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新味(2/2)
“就那个宣传标语,选中我们同事了……”
“报纸上说的在这儿,我们来领奖!”
哎呦喂,大新闻,大新闻,中奖的那个幸运儿出现了!
排队的人齐刷刷地看过来,店里面还有人不知道咋回事,门口的人给解释,“火腿肠中奖的人来领奖了!”
嚯!谁呀?谁呀?谁这么好运?
凡是参与这个活动的人都很关注这个事,今天早上报纸一出来,大家就急忙看结果,对于最终被选上的宣传标语,反正现在店里这些人里十之八九都看过了。
他们也没觉得那句话写得多好,就感觉大家都能写出来,不过人家厂子自己都说了,这次的选拔全凭主观,人家厂子觉得这句标语具有朴素的精神,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不一定是最好,但是最适合他们厂子的。
这就让大家没话说了,也是,人家厂子的标语,肯定得他们自己觉得好,再说,这份标语确实是从大家的投稿里选出来的,人家厂子又没内定。
大家对结果也没什么不满了,就是对这个幸运儿很是感慨,一句话呀,就一句话,相当于白得两百多块钱!
天上掉馅饼都没这么大的,真是太走运了!
鲁师傅一行人在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眼神中,走到柜台,卢干事兼其他同事们:心情颇爽。
白红梅早已经等在柜台,她含笑问:“是鲁大能同志吗?领火腿肠宣传标语的奖吗?请随我上二楼核对身份。”
白红梅带着鲁师傅一个人上去了,所谓核对身份就是一核对笔迹,二核对验证码。
当时考虑到出现冒领或者同名同姓等可能的情况,在投稿的时候,就让大家在小纸条末尾,姓名之后,写上一个六位数字。
领奖的时候,两方一对照,基本上就能确定是不是本人,当然,要是出现同名同姓又同验证码,那只能说天意。
还好,鲁师傅的这条标语没出现这种情况。
楼下的人一边议论,一边等待着结果,“三百六十五根,乖乖,那得多少啊?”
“起码一箱子,这得吃到啥时候?”
“反正肯定能吃完,就算家里吃不了,也有法子!”大不了卖出去,百货商店七毛一根,转手卖六毛、五毛五,白得的东西,卖多少钱都是赚!
“哎,下来了,下来了——”
嚯!好大一箱子!
三百六十五根,听起来只知道数量不少,具象化之后,大家才知道,何止不少,简直很多啊!
那位男同志抱在手里,高高的一大箱,连脸都遮住了!
等人下楼来,大家才看到,这位男同志抱箱子,抱得两只胳膊肌肉都鼓起来了。
啧啧啧,就这么抱回去,累死你得了!
有人酸道:“这么多,吃不完不会坏了吧?”
白红梅怎么可能让人败坏他们火腿肠的名声,忙上前一步,道:“我们‘鲜味’火腿肠保质期三个月,三个月内如因产品本身问题变质,均可到我们店里坏一换十!”
这就没得说了。
白红梅又说:“箱子里还附赠一张火腿肠烹饪方法,我们的火腿肠吃法多种多样,煎炒炸煮生吃,想怎么吃怎么吃。”
这下只剩酸了,要是大家的酸能化成柠檬,店里面的柠檬都够卖一年柠檬水了!
鲁师傅美滋滋,他的同事们比起旁人,也有种“嘿嘿中大奖的我同事”的自豪,一伙人擡着箱子,扬长而去,背景都透露出雀跃。
鲁师傅家中午就尝试了火腿肠做菜,他媳妇看他搬回来一箱子火腿肠,别提多高兴了,奢侈地加了两盘菜,一盘火腿肠炒土豆片,一盘火腿肠拌香油。
几个孩子一回来,就道:“妈,做了啥?好香啊!”
“赶紧洗手去,准备吃饭。”
桌子上,一道咸肉蒸豆干,一道炒白菜,还有两道新鲜菜。
几个孩子拿着筷子,看着那两道泛着油光、隐约还能闻到肉香的新鲜菜,咽了咽口水,鲁师傅发话道:“开吃!”
大家唰唰飞起筷子,两个大的埋头苦吃,小儿子还在那儿一惊一乍地叫:“有肉,我吃到肉粒了!”
鲁师傅敲敲他的碗,“有肉粒正常,这叫火腿肠,就是用肉做的。”
鲁家大儿子已经上高中了,他听同学说过,“这就是火腿肠啊!”
鲁家二闺女说:“爸,你去百货商店了?”
“没有,你爸中奖中的。”
“中的?”三个孩子异口同声。
鲁师傅清了清嗓子,轻描淡写道:“咳咳,这不是写了宣传标语?人家火腿肠厂子采用了,给发的奖品……”
“真的?!是不是炸鸡店那个活动?爸,你被选上了?那个唯一一个中奖的人是你?!”鲁家大儿子惊呼,他们班也有同学参与,他也投过小纸条,今天上午班里同学还在讨论结果出没出来,最后会选中哪个。
没想到是他爸!
鲁家大儿子看自家爸的眼神都不一样了,他爸只上过扫盲班,只有小学学历,他已经是高中生。在这个年纪的男生,大多开始挑战父亲的权威。鲁家大儿子也是如此,他之前有点看不上他爸,也不是看不上,就是他爸就是个干苦力活的,学习上的事,跟他说干吗?他又不懂。
今天算是颠覆了他的认知。
他突然发现他爸也挺厉害的,能在那么多人中拔得头筹!
