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修仙纵横末世 > 第971章 本源能量的普惠与“域外共生公约”的缔结

第971章 本源能量的普惠与“域外共生公约”的缔结(1/2)

目录

《修仙纵横末世》

本源能量投入使用后的三个月,星海共同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在跨宇宙能量网络的传输下,本源能量转化为不同形态的能源,输送到23个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多元宇宙的机械星云建成了“本源能量驱动工厂”,生产效率提升3倍;暗物质星域通过本源能量,将绿洲面积扩大到原有的5倍;翡翠文明的母星,曾经枯萎的森林在本源能量的滋养下重新焕发生机,甚至长出了能释放氧气的“本源藤蔓”。

跨宇宙生命联盟的影响力也随之扩大,先后有“冰晶文明”“火焰部落”“声波族群”三个域外文明申请加入。冰晶文明擅长低温能量技术,能为生态修复提供冷冻保鲜支持;火焰部落掌握着高温锻造工艺,可打造能承载本源能量的特殊合金;声波族群则能通过声波能量与宇宙中的生命体沟通,为寻找未知文明提供帮助。

为了规范各文明对本源能量的使用,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或技术滥用,跨宇宙仲裁体系决定在星穹城召开“域外文明峰会”,商讨制定“域外共生公约”,明确各文明的权利与义务,确保本源能量的普惠性与可持续性。

峰会召开当天,来自8个文明的代表齐聚星穹城议事厅。议事厅中央的全息投影上,展示着各文明的能源使用数据与生态修复成果。越飞作为星海议长,首先发表讲话:“本源能量是宇宙的共同财富,不属于任何一个文明。我们召开此次峰会,就是要通过《域外共生公约》,让本源能量真正服务于所有文明的发展,同时建立‘文明监督机制’,防止出现破坏宇宙平衡的行为。”

星穹长老紧接着补充道:“星穹文明曾因空间技术的滥用,导致星域边缘出现空间裂缝。我们的教训告诉大家,任何技术的发展都要以‘宇宙和谐’为前提。《域外共生公约》不仅要规范本源能量的使用,还要推动各文明技术的良性交流,避免重蹈我们的覆辙。”

会议讨论的焦点集中在“本源能量分配比例”与“技术共享规则”上。火焰部落提出,他们需要更多的本源能量用于高温锻造,以研发能抵御混沌能量的合金;冰晶文明则希望获得更多能源,用于修复因冰川融化受损的母星生态;声波族群则关注技术共享——他们缺乏能量转化技术,希望能从星海共同体获得支持,以提升声波探测的范围。

蓝溪根据各文明的实际需求,结合本源能量的总输出量,提出了“动态分配方案”:

1. 基础配额:每个文明获得10%的本源能量基础配额,满足居民生活与基础产业需求;

2. 发展配额:根据各文明的生态修复进度、技术研发贡献度,额外分配5%-15%的发展配额,贡献度越高,配额越多;

3. 应急储备:预留10%的本源能量作为应急储备,用于应对生态灾难、能源危机等突发情况,由跨宇宙仲裁体系统一管理。

在技术共享方面,生命长老提出“技术互助计划”:由星海共同体、星穹文明、生命文明组成“技术支援小组”,为新加入的文明提供能量转化、生态修复、空间导航等技术培训;同时建立“技术专利库”,各文明的先进技术可录入专利库,其他文明使用时需支付“技术贡献点”,贡献点可用于兑换其他技术或额外的本源能量配额。

方案提出后,各文明代表经过三天的讨论,最终达成共识,正式签署《域外共生公约》。公约明确规定:

- 所有文明不得将本源能量用于军事扩张或武器研发;

- 各文明需定期向跨宇宙仲裁体系提交能源使用报告与生态修复数据;

- 建立“文明仲裁法庭”,负责处理公约违约事件,情节严重者将被暂停本源能量供应;

- 每两年召开一次域外文明峰会,根据各文明的发展情况,调整本源能量分配比例与公约条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