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九零倒爷 > 第949章 江城码头,长城破晓

第949章 江城码头,长城破晓(1/2)

目录

三号码头那股子带着江水腥气和金属锈味的晨风,似乎也沾染了几分昨夜对峙后的紧张与疲惫,又混杂着一丝胜利在望的亢奋。

魏军将军的突然出现,像一柄重锤砸开了困局。当那个眼神像钩子一样、带着邪乎峰值探测器的“海关专家”(鹰钩鼻)在他面前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下去,连个假证都掏不利索时,柱子差点憋不住想笑出声。好家伙,演戏也得把行头备齐活不是?瘦猴那手抹布糊探测器外加顺手牵羊的动作,简直利落得像汉正街剥粽子叶的老手,甭提多解气了。

“魏将军,人我立刻带走,按程序深挖!码头上的事,你们继续!”老魏声音不大,分量十足,押着垂头丧气的“鹰钩鼻”一行上了军绿色的车子。几辆车子排着尾气开走,码头空地上那弥漫的诡异对峙气氛,瞬间被阳光和江风冲淡了不少。

也就在人群目光被老魏吸引过去的那一瞬,一辆外表普通得像送汽水面包的货柜车,悄无声息地贴着仓库边缘滑了进去。驾驶室里,徐汉卿那张因为熬夜奔波而略显憔悴的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轻松。成了!“小雷老板”点名要的那个核心部件——“磐石”引擎的心脏,还有配套的主构件,顺顺当当地从公海进了库!

“磐石之心”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代表着关键部件的图标稳稳地闪烁在江城港的坐标上。苏采薇素来沉静的眉眼舒展开来,语速清晰地对着耳麦汇报:“宜雨,关键‘健身器材’已签收入库。另外,‘工业安全防护设备国产化替代’立项申请报告,以加急件的形式,在半小时前已经递交到京里最高规格的专项科技通道了,确认签收。”

屏幕那头,雷宜雨的影像占据一隅,正对着热气腾腾的早餐——一份加了双份辣萝卜丁和酸豆角的“超豪华”热干面,吃得那叫一个香。他含糊地应了一声“好”,手里的筷子也没停。仿佛外面惊涛骇浪,都不如这一碗裹着麻酱的碱面条实在。

“瘦猴,‘广告’发出去了吗?”

“放心吧宜雨哥!”瘦猴的声音贼兮兮地兴奋起来,“欧洲那三十七家工厂的邮箱、传真都快爆了!新鲜出炉的联盟公告,拍着胸脯保证:凡是买了咱们‘工业长城桩’签了‘爱的供养’(长期服务协议)的欧罗巴朋友,只要乖乖从咱们‘越南江城制造中心’转口出货,那米国佬加征的天价关税,联盟给你扛一大半!法务那帮家伙,反诉材料也麻溜准备好了,一千亿美金索赔,够特斯拉喝一壶狠的!”

老吴此时已经从仓库走了出来,凑到指挥中心的连线麦克旁,他那顶标志性的工作帽沾满了金属屑:“小雷老板,样机主体骨架在里头搭了个七七八八,核心模块刚到位。专家组什么时候能飞来?天亮得透透的了,得抓紧让专家爷爷们来‘验货’啊!”他那带着浓重武汉口音的话里,透着干大事前的紧张和期待。身后跟着那群穿着统一蓝灰色工装服的学员,小伙子们脸上既有连夜奋战的疲惫,更有即将接受大考的兴奋,他们就是“厂校直通”培养的江城工匠苗子。

“专家组刚协调好行程,最快下午到。”苏采薇补充道,手指在另一块屏幕上飞快敲击着流程时间点。

“不等!”雷宜雨放下碗,拿起旁边的矿泉水灌了一口,抹了下嘴,“时间就是阵地!老吴,带上你的精兵强将现在就动手装!目标:今天天黑前,给我把‘工业长城桩’在这码头上立起来!甭管它是‘样机’还是‘实战机’,它能干活就行!所有参与装配调试的学员,天亮之前干得漂漂亮亮的,甭管是拧螺丝、接线路还是调参数,只要考核过关,厂校合同当场生效,‘江城工匠’正式岗,行业顶格待遇,一分不少!”

这话透过扬声器传到仓库里,传到每个学员耳朵里,瞬间点燃了一把火。“顶格待遇!”“正式工!!”几个年轻的脸庞瞬间涨红,刚才的疲惫一扫而空,嗷嗷叫着就冲向仓库深处那堆“大铁疙瘩”,仿佛那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通向他们锦绣前程的金钥匙。老吴吆喝的声音都高了八度:“干活啦,弟兄们!亮出真本事的时候到了!”

仓库里立刻奏响了一曲钢铁与电子的交响乐:扳手的拧动声、大型组件的吊装摩擦声、仪表的蜂鸣声、还有老吴和几位“老江城匠”(跟随老吴多年的技术骨干)急促的指令和学生们的应答交织在一起。汗水在弥漫着机油味道的空气里蒸腾,希望和机会同样灼热。

中午饭点都是轮流扒了几口盒饭解决。雷宜雨一直守在“磐石之心”的主控台前,大屏幕上分格显示着仓库内部热火朝天的实时画面、码头外围的监控、以及世界金融市场上长江系与特斯拉股价的冰火两重天——特斯拉那条线还在往下出溜。他手边还放着一份刚收到的文件传真:法务部整理的关于特斯拉过往几年在专利领域不当竞争甚至恶意诉讼的“案底”,厚厚一摞。

就在日头开始偏西,阳光透过高窗把仓库里飞舞的金属灰尘照得金光闪闪时,对讲机里传来老吴略显沙哑但难掩激动的声音:

“小雷老板!最后一块‘砖’砌上了!主控线路通电自查正常!准备进行第一次能源核心激活测试!”

整个指挥中心骤然安静下来,连苏采薇敲击键盘的手指都停住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仓库中央那个三米多高的灰色塔状设备——“工业长城桩”样机上。它造型简约甚至有点粗犷,但透着一股沉稳可靠的力量感。巨大的连接线缆一头连着紧急调配来的大功率发电机,另一头插入设备底部泛着幽蓝色泽的核心接口——那里承载着吸收自特斯拉“熔炉”芯片能量特性的秘密。

“测试开始,1%功率加载…”老吴的声音通过设备上的麦克风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嗡——!

一阵低沉的、仿佛来自大地深处的蜂鸣声响起,设备的指示灯如星辰般渐次点亮。

“10%…20%…感觉良好!系统运行平稳!”老吴的声音高昂起来。仓库里的学员们忍不住小小欢呼了一下。

屏幕上代表设备功率和内部稳定性的曲线平滑上升。

“继续,”雷宜雨的声音很稳,“逐步推高至设计负载50%,测试‘过载反哺’基线循环。”

功率指示稳定提升。30%…40%…4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