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只始皇帝(2/2)
嬴政微微一笑:“朕能走到今日,你觉得会一点馊主意都没有听过吗?不过那些馊主意之中,也确实有一些可以用的,要取长补短,才能让朕越变越强啊。”
兰沅芷感慨了一下小皇帝的谨慎和博采众长,能从翔里淘金,然后也把自己那几个馊主意给说了一下。
“……哈,哈哈……确实挺不光彩的哈。”兰沅芷挠挠头,“不过我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方法了,或者你学一学邹忌讽齐王纳谏?”
嬴政:“……”
这个典故嬴政当然知道,《战国策》此时虽然尚未成书,但是其中大部分的典故也已经被人写成文章传阅了,作为秦国的国君,嬴政当然知道。
不仅知道,并且倒背如流。
但是……
嬴政面色微沉。
他到底是没有齐威王那个脸面,可以有臣来向他劝谏,但是像所有人都过来指着他的鼻子骂,嬴政自认为没有那个宽宏大量。
不过兰沅芷的话里倒是不乏可以提取的地方。
那些人里面,别的不说,叔孙通可谓是个拍马屁的能手,而且也有那么几分真才实学。这也就代表了起码明面上他不敢也不会和那些昔年的方士一般,跟着众人去讥讽他。
嗯,上一世他泰山封禅受雨的时候,嘲讽他的人里面也没有这个叔孙通。论识时务懂进退,那帮子儒生加起来可能也比不过淳于越一个。
有他在里面斡旋,若有人骂朕他来劝阻,若朕当真有什么昏招众博士议论,也可以由他转述,不光言语会温和很多,甚至听起来都会动听不少。
只是淳于越到底只有一个,剩下的人呢?
法家到底是太过严酷了些啊,若是让李斯知道的话,按照他的风格,应该会一个一个记下来,然后请他一一处以极刑吧。
实际上嬴政虽然不愿意总有人来违逆自己,但并不代表他听不得那些骂人的话,不然上一世泰山封禅之后他就要杀个血流成河了。
这点上,李斯并没有太多他的风采。
想到这里的时候,嬴政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李斯这家伙的消息,似乎很久没有从韩国传来了,他是怎么,说话不对被韩王斩了吗?
现在的韩王算是大秦的恩人了,就是他送来了郑国,修成了郑国渠,成为了将秦国关中变为沃野再无凶年的恩人!
不过有一说一,这个韩王也昏聩的很,如果不是他昏招频出,想必当年灭韩也没有那么顺利。
所以他怎么会有勇气去斩了李斯的?还是韩国终于有仁人志士跳起来想要帮韩王做点事情,把李斯暗杀了?可是他也派了不少人去保护李斯的,如果李斯当真被暗杀,他们也应当传回消息了吧……
就在嬴政思考的时候,宫人前来传信:“启禀王上,李斯求见。”
嬴政:“李斯?”他尚且有些没有反应过来,“这小子回来了?”
宫人道:“正在宫门外等待王上传唤。”
嬴政立马道:“快宣!”
“不过……”宫人似有迟疑。
“说。”
“李大人似乎还带了不少韩国宗亲贵族,宫外侍卫不敢放行,想要请示王上,应当如何是好?”
嬴政沉吟。
昔日燕丹搞得刺杀还在脑子里回想,不然他也不会回来就找到夏无且了,这可是当年提醒了他的恩人。
可现在人家都在宫门外了,如果不见岂不是昭告天下,说秦王怕了他们?
嬴政沉吟片刻:“宣李信,等李信来了之后,就让李斯带人来见。”
“喏。”
李信很快便前来伴驾。
现在的秦王虽然也仇恨拉的稳稳的,不过因为其攻灭三国的动作都太快了,而且三国王族还都在咸阳城中,嬴政被砍一刀他们砍三刀,咸阳宫少一人他们少三人。
这种睚眦必报下,还真没有什么人敢刺杀秦君,生怕把自己的国君也坑进去——那他们这叫复国啊还是叫帮着秦国灭国啊?
所以李信并不能理解嬴政的小心翼翼,甚至还有些许疑惑,平日里杀伐果决勋贵旧人什么都不怕的王上居然会召唤他前来守卫再见韩国人,怕不是被人下了咒。
不过看着王上也还正常,李信也不好说什么,只是站在了嬴政身旁,看起来是个有点逾越却十分受宠的位置来。
在他站定之后,李斯也进来了。
他身后迤逦跟着十余人,身着华丽,却神情苦闷,只有紧随李斯其后的那个老头儿看起来还高兴一点。
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