鲁师傅感受到儿子的眼神,跟大热天吃了冰棍似的,通体舒畅,他还想再吹两句,他媳妇一看时间不早了,敲敲桌子,“赶紧吃饭,吃完还得上班上学呢!”
吃完饭,三个孩子去学校,鲁家小儿子撒娇道:“妈,我还想吃,爸不是说中了好多吗?我想带一根去学校吃……”
“你想,你想,你想个屁!中午吃那么多还不够?”
鲁师傅说:“行了,行了,给他拿一根就是了……”
大儿子二闺女都看过来,鲁师傅说:“……一人拿一根?”
鲁师傅的媳妇瞪眼,日子还过不过了?
她嘴里说着“讨债嘴”,还是拿了一根出来,切成三段,仨孩子一人一段,刀上面沾了点,她小心地用手指堪下来,塞进鲁师傅嘴里,“都是肉呢,别糟蹋了。”
鲁师傅咽下去,说:“不是还有吗?下午你拿几根给爸妈,还有你娘家送去,让我爸妈、你爸妈他们都尝尝。”
“行,我知道了。”
鲁师傅上班去了,鲁家仨孩子也陆陆续续到学校了。
下午上完一节课,课间休息,鲁家小儿子从书包里摸出纸包,打开纸,拿出红彤彤的一截火腿肠,撕开包装皮,先舔干净包装皮上残留的肉,才慢悠悠地啃起火腿肠。
其实三分之一的火腿肠也没多少,鲁家小儿子偏偏就能一口一口又一口,咬一口能在嘴里嚼十几下,才咽下去,然后发出一声自带波浪号的“嗯——”
旁边的同学们闻着香味,咕咚咕咚地咽口水,“鲁三宝,你在吃什么?”
鲁三宝昂着头,“这叫火腿肠,百货商店的火腿肠!”
“里面都是肉,又香又好吃!”
“你们知道我中午吃了啥吗?火腿肠炒土豆片,火腿肠拌香油,可好吃了!”
“还能炒鸡蛋煮面条……我妈说,下次炼油,给我们炸火腿肠吃!”
一个班的小孩都叫鲁三宝馋哭了,回家之后放赖打滚,要吃那个叫火腿肠的吃食。
家长们拗不过倒霉孩子,“吃吃吃,周日休息去百货商店买!”
火腿肠的销量逐步上升,不时有电话打来,说京城百货商店再要一批货,沪市再要一批货……
与此同时,火腿肠还在向其他地方铺货,火车上继续和铁路局合作,其他地方,如安省下属县城、沪市周边城市、京城周边省份,几条线都在一并进行中。
苏长河把卫阳暂时调过来,负责沪市周边,让马庆华和留在队里的马红兵几人负责安省,他则坐镇京城,顺带带着马超英跑一跑周边省份,比如北省。
离京城这么近,京城流行的食品,怎么能不让北省老百姓尝尝?
厂子里机器不停地运作,工人们也忙得热火朝天。
苏长河又从队里调了几个人过来帮忙,主要是女同志,一个是单大娘,继续做生产部经理,总管生产工作。另一个是有田婶,她管后勤,主要负责食堂,她手底下还有单大娘的大儿媳妇帮忙。
单大娘这次过来,不光自己来了,还把自家大儿媳妇也带出来了。
来了两老姐妹,马老太太总算不孤单了,她休息的时候,就颠颠地跑去厂里,边和两个老姐妹闲聊,边帮忙。
她对单大娘的行为还是比较意外的,“你咋还把保国媳妇带出来了?”
单大娘不以为意,“咋了?反正家里还有建国媳妇在。”
“你们娘俩跑出来,有根跟保国没意见?”
“我们是来干正事的,他们敢有啥意见?我们家,我做主!”
得,这老姐妹气势越来越强了。
有田婶也说:“这次又不是没选男的来?谁让他们考试没过?啧啧啧,真没用!”
考虑到全力生产,厂子里人手不足,苏长河就没再额外招工,直接从老家调一些人过来帮忙,和之前一样,进厂也需要考试,有田婶家几个儿子孙子,就属于没考过的那种。
她都嫌丢人,走之前特地发话,让他们都去上队里的补课班,还让老头子盯着他们,下次再选不上,她要他们好看!
加上从老家调来的人,目前厂子里也有七八十人了,虽然人不多,不过暂时能满足生产需要,就是车不够用,会开车的人也不够多。
目前还没到别人求着他们给货的程度,他们还得好声好气给人送货上门,就一辆大货车,天天往来送货,司机只有马超英和队里另一个以前学会开车的小伙子。
马超英还得跑销售,经常在外面,主力司机就一个小伙子。
那哪儿行啊?
好在有兵哥以前开过其他车,把人调出来,紧急培训上岗。
苏长河心道,等忙过这一阵,怎么也得给工人们再加一节培训课,多培养出几个司机,以后缺人,谁有空谁都能上。
苏长河一边上课,一边盯着厂子,这天上完课,庄教授把他叫到办公室,他还寻思,最近也没惹这位大佬,不会又给他布置作业吧?
谁料庄教授却告诉他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展销会?”
“没错,去不去?”
“去!”那必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