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矿渣铸盾,寒鸦折翼(2/2)
“磐石”实验室内灯火通明,空气里弥漫着高温灼烧后的特殊矿物质气味和淡淡的臭氧味。三块灰黑色、表面泛着金属冷光的“长江磐石”基座静静躺在抗冲击实验台上,旁边则是一小盒灰扑扑的原始矿渣粉。
徐汉卿头发有些凌乱,眼镜片后的眼睛却亮得惊人,他指着其中一块基座边角处:“雷总您看这里!刚才做极限热冲击测试时,这块边缘位置在瞬间超高温下,没有像其他区域那样均匀散热,反而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呃,‘自聚焦’效应?我们紧急做了局部微观分析!”
他调出旁边的电子显微镜成像图。画面中,基座材料在微观层面并非完全均匀的无定形态,而是夹杂着一些极其微小的、呈现出奇异有序结构的晶粒团簇!这些晶粒在高温高能量轰击下,表现出一种类似半导体pn结的微弱但可测的非线性导电特性,并且对特定频段的电磁波有异常的吸收和散射现象!
“这…这些杂质成分…”徐汉卿指着成分分析图谱上几个异常波峰,“是武钢矿渣里特有的几种伴生稀有金属氧化物和硅化物的复合体!在特定的矿渣配比和极端烧结冷却工艺下,它们被‘意外’地‘炼制’了出来,形成了这种……天然的、具有类半导体特性的微结构!老吴那个‘瞎鼓捣’的土法子,简直是点石成金!”
雷宜雨的目光紧紧锁在那微观结构图上,瞬间,一段尘封的记忆碎片被激活——那是前世某个关于前沿材料学的冷门研讨会,曾有人提出过“地质过程形成天然半导体结构”的假想性报告,当时被主流学界嗤为天方夜谭……“矿渣里的獠牙?原来应在这里!”他喃喃自语,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芒,“这不是杂质!这是宝藏!天生的电磁屏蔽和抗高能粒子轰击的基底材料!”
他猛地抬头,语速快如连珠:“汉卿!立刻做三件事!第一,对这批矿渣原料来源地进行溯源锁定,任何一点成分差异都不能放过!第二,模拟重现老吴的烧结工艺,找出诱发这种微结构形成的精确‘配方’和‘火候’!第三,暂停所有‘长江磐石’基座的外流!实验室现有成品和原料全部封存,列为最高机密‘磐石之心’项目!立刻执行!”
徐汉卿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肃然立正:“是!雷总!我亲自盯!”他立刻转身,实验室里响起一连串急促的指令声。
雷宜雨走到窗边,望向楼下。园区外,闻风而来的媒体车辆灯光闪烁,如同一条光河。而遥远的波罗的海方向,赵三强他们正带着“战利品”和俘虏,穿越风雪返航。董局的情报、矿渣里的秘密、虎组的斩获……几条看似不相关的线,正在“暗河”与“西格玛”的阴云下,被一只无形的手缓缓收紧,即将编织成一张反击的巨网。
“想用金融资本和技术诱饵来钓鱼?”雷宜雨嘴角噙着一丝冷意,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冰凉的窗玻璃,发出清脆的笃笃声,“那就看看,到底谁的饵更香,谁的网……更结实!”
就在这时,加密通讯器再次震动,是赵三强的加密文字信息:“货已登船。钥匙已确认。寒鸦断爪。返航中。”信息末尾,附带了一张照片:一个造型古朴、布满磨损痕迹的铜制钥匙状物理密匙,静静躺在一个充满冷凝液的防护盒里,钥匙柄上,清晰地蚀刻着一行微小的西里尔字母和一个复杂的雪花状符号——正是“熔炉工程师”的独有标记!
雷宜雨盯着那张照片,眼神锐利如刀。“数字幽灵”的钥匙已到手,矿渣里又藏着意外的“獠牙”。这场围绕着“熔炉工程师”遗产的暗战,攻守之势,已然逆转。他拿起内线电话,声音沉稳有力:
“通知老吴,‘长江磐石’基座生产线,按最高安全标准,全速运转!明天上午的发布会,就是我们第一声反击的号角!”
窗外,汉南的夜色正浓,但智能装备产业园内,灯火通明,宛如一座矗立在工业浪潮前沿的不夜堡垒。无形的硝烟在数据流和资本市场上弥漫,而真正的硬核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