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四只始皇帝(2/2)
现在他的年龄和当年出使赵国时候差不多,是时候拎出来用了。
而且正好这一世他早早就派人开始研读医书,就算是甘罗真的生病,也有比上一世更多的把握来治好。
不过这也让嬴政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秦国的人才未必没有,但是都要靠举荐或者自荐,路径也还是太过狭隘了,若是一个人和当地长官有矛盾,或许一生都没办法出头。
如果能有一个办法,让他更好的收纳人才就好了……
得到了小皇帝求助的兰沅芷看着这个问题忍不住笑了。
收纳人才最好的方法,那当然是考试了!
当然考试也并非是完全公正的,有很多偏科的人才会被漏下去,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已经是最公平的一种方法了。
只不过古代一开始都是举荐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等制度,一直到了隋唐时期才真正形成了科举制,后面的一千多年里,科举制也成为了为封建帝王选拔人才的一项制度,开始的时候是好的,只是后来越来越僵化,还被固定为八股文。
嬴政一边听一边叫人来记,后面的僵化他没有怎么在意,毕竟现在他连科举制的苗头都没有搞出来呢。
“不过科举制能够推行起来的一个很大的前提是造纸术的改进,让很多人可以买到书读到书,不然的话就算是考试了,又有多少人能够有支撑的起来的学识呢?”
嬴政沉默了。
确实如此。
古代封建统治一般实行的都是愚民政策,他们又怎么会想要开民智呢?这造纸术、印刷术的技术现在虽然还牢牢掌握在他秦国手中,但是秦国百姓也已经因此受益,不少以前读不起书的人现在都已经是学富五车了——用竹简来装的车。
就不能又让普通黔首是愚民,又让其中那些有本事的人读书吗?
嬴政有些无理取闹的想,不过想过之后自己就先否定了自己了。
这种美事,是梦里都不会出现的那种了。
“当然了,如果是现在这个七国没有统一,各个国家都有各个国家语言的时候,搞科举就更困难了。”
嬴政:“……”
这个不用她说,自己也能理解。这也是为什么他后面非要搞书同文的原因,不然的话他本来每天都要看几百斤的奏折了,还要去想这到底是哪国的文字,在脑子里先过上一遍再说。
“不过如果真的能够搞成的话,反倒是好事一件了。”兰沅芷说着兴奋了起来,“要知道,秦国二世而亡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就是秦国的中级官吏太少了,不能够很好的传达下去始皇帝的命令,就比如陈胜吴广的起义吧,《史记》说他们是因为服徭役的途中遇到大雨延期,按照秦国法律是都要被杀的,但实际上根据湖北出土的《睡虎地秦简》里的记载,当时如果服徭役的人延期三到五天是被官员责骂,迟到十天会罚一件盔甲的钱,没有去罚两件盔甲钱,我也不知道这个钱到底是多是少吧,但其实根本不是杀头,而且如果遇到大雨天气不能行进,会取消服徭役的征调。”
嬴政:“……”
猝不及防的听到造反的消息,让他也有点不知所措了。
“还有就是,七国国情不同,秦国的法律非常严苛,秦国的百姓早就习惯了如此还好,但对于其他国家的人来说并不是能够接受的,如果秦国有足够的中级官员,他们会将这样的事情汇报中央,再想其他的办法,可惜……”
嬴政面色沉沉。
这点他也有意识到,不过上一世的时候他选择了用自己常常外出巡查来镇压这些不满,不过事实证明这点也没什么大用,不然他也不会频频遭遇刺杀了。
不过按照兰沅芷的话来说,他不仅仅是要培养中级官吏,让普通黔首开民智,还要更改秦国现有的法律……
说实话,对于这点,嬴政并不是很乐意。
在他看来,秦国的法律已经足够完美了,不需要有任何更改,不然的话上一世他早就改了。
但是……
看过二世而亡的画面,嬴政也不是那种一意孤行眼看着要把国家带沟里也完全不改变自己想法的人,而且嬴政心中也已经有了更改秦律的良好人选。
韩非。
也不知道这个固执的家伙什么时候才能想通,来帮助他秦国更改秦律啊……
嬴政叹了口气。
兰沅芷还想再说什么,不过这个时候她要准备开庭了,只能简短的说:“其实开民智这件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开民智任人宰割。不过封建帝王嘛总有局限性,是吧哥们?”
说完她便关了手机。
嬴政:“……???”
她刚刚叫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