这边了,特地让人送过来的。”
吕尧笑道:“咱们永珍姐不仅神通广大,而且在哪儿都有朋友啊,连这种老年份的酒都能搞得到。”
窖藏的老酒可不是电视剧里那种,打一坛老酒用泥封盖住,然后埋进土里几十年后再取出来,那样埋藏的酒很快就会变质,一旦开启泥封,就会散发出格外恶心的土腥味。
真正的老酒需要在恒定的温度湿度里进行保存,还需要经常进行打理。
在这样精心营造的环境里摆放,酿造出来的酒水经过时间的陈化后,滋味就会变得更加的悠久绵柔,品尝起来也愈发的迷人。
所以“窖藏”的白酒才会有价无市,贵得离谱。
因为这种酒不仅需要高超的酿造技术酿出原液,后续更需要时间,人力和物力的支持,才能得到这么一坛好酒。
吕尧本身对白酒其实是不太感冒的,哪怕他留学未来的时候都快四十岁了,喝威士忌仍旧喜欢兑雪碧或者可乐来喝,但这种窖藏的老酒,吕尧是非常愿意尝试的。
因为这种窖藏的老酒哪怕是同一个储藏窖出来的,根据储存的时间,甚至窖藏位置的不同,风味上都略微有所不同。
吕尧搓着手开心道:“好啊,来试试。”
林永珍揭开泥封,打开酒坛子的塞子,随后一股清爽清淡,但却格外悠长持久的酒香顿时从酒坛子里飘散出来。
吕尧凑上去闻了闻:“呼——”
这货可太正了。
吕尧拿起酒杯尝了口后,第一次没有第一时间从白酒中感受到酒精的辛辣,反而是被一股清爽的口感打开味蕾,然后酒精的辛辣才冲进口腔,继而上涌到鼻腔。
这时候再配上一块冷吃兔
这滋味确实很不错!
吕尧来了兴致,举起酒杯邀请起来:“干杯!”
等到酒过三巡,吕尧已经坐到地上,背靠沙发,跟林永珍和程心语闲聊起来,林永珍同样坐在地上,一只胳膊撑在程心语的膝盖上,看向吕尧问道:“我觉得你这次其实有点太费周章了,签约一个网红艺人,就算这里面有胡小姐的干系,至于你亲自到这边,甚至还亲自给那谁”
林永珍有点记不起来刘同雄的名字了。
她摆摆手说道:“算了,不重要了,反正你亲自联系对方有点不合适的。这说不定反而会起到负面的作用。”
如果吕尧派人来做这件事,哪怕是交给林永珍来做,她只需要打几个电话,联系几个人,估计很快就能把这件事办妥;而吕尧亲自来做这件事,反而容易把李子柒的价值,在李子柒老板眼中“无限拔高”,从而增加谈妥的难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