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晋江文学城独家首发(1/2)
第72章 半夏小说独家首发
◎如今的东都,实在是热闹非凡◎
及至金秋, 正是赏菊的好时节。
于东都而言,谢了春日的满城牡丹,这花中四君子之一的菊, 自也不能错过。
因此,自贺七娘抵达东都之日起, 她听身旁人闲话时提及最多的, 也就是这赏菊宴。
打深宫而起, 延展至东都城内,但凡是城中叫得上名号的高门大户,尽是在操持着赏菊宴。各家借此扬出风雅不说, 不少当家贵妇也是借此在为家中小辈相看人家。
于坊市中做买卖营生的商户们来说,他们将各式各样新奇的布料、珠宝首饰、胭脂水粉、香脂香料之类, 跟流水一样送进那一处处深宅大院中, 一个个的,自是赚的盆满钵满。
而伴着这处雅事而起的,除开谁家又得了什么最贵重的布料首饰之外,在暗地里, 还有宴会上发生过的各式逸事与传闻四下传播。
譬如谁谁家同谁谁家不和, 谁家那谁和谁家那谁动起了手,谁家娘子同谁家郎君开始议亲之类的小道消息, 在东都城的街头, 实在是传得飞快。
这般景象, 叫贺七娘都不得不感慨一句, 如今的东都, 实在是热闹非凡......
这一趟, 贺七娘是以鼎昌柜坊东都大管事族中表侄女儿的身份进的城。
虽是拗口, 但好在许瑾他们做了充足的准备, 但从那户帖上所书的年纪、籍贯、沿途所经各城的文书来说,简直叫人难以看出破绽。
是以,他们一行人于当日进城之后,她便是顺理成章地到了柜坊来寻族叔。
而这之后,贺七娘在东都的落脚之地,自是被安置在了与柜坊相连的那片宅子里,成了坊中众人口中的七娘子。
因为许瑾和栴檀二人不便现身人前,又还日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这待的久了,被拘在柜坊不大好出门的贺七娘,也只得是在柜坊里给自个儿找些消遣。
她性子好,又没有自持身份的娇气,相处一段时日后,众人在她面前也就没了拘束。
也正是这般,她一来二往地的,也就跟后厨的那些婶子们混得熟悉了起来。
偶尔无事,还会跟着她们学一些东都这边盛行的吃食。
东都之地,浸在繁华之中,就像是牡丹中心被仔细护着的花蕊那般娇贵,此地盛行之风,便连吃食也是陇右等地少见的奢靡作派。
正如贺七娘现下所跟着学的这道吃食一般。
她得先用新上的秋梨雕切成一朵繁盛的花,然后在花上浇淋些许清甜的醪酒,上屉蒸个片刻,再点一点桂花蜜,最后才能得到那一盏既有梨果清香又有醪酒回甘的一小盏饮子。
这饮子是她近来的心头好,贺七娘学会后,业已打定主意,待回伊州之后,就在铺子里试着对外做来卖一卖。
反正陇右行走的胡商们大多家底深厚,想来,他们也会愿意试一试这等新奇的吃食。
这会儿,正是灶间忙着备菜。
贺七娘坐在石桌旁,手下仔细挑选着秋梨,旁边几个择菜的婶子,则正是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近日来东都的热闹。
“听说了吗?这几日啊,东边又抄了好几户,据说里头最大的那个,可得是三品呀。”
“听说了听说了,有一户被抄家的时候我就在附近。那周围的人可是挤得水泄不通的。我听人说啊,那家的夫人当即就是一根绳子,自己个儿给吊死在房中了。啧,可怜见的。”
“唉,这也难怪。这抄家发落的,若不是流放岭南那等地方,女眷也得是充入教坊的结局。那些高门大户的娘子们,哪里受得了这种折磨哟。”
“嗐,说到底哇,都是可怜人。我那日见着的那户,里头被押出来的甚至还抱着襁褓,你说说,这就这般犯事没了。唉......明明是外头男人犯的事,结果,却是连累了一家老小。”
“要我说啊,你们也是瞎操心。”
“这虽说是外头男人犯的事没错,但他们那一家家的,不就是借着男人们在外头的官职,这才成了贵妇人、娇娘子的吗?你们搁这儿操心这些,不如想想待会儿烧什么菜吧。”
“呃,你说的也有些道理哈,哈哈哈哈......”
眼瞅着上一瞬还在伤怀的婶子们转头就笑成一团,贺七娘将最后一个挑出来的梨子放进手边的篮子,不由地擡头望向天际。
院墙将天空框成四四方方的模样,湛蓝的天空,可看云舒云卷,却莫名的,入目满是叫人喘不过气的压抑意味。
这些日子,只要许瑾人在柜坊,他就一定会将她带在自己身边。
无论是与下属们商谈大事也好,还是埋首写写画画也罢,反正只要许瑾在,贺七娘就会被他叫住,不得不待在房中陪着。
这般相处,贺七娘自是听到了一些他们的谋算。也从中猜到了,东都眼下被藏于清菊雅乐之下的那份暗涌里,正有许瑾的手段在里头推波助澜。
她知道,许瑾正借助从黑沙城夺回的那份证据,一一展开他的报复。
此前,若是她久居洛水村,乍然听到方才婶子们的谈话,心中定会生出悲凉之感,惋惜他人命运的坎坷。
可眼下,贺七娘却是说不清,也道不明心中感想。
她心中,一下是那些无端受家中牵连,自此要落入尘泥的贵女儿郎......
一下是边塞血染的城墙,满村的孤儿寡母,还有枭鸟的鸣啼,满是荒草的坟茔......
这桩桩件件彼此交缠,叫她只得是放空思绪,索性全部抛到脑后,不去多想。
拿着那把从黑沙城带回来的小匕首,贺七娘干脆低头细细削着梨子,打定主意不去搭话。
好在,婶子们很快又有了别的话题,她们已经从最近东都中被发落的那些官户人家身上,扯到了连日来热闹不断的赏菊宴头上。
“对了,我这趟回去,听我弟媳妇儿说,她听她那个在大长公主府当差的表叔说,前儿个啊,大长公主的赏菊宴上,出了好大的乱子哩。”
“啊?什么什么?快说来听听。”
这七歪八绕的关系,连带着已经打定主意不参与其中的贺七娘都被勾起了好奇心,不自觉地擡眼,朝说话的婶子那处看去。
常年混迹市井的本地百姓,自也有他们的消息来路。
既是扎根在这大明宫的宫墙之下,就像那随手丢五块石头都会砸着一个官吏一样,剩下的那四块石头砸着的百姓里头,必然家中也有在高门大户里当差的亲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