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大结局(1/2)
第140章 大结局
不等叶霜回到城中,就发现城外已经乱了。
不知道是何处来的军队一波接一波地涌进了京城。
叶霜也忍不住担心起来,她想先回静安府看看。
可不等她走进城,远远地竟看见成源呆着人马朝自己飞奔而来。
叶霜一惊,觉得实在好巧,走在路上也能碰到成源。她朝成源远远挥挥手,想问他准备走哪里去?
却见成源二话不说奔到叶霜身边,牵过身边的一匹马,对叶霜说,“二小姐快上马,属下奉指挥使之命前来保护二小姐。”
……
成源给叶霜带来一个劲爆的消息:程坚叛变了。
与广为流传的小道消息说的不同,成源带给叶霜的消息是,叛变者是程坚。
程坚不仅害死了皇帝,为了推脱责任,他一不做二不休,甚至准备好了利用手上的兵逼宫,扶持自己的势力上台,最终将赵家人的天下变成他程坚手上的玩物。
叶霜静静地听成源说话,她没有怀疑成源的解释,更不打算去质疑。
只要是叶惟昭说的,不管说什么,她都会选择相信——毕竟除了相信他,叶霜也做不了更多。
“所以哥哥没有死是吗?”比较起追究在这次动乱中,究竟谁是好人,谁才是坏人,叶霜更担心的其实只是叶惟昭的安危。
“没有的,指挥使他很好!”成源笑着摇摇头,“二小姐放心,指挥使他连头发丝都没有少一根。”
叶霜脸上总算露出了舒心的笑容,她放心了,不管天是不是马上就要塌了,只要叶惟昭好好的,叶霜也就不再怕了。
成源带着叶霜往距离京城更远的地方逃去。
叶霜问成源,京城里是不是马上就要打仗了?
成源摇摇头安慰叶霜说,不一定,但离开京城对二小姐来说更加稳当一点。
“咱们这是要去见哥哥吗?”叶霜这样问。
“不是。”成源摇摇头,“待一切尘埃落定,指挥使自然会来接二小姐。”
叶霜听言有些失望。她已经大半年没有见叶惟昭了,很是想念。现在叶惟昭好不容易回来了,却依旧见不到他。
成源并没有告诉叶霜,叶惟昭现在是在什么地方,究竟在干什么。
叶霜也没有问,她知道有些东西不能问得太清楚,若是问得多了,一不小心变成自己猜的那个结果,叶霜可不想自寻烦恼。
好在叶惟昭连根头发丝都没有少,这样想着,对叶霜也算是一种安慰。
成源领着叶霜骑着马,两个人一直跑到了太阳落山,终于进了一座不知位于何处的山庄。
山庄里早等候了人,管家和下人们都齐齐在庄子外头等着。见成源领着叶霜到了,便都迎上来叫叶霜二小姐,称呼成源千总。
“大人可有交代新的话?”山庄的管家这样问成源。
“不曾。”成源答,“你们负责把二小姐照顾好就行,左不过也就这几天的事,短则三五日,长则□□日,你们且安心等着就好。”
“是的,成千总,属下知道了!”管家颔首,朝成源深深一揖。
就这样,叶霜便在这山庄里住了下来。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叶霜也曾经一个人四处溜跶过。她发现庄子里的这些丫鬟仆人,包括那个管家,走起路来都脚下生风,落地成坑,看上去更像是练家子。
山庄地处偏僻,方圆三五里都没有一户人家。所以就算是叶霜一个人往外出溜跶,庄子里的人也都不怎么在乎。
叶霜很想知道京城里都发生了什么,可惜没有人能告诉她,当然,她也找不到人问。
好在这个等待的时间并不长,就像当初成源说过的那样,不过区区三五日的时间,山庄就接到了叶惟昭的消息——叫他们把叶霜送回京城。
就在当天一大早,叶霜便又重新踏上了回京城的路。
赶了一整天的路,踏着落日的余晖,叶霜总算走进了京城的城门。
再度回到京城,叶霜发现京城里什么都变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变。
与设想里发生叛乱后,狼烟四起,满目疮痍不同,眼前的京城看上去并没有遭遇什么不测。宽阔的街道依旧平整,就连路边的商铺也都依旧还是老样子。
突然,叶霜发现前方道路有些拥堵,人们似乎都在往同一个方向赶路,导致原本可以行好几驾马车的道路也变得拥堵不堪。
叶霜骑着马行走其中,也觉得吃力无比。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男人正好被人挤在了叶霜的马肚子边上。叶霜见他被挤得辛苦,便努力把自己的马朝路边带了带,好给这个可怜的男人多一点喘气的空间。
男人感受到了叶霜的好意,擡起头来对叶霜点头致意。
“这位大哥你还好吗?”叶霜盯着男人通红的脸,这样问他。
“我还好,谢谢姑娘……”男人说。
“你们这都是要去哪里做什么,为什么大家都非要一起往前走?”叶霜继续问。
“姑娘你竟然还不知道?”男人一脸惊讶地看着叶霜:
“你知道不知道陛下驾崩在了新罗国,是大将军程坚干的事!”
叶霜哑然,初听得赵昀死了,她感觉有点难以置信。
“叛国贼程坚甚至封锁了陛下驾崩的消息,偷偷摸摸地溜回来试图控制皇太后和两位皇子。好在关东王邵进安将军和几名朝廷重臣很早就识破了程坚的诡计,提前做了预备,在程坚动手之前,杀了程坚,剿灭程坚团伙,这才保得了帝国安全!”
