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2)
老爷爷尝了一口祝思来刚端上来的凉糕,忍不住叹到:“还是这个味道正宗,不像有的人弄虚作假拿坏了的凉糕出来骗人!”
喔嚯,这是有瓜啊,其他客人都好奇地请老爷爷仔细说说。
在易清县,想要在凉糕生意上头作假就等于自掘坟墓。这边的老一辈许多都是会做古法凉糕的,即使新式凉糕出来了,但到底万变不离其宗,有什么不对还是瞒不过别人。
别说拿坏的凉糕来糊弄人了,就是制作工程中哪道工序出了点岔子老江湖只需尝一口都猜得出来。
“老爷子,您仔细说说呗,正好让我们都开开眼,什么蠢人胆子那么大敢在易清县卖坏的凉糕,真当我们这么多年的凉糕都白吃了啊。”有个年轻小伙子看热闹不嫌事大,大声里说到。
其余客人也纷纷附和:“是啊,大爷您就说说吧,免得有不知情的人被骗了。”
老爷爷巴不得把隔壁的“丰功伟绩”拿出来多宣扬一番,半点儿没藏着掖着:“刚才我看云舟凉糕店门口排着队,我家英英不愿意等,我就带着她到隔壁吃。结果老板拿出来的凉糕都变酸了,我跟他理论,结果他说我想吃白食,呵呵。我缺那几块钱吗?”
客人也开始议论。
“竟然还有这事儿?幸好我没去隔壁吃。”
“隔壁的生意一点都不好,肯定把没卖完的拿出来卖。”
还有好事的客人冲着周云理喊到:“老板,你们家别不是也这样吧?”
周云理朗声大笑:“我们家的常客都晓得,我外甥女恨不得天天把凉糕当饭吃,我姐就这么一个宝贝闺女,我家的凉糕要是有问题我敢拿给她吃?”
店里恰好也有附近开店的老板,也帮着周云理说话:“云舟凉糕店生意那么好,只怕每天还不够卖,怎么可能搞这些事情,要是坏了他们家的名声亏得不是更多?”
“这倒是。”客人们纷纷点头。
*
自从那天的事情传了出去,胜利凉糕店的名声越发不好,几乎都没有客人上门了。秃头老板心急如焚,但也无计可施。
杨秋芬也担心秃头老板因为生意不好发不出来工资,好心劝他把价格降五角钱,卖一块五,来买的人肯定会变多。在许多人眼里,什么味道好吃都比不过便宜的那五角钱。
刚听到这个建议,秃头老板几乎是指着杨秋芬的鼻子骂她不怀好意。但他回去仔细想过之后,又觉得好像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跟隔壁的云舟凉糕店打价格战了。
还没等他真正拿定主意,云舟凉糕店就又拿出了新招数。
不知道走了多少弯路,经过大家的努力,终于研制出了新口味。
舟舟做了一块半人高的招牌放在门口,上面写着:
【云舟凉糕店正式推出新口味!】
柠檬凉糕 2元/碗
玫瑰凉糕 2元/碗
西瓜凉糕 2元/碗
菠萝凉糕 2元/碗
葡萄凉糕 2元/碗
同样的价格,不同的味道!
舟舟退后几步,歪着脑袋仔细端详了一下,对祝昭说到:“姐姐,我画的招牌好看吗?”
祝昭捧着下巴欣赏这块招牌,真心实意地说:“好看,特别好看。”
这个招牌以草绿色作为边框,用深蓝色的花字写下广告词,一眼看上去既有夏日植物的繁茂,又带有海水的清凉。
舟舟还独具匠心地在不同口味前头都画了代表水果的图案,黄色的柠檬,妖冶的红玫瑰,半块西瓜,一整个菠萝,带着绿叶的葡萄。
第一次在大人面前拿出这张宣传画,大人们就被狠狠惊艳了一下。祝思来拿出了当年做木工时的手艺,打了一个及腰的架子,把这张宣传画钉在了上面。
舟舟也毫不谦虚地笑道:“嘻嘻,我也觉得我画得特别特别特别好看!”
本来就打算来吃凉糕的客人和只是路过店门口的行人都被宣传画吸引,进店问到:“诶,你们家这个新口味的凉糕又是怎么回事儿?是在做凉糕的时候就往里头加了水果?”
