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东宫夜话,虎鞋藏深意(2/2)
李萱心里一动。护膝贴身,最容易藏东西。第28次轮回她就是在给朱元璋绣护膝时,发现里面缝着半块双鱼玉佩的碎片。
"臣妾遵旨。"她屈膝行礼,眼角的余光瞥见吕氏的嘴唇都咬白了。
朱元璋又逗了会儿朱雄英,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对了,郭宁妃今儿个在坤宁宫出丑,你们听说了?"
常氏摇摇头,吕氏却抢着开口:"臣妾听说了,说是浑身发痒,在皇后面前抓得不成体统,想来是用了不干净的香粉。"她说着瞟了李萱一眼,"后宫里的物件还是仔细些好,别用了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冲撞了贵人。"
这话明着说郭宁妃,实则在暗指李萱送的虎头鞋。李萱心里冷笑,刚要反驳,朱元璋却先开了口:"郭宁妃那是自作自受,前儿个朕还说她宫里的香太浓,偏不听。"他看向李萱,"你宫里用的什么香?"
"臣妾不爱用香,就点了些艾草。"李萱答得坦然,"王嬷嬷说这个对小殿下好,臣妾就也跟着用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对吕氏道:"听见了?多学学李姑娘,心思放在正经事上,别总想着些旁门左道。"
吕氏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低头"是"了声,声音细得像蚊子叫。
李萱看着她窘迫的样子,心里没有快意,只有一丝警惕。吕氏这招"以退为进"用得妙,故意在朱元璋面前示弱,反倒显得她和常氏咄咄逼人。第45次轮回她就是这样,明明害了朱雄英,却让所有人都觉得她可怜。
"陛下,银耳羹好了。"常氏适时打断,让宫女把羹碗端上来,"您尝尝?"
朱元璋接过羹碗,目光在吕氏身上转了圈:"你也累了,先回去吧,这儿有太子妃和李姑娘就行了。"
这是下逐客令了。吕氏咬着唇屈膝行礼,转身时裙角扫过炕桌,差点把虎头鞋扫到地上。李萱眼疾手快扶住鞋盒,指尖触到她冰凉的裙角,心里突然想起第53次轮回那封血书——郭宁妃的字迹虽然模仿得像,可那"王"字的写法,分明和吕氏簪子上的刻字如出一辙。
难道郭宁妃的血书,是吕氏伪造的?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朱元璋的声音打断:"发什么呆?这羹不好喝?"
李萱连忙摇头,舀了勺羹送进嘴里,甜腻的味道漫过舌尖,却压不住心底的寒意。如果血书真是吕氏伪造的,那她的心思就太可怕了——既除掉了郭宁妃,又能嫁祸给自己,一箭双雕。
"在想什么?"朱元璋的手指在她手背上敲了敲,"脸都白了。"
李萱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突然觉得这双眼睛比往常温和些,不像第53次轮回被夺舍时那样冰冷。她心里一动,试探着开口:"臣妾在想,郭宁妃死得蹊跷,那封血书......"
"血书的事,朕已经让李德全去查了。"朱元璋打断她,舀羹的手顿了顿,"你不用操心,好好照顾雄英就是。"
李萱看着他紧绷的下颌线,知道他没说实话。第53次轮回他也是这样,明明怀疑血书有假,却因为顾及马皇后的颜面没深究,最后竟真的让她背了黑锅。
"陛下,"她放下羹碗,指尖在桌布上画了个模糊的鱼形,"臣妾前几日得了块玉佩,样子很奇特,像是......"
"什么玉佩?"朱元璋的目光锐利起来。
李萱刚要说话,殿外突然传来李德全的声音,带着惊慌:"陛下!不好了!太医院来报,达定妃娘娘......薨了!"
朱元璋猛地站起身,龙袍的下摆扫翻了羹碗,银耳洒在毡垫上,像摊碎雪。李萱的心脏跟着揪紧——达定妃死了?比第53次轮回早了整整三天!
"怎么死的?!"朱元璋的声音像淬了冰。
"说是......说是喝了郭宁妃送的燕窝,中了毒!"李德全的声音都在发颤,"太医院的人说,是'牵机引'!"
李萱的瞳孔骤然收缩。牵机引?郭宁妃明明被关在冷宫里,怎么会给达定妃送燕窝?这分明是有人栽赃陷害!
她看向朱元璋,对方的脸色铁青,眼底的怀疑像针一样扎过来。她知道,麻烦又来了。达定妃是淮西勋贵的女儿,她的死,定会掀起比郭宁妃更大的风浪。
而这场风浪的中心,注定是她。
朱雄英被吓得哭起来,小手抓着朱元璋的衣襟不放。李萱看着孩子通红的眼眶,突然握紧了袖中的双鱼玉佩。
第54次轮回的水,比她想的还要深。
可她不能退。
为了朱雄英,为了双鱼玉佩,为了查清夺舍的秘密,她必须迎着风浪走下去。
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
烛火在风里摇曳,将众人的影子投在墙上,扭曲又狰狞,像极了这深宫里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