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1/2)
第208章
如此沉沉一夜过去, 等到次日一早,赵明闻便又要入宫朝见。
此次朝会,前来拜见的人并不多, 又大多地位相当, 都是朝中重臣。于是各人行事间也少了顾虑, 说话时也少了忌惮, 显得格外随意起来, 夹枪带棒的词句直叫景平帝额头冒汗, 战战兢兢不敢言语。
赵明闻有意多躲了些时候才动身,便是要避开这幅情况, 她犹在马上沉思,忽然一擡眼,便远远地瞧见一人在旁边等候,怔了一怔, 顿时将那来人身份辨认出来, 当即下马, 几步上前迎了过去。
“舅舅怎么等在这里,外头风大,若是稍有什么事情, 染上了风寒,我又怎么跟舅母交代呢?!”她一面口中埋怨着,一面命人取过一件斗篷披在沈卓然身上。
沈卓然只是摆手:“何必这么小心, 哪里就这么娇贵了?想想当初, 我和你阿耶一样,也是打熬出来的身子骨, 难道我还比不上他。”
赵明闻只是抿嘴含笑不说话, 沈卓然叹了口气, 偏过脸,认真地望了望她的面容。
“咱们该有十多年没见了罢。”他显得有些怅然,似乎是想到了早逝的妹妹,看着赵明闻的眼神当中也多了几分怀念,只是到底物是人非已久,曾经那人的音容笑貌也逐渐淡忘,彼此都变得模糊起来。
其实细细推敲,赵明闻与沈氏长得并不相像,但是人们总会依照自己的心意,加以描摹,于是三分相似便也化作了五分,叫沈卓然黯然神伤起来。
“不说那个了,你还是自己小心些,里头的那几位都不是什么好人。要是有什么,就是露了怯给他们拿住了,那也不打紧。”沈卓然叹息了一声,朝赵明闻挤了挤眼睛。
他生性最为潇洒,往日里不知做了多少事情叫父亲暴怒,只是在小辈面前,少不得装出一副正襟危坐的神态,直到这个时候才显现出来了一些。沈卓然笑的有些勉强,面上的神情都已经变得有些僵硬,尝试了好一会,才终于找到了最适宜的角度。
“咱们一块走进去,你也陪我说一说话。”
赵明闻本不愿将他搅裹进这些事情当中,此时见沈卓然如此情状,又怎么不明白,到底只能遵从他的意思,漫步随行在身侧。
但一路上,沈卓然却并未说些什么。直到遥遥地望见不远处的大殿,他才重新开口:“守执那孩子还好吗?”
这是在说杨君在,即使过了这许多日子,沈卓然显然还在惦念着这个自己曾经的下属。
“他很好,吃的好,穿的暖,日日都有公文要处置,连我手底下的人都只认他这么个人,绝不肯认我了。”赵明闻的话当中自然带上了些夸大的含义,但也让沈卓然得以放松。
“那就托你捎个信——就说他母亲很好,就在家里,若是他还肯认我这么个老师,便来见一见我罢,也让他们母子团圆。如今在行在,京中的那些公文大半都遗落在了路上,想要重新替他谋划一官半职是并不容易的。三娘,便叫他先在你那里安身,他每月的钱米便由我出,算是添补。你是不知道,他家中实在贫苦,就是靠着那么一点东西熬日子,到底没存下什么东西来。也难为他还肯如此好学,做出这一番事业来。”
他的话中自然而然地带上了对于小辈的关爱,与赵明闻谈论起杨君在的语气反倒像是同同辈人一般。
但赵明闻却显然处之泰然,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而赵明彰一直跟随在她的身后,对于两人之间谈论的这样或那样的秘辛,他是浑然不在意,也没有听进去的。走路的时候,赵明彰仍在恍惚地出神,视线飘忽,几乎叫人抓不准。
只有异响传来,又或是赵明闻的呼唤,才能让他在倏然间回过神来。
赵明彰的面容到底带着些异族的色彩,那样的容貌,沈卓然一望便能够分辨出来,但沈卓然却并未留下太多的注意,扫过去,目光很快就移开了。这样的表现,自然让原本就被旁人异样的眼神弄得苦不堪言的赵明彰充满了好感。
两人于是继续向前,蹁跹而来的宫女望见他们的身影,也恭敬垂首避让在一边。
赵明闻的目光在她们身上扫过,忽然问道:“从前那位卫王妃,如今可还在?”
“卫王妃?”沈卓然不由一愣。
赵明闻提醒道:“就是先皇帝的儿媳,陛下的嫂嫂,被赐死的故卫王元妃齐氏。”
沈卓然略一思索,旋即答道:“还活着的宗亲不多,陛下自然要拿出一番敬重的态度来,当初迁都的时候也着意将她一同迎来。这位齐氏如今已经不以王妃相称了,陛下许诺她贵人的品阶,早已聘入宫中,以女师的身份陪伴在皇后身边。”
“怎么?”沈卓然敏锐地觉察到了异样,“有什么不妥么。”
“不。只是故人而已。”赵明闻神情平静,并没有叫他看出自己的端倪来,沈卓然虽然有些猜疑,但到底还是不了了之。
等到了最后几步时,沈卓然才道:“别逞强,说什么做什么你只管去,总归有我在前头顶着,发落不到你身上。我都是暮年的人了,难道还有什么畏惧的吗?而你,三娘,你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赵明闻道:“……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