舟舟游刃有余地指着墙上同款宣传画向客人介绍到:“这是我们家新推出的水果味凉糕哦!别的地方跟红糖凉糕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往凉糕上头淋的不是红糖而是不同口味的糖浆。”
有的客人一说就懂,有的客人还似懂非懂,但几乎所有客人都点了一碗新口味的凉糕尝了下味道。
舟舟看着这些客人的眼睛越来越亮,不住地夸赞新口味的凉糕味道独特,便晓得自家的新口味凉糕成功了一大半。
消息传出去之后,下午和晚上有许多客人听说了新口味凉糕特意来尝一尝,好几种口味都想吃,所以点了不止一碗凉糕的客人比比皆是。
一天过去,云舟凉糕店的业绩再创新高,卖出去了足足三千碗!幸好祝昭早就料到了这一点,前一日特意让舟舟提醒周云瑛和周云理要多做几百碗,不然恐怕不少客人会失望而归。
*
新口味凉糕把云舟凉糕店带到了更高的层次,却把胜利凉糕店打入了寒冬。
即使这个时候秃头老板不得不忍痛割肉,把凉糕价格降到一块五一碗,但仍然吸引不来多少客人。便宜大家都想占,但要是占便宜买了凉糕店的凉糕吃了回去会拉肚子大家就会仔细掂量掂量。
胜利凉糕店的名声已经坏掉了,秃头老板苦苦撑了半个月,最后也不得不惨淡收场。
他本来还想重操旧业把凉糕店改回饮品店,但易清县消息本就灵通,即使门匾上的字又换回去了,大家却知道老板没换,仍然是那个缺了良心卖坏凉糕的秃头老板,根本没人上门来买喝的。
秃头老板没法子,把饮品店改成了凉糕店又把凉糕店改回饮品店,折腾了足足两回也耗尽了他的所有积蓄,甚至还欠了债。
他人缘不好,当初借的是高利贷。一开始他想着凉糕店收入高一本万利,很快就能把账还清,就算高利贷的利率高也顾不得什么了。
但是现在凉糕店没回本,他的处境一下子艰难起来,债主直接日日蹲守在他家楼下。
最开始他还抱有侥幸心理,但是债主直接往他门口泼了一桶红油漆,警告他要是不赶紧把债还清他们就要开始动手了,泼油漆这些都只是开胃菜。
有了这个最后通牒,即使他心里老大不情愿,还是不得不卖门面还债。
祝昭晓得了这件事,连忙催促舟舟劝说大家把隔壁的门面买下来。
第一回买门面的时候,因为手头上的钱不够,所以这间门面的面积只能算中规中矩,算不得宽敞,现在客人一多起来便有些不够用了。若是另外在别处买一间门面开分店,人手又是最大的麻烦。
现在有了这个天赐良机,如果能把隔壁买下来简直就是最好的选择。
周云理也是这么想的,他担心隔壁的秃头老板因为这段时间的竞争不肯卖给他,还找了个朋友替他出面去和秃头老板谈,很是费了一番功夫。
好在等到隔壁的门面到手,舟舟看见里头的装潢设施就知道,能买到这样一间合适的门面即使费些功夫也是值得的。
隔壁秃头老板当初为了模仿云舟凉糕店,连墙漆、瓷砖、木桌木凳都学了个十成十,即使后来把凉糕店又改回了饮品店,但是碍于经费不够,也只是稍作改动增添了一个做饮品的柜台,连后头做凉糕的后厨都没动。
舟舟他们接手后,确认了两件门面之间的墙面不是承重墙,就让施工队把大部分墙面都敲掉了。又拆除了云舟凉糕店原有的制作间,以后凉糕直接在胜利凉糕店原来的后厨制作。
虽说这两样工程花了三天时间,云舟凉糕店不得不闭门谢客,但改造过后云舟凉糕店变得格外宽敞,客人都说比原来狭小的店面看着舒服得多。
*
短短三个月,舟舟和周云理从在临江广场推着小推车摆摊卖凉糕,到后来拥有一家独立的店面,再到现在拥有一家易清县无出其右的凉糕店,可谓是迅速崛起。
舟舟他们每一步都走得太快了,快到其他人无法想象。这个夏天对舟舟一家三口和周云理来说注定不同寻常。
随着胜利凉糕店的关门,舟舟再也没见过杨秋芬。
她每天在云舟凉糕店里玩耍、看书,很快,九月开学季就要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