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当爽文玩家穿成虐文女主 > 第 107 章

第 107 章(2/2)

目录

林国公看着林宣,嘱咐道:“方才这些是我们私下的话,我告诉你,是希望你注意分寸,你切莫在太子和陛陛别的,景王知道多少,又做了多少,这些都是陛下的事,自有人替陛下去查,不是你一个巡防营佥事该过问的。你要查的只有舞弊一点。”

上京混迹多年,林宣并非全然的纨绔子弟,看多了朝堂起落,也知道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有林国公这样进退有度的父亲在,耳濡目染的,他纨绔子弟的皮囊亲话中的分量,压下往日那些在言语中争上风的念头,躬身道:“是。”

“可现下距科考开场仅余三日,你查出来的都只是线索,而非证据。”林国公提醒他道:“线索,是不能作为证据的。”

林国公说的是事实,林宣并无确凿的证据。林宣查到的是罗检府里的管家曾经去过汪家等人府上,以及汪若锦和余晟在看盐铁论,还有汪若锦向外室透露出的关于科考上榜的自信。

可这些不能作为证据,罗检完全可以咬死了说是管家想要另投他人门下,那本盐铁论也能作为是汪家先生留下的课业,而汪若锦对于科考的盲目自信若说是世家公子惯有的狂妄也不为过。

严刑拷打的确可从他们口中逼出考题,可难保他们到了陛向来是个多心的。若要定下舞弊,必要更为确凿的证据,才能禀明圣上,然后拷问罗检等人。

要证明一个人知道考题,的确是件难事,若要在科考前证明,还不能打草惊蛇,更是难上加难。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在科考时当场抓住。科考文章素来字多,汪若锦等人背不下来,定要带进科场。可这一点,太子殿下又大约不会同意了。

事到如今,不能再瞒着太子。林宣以阿姐思念太子为由,邀太子来府,将一切对他和盘托出。太子起初万分惊愕,实在难以置信。而当林宣将线索一点点地告诉他时,他渐渐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殿下。”林宣打断他的沉默,提醒他道:“他们都是景王的人。若要抓人,下人的证词和盐铁论并不足。若是能等到科考,在号房里抓住他们舞弊的证据,就足以定罪。接着再查出是景王授意,光舞弊这一点,足够他好几年都翻不了身。就算朝廷和读书人会因为科场出现舞弊而攻击太子不察,可比起景王是舞弊的始作俑者,被天下人唾骂,太子受点委屈不算什么。”

太子眉头深锁。他自然明白这一点,可他做不到。半晌沉思之后,太子摇了摇头,慢慢开口道:“不,我会禀明父皇,换罗检,换试题。”

数年相交,林宣太了解这位太子了,因此心中早有准备,并不意外。他再次向太子言明利害关系,见他依然执意如此时,便作罢了。而一旁的宋清却忍不住了,她停下倒茶的动作,皱眉提醒太子,“殿下,恕宋清直言,只要你们装作不知道,继续科考。到时证据确凿,就能给汪家等人,给景王重重一击,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太子默了片刻,擡眼问她,“可是宋清,科举是为了什么?”

宋清愕然,一时哑口无言。

太子继续道:“为了选官,不是为了算计。”

宋清急道:“证据确凿,我们废了此次乡试,重新科考,不仅可以好好选官,也对付了景王一派,而殿下损失的只是一点不察的委屈罢了,这是利远远大于弊的事。若是殿下担心影响此次科考,我们可以提前设计让余晟去卖考题,引起朝廷的注意,这样也能在科考之前以确凿的证据查出舞弊。”

在宋清说出设计余晟卖考题的时候,林宣万分惊诧,没想到宋清竟有如此胆大的念头,一时间,他仿佛看到了宋清内心深处那点不为人知的东西,竟觉得有几分有趣。

太子双目微睁,眉头紧皱,沉声道:“宋清,这样不对。科举是大周最公正的事情,这是所有读书人心中的圭臬。倘若我为了权势争夺放任此事,装作不知,将计就计。他日舞弊之名传出,无论是谁做的,无论有没有成功,都会伤害科举的神圣,伤害读书人对科举的信任。那是要花数十年才能挽救的。满天下的读书人,他们十年寒窗,甚至二十年,三十年年,才等来这么一个机会。我不能那样做。我想,告诉你们此事的龙彦也不希望。”

宋清感到惋惜,叹气道:“殿下,你会错过一个好机会的。”

太子摇摇头,继续道:“你可还知道前朝时的剑南道舞弊案?”

“宋清不知。”

“那年乡试,学政为提拔自己的学生,故意泄题,岂料学生早志不在科举,秘密卖题赚取钱财,每日竟获利一万余两,买题者达三百多人,终于引起了朝廷的注意。事发后,那学生和学政皆被腰斩,买题之人永久禁考。可事情并不止于此。后来,剑南道的秀才和举人对科举一事充满怀疑,每次放榜都会有人去闹,质疑上榜之人及其先后,民间人心动荡,朝廷也久不堪其扰,一直持续了三十多年。”

太子深深地看了宋清一眼,沉声道:“那时是剑南道,现在是上京,上京泄题,后果会比剑南道更重。我们不能那样做。宋清,如果你是要科考的人,听说试题泄露出去,你会怎么想朝廷?总有些东西是比击败谁更重要,我相信你能明白。”

如果我是……她想起了上辈子的一件事。那时她还在辛辛苦苦地备战考研,每日六点起,十二点睡,一直坚持了半年,结果考研结束后,梦想的大学被爆出泄题,闹得沸沸扬扬,她也落了榜。

当时的心情,她这两辈子都忘不了,去旅游经过那个学校门口时看着里面的教室和植物也觉得讽刺。后来几年间,那所大学的报名人数一落千丈。是啊,无论是谁,无论结果,只要被怀疑,信任都是难以修复的。努力半年的她尚且如此愤怒伤心,那十年寒窗的这些人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着太子正直清明的眼神,宋清心中渐渐意识到自己的狭隘,对眼前这位太子充满了一种敬意。他身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从不骄矜自傲。陛下认为他软弱,可那只是善良。百官认为他总是放弃一些很好的机会,可他心里有着更重要的东西。比如现在,他明知默不作声就可以换来打倒政敌的机会,却依然选择打草惊蛇,以换取科举的绝对公正。

太子离开去找林瑶了,林宣倒了一杯热茶给她,轻抚她微皱的眉头,温声道:“你在怪太子么?”

“我怎敢怪他,我只是觉得可惜。”宋清低低地道,“不过想想,他说的是对的。”她喝了一口茶,慢慢道:“你早知道太子会这么做对吗?”

“是,”林宣坦然道:“不仅是我,还有父亲。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会这么做。这样的事情曾经发生过许多次,有几次陛下都不喜欢,觉得他目光短浅,难当大任,甚至比不上景王有手腕。可是如何呢?景王驭下有方,却牵连了三州百姓遭了水灾,倒是一向难当大任的太子救了他们。”

“那时去红月山剿匪,我知道了火药和龙脉的事情,也曾有过犹豫,是太子站了出来,告诉我,尽管放手去做,若陛下怪罪,他用这条命来保我。现在,徽州城里还塑了陛下和太子的祠堂,作为百姓的心意。清清,太子是对的,我们不能总想着击倒谁,有很多东西,很多事情都比一时的胜负更重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