“今晚是新帝出宫与京城百姓见面的日子,咱们这都是去奉天门见新帝的!”男人哪怕是被挤得动弹不得,说起这几日的程坚叛乱事件,依旧兴奋得得唾沫横飞。
“……”
叶霜默然,完全没有想到,在自己离开的这短短几天时间里,京城里竟然就改换了天日……
叶霜猜不出来,男人口中的新帝会是谁。赵昀的两个儿子都还小,赵昱川不过十来岁的样子,而那赵昱瑾就更小了,只有四岁!
这样想着,就连叶霜的好奇心也被挑起来了,她也想知道,现在国家的新皇帝到底是谁。
不管怎么说,能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安抚民心,不能不说新帝还是颇有些勇气,也是有大智慧的。毕竟刚刚经历了大乱,新帝出面安抚老百姓的民心,是非常有必要的。
叶霜骑在马上,随着人群来到奉天门城楼下。
高大的奉天门矗立在巍峨的石基上,两层楼高,重檐歇山顶,五踩作斗拱,凝重又巍峨。
在这里,叶霜总算看出来了战斗过的痕迹。奉天门的半边门楼破了,还没来得及修补,就那么豁着口,任由寒风呼呼往里灌。虽然临近黄昏,看不清楚细节,可是在周遭灯笼和火把的映照下,奉天门原本的雄壮与豪迈依旧展露峥嵘。
叶惟昭的兵替叶霜找了一个好位置,叶霜依旧骑着马,跟旁人一样,站在城门楼底下等新帝的召见仪式。
奉天门城楼上乌泱泱站了一大群人,叶霜细细看过去,没有一张脸是叶霜认识的。叶霜看了两遍,都没有看见叶惟昭,她有点不耐烦起来。
其实与接受新帝召见相比,叶霜还是更愿意见叶惟昭。
不多时,只听得城楼上金鼓齐鸣,仪仗官手中的长号发出低沉悠扬的长鸣。叶霜知道,新帝要出来了!
人群里开始激动起来,大家都伸长了脖子往城楼上头看。
很快,城楼上人头攒动,那个让叶霜魂牵梦绕的人终于出现了——
叶惟昭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了上来。
???
叶惟昭变黑了不少,原本瘦削的下颌,变得愈显锋利。
叶霜心里的震惊难以言表。
直到她看见叶惟昭手上牵着的那个孩子。
……
年仅四岁的赵昱瑾成为了“新帝”。
叶霜其实并不在乎赵昀究竟死于谁之手。
但可以肯定的是,因为赵昀的无能,老京派和新贵派都已成长成为了朝廷的“毒瘤”。
虽然大家都只是做臣子的,但一旦皇帝丧失了他作为皇帝应有的功能与作用,朋党之瘤就会不受控制地发展壮大起来。而这些,都是很难由哪一个人能控制得住的。
毕竟就连皇帝都控制不住,更何况身处其中的臣子们呢?
老京派和新贵派终于成功发展成为了各自的“敌人”,甚至比作为国家外敌的扶桑人,还要危害重大。
老京派天天都想置新贵派于死地,而新贵派正好也是这样想的。
一场帝国的内乱再难避免,直到双方人马都去了新罗国。在攻打扶桑人的过程中,老京派和新贵派之间的矛盾终于彻底爆发——
一直到今天这场政变为止。
不管怎么说,叶惟昭和他的同僚们赢了。
他们赢得很彻底。
叶惟昭牵着年仅四岁的赵昱瑾走上了高台,告诉天下人——这就是天下的新帝!
……
叶惟昭站在新帝的身后,被众人群星拱月般围着,尤为鹤立鸡群。
叶惟昭的身边站了一个女子,头戴八翅九龙四凤翊龙冠,身穿象征最高地位的正红色翟衣,袍面描金绣凤,腰间革带缀满珠玉。那满身的珠翠璀璨夺目,衬得她愈发美艳,让人挪不开眼睛。
当叶惟昭牵着赵昱瑾的手,走到高台上向天下昭告这就是新帝的时候,女人的目光自始至终都围绕着赵昱瑾和叶惟昭打转……
那里头有与有荣焉的自豪,还有完全的信任与依靠。
叶霜死死盯着女子的脸,似乎想明白了一点什么。
有那么一瞬间,叶霜觉得自己看见了上一世的叶惟昭,也像今天这样拉起赵昱瑾的手,走到了天下人的跟前……
所以叶惟昭真是独一无二的,他可以从一个平凡的,只有母亲的人家,一跃直入凌霄。
而沈琢是幸运的,因为她遇见了叶惟昭。
叶霜忍不住噗嗤笑出了声。
她从来没有想过有关自己的“身份危机”会以这样的方式来结束,四岁的赵昱瑾登基,意味着赵家的皇权实质上已经旁落。虽然叶霜也很讨厌赵昀,但事情发展到现在,叶霜却很难为叶惟昭达到今天的“成就”而感到高兴。
不管怎么说,叶霜总是不希望叶惟昭因为任何原因,被后人套上“奸雄”或“恶吏”的帽子。
眼下的风光其实都只是暂时,赵昱瑾总是要长大,待到赵昱瑾足够成熟,他又将如何看待将他过早推上皇座的叶惟昭?而后人和史官,又将如何评判今天的叶惟昭呢?
倒不是说叶霜就一定要追求什么伪善,宁愿自己死也不要突破那层所谓的“道义”。
而是就像师尊说过的那样,人的欲望总是无止尽的,若心想就一定能事成,也并不一定全都是好事。而天地洪荒,讲无量度人,也讲承负。
利禄荣华终有尽,平平淡淡才是真。
叶霜总归是希望叶惟昭平安的。
而眼看着奉天城楼上那个意气风发,笑看天下皆蝼蚁的叶惟昭,叶霜心里——
却一点都不踏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