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1/2)
第191章
赵岚知道韩鑫的意思, 无非是怕她去首都忙工作,毕业的这一堆事被耽搁了,她确实想弥补韩鑫的遗憾, 但不代表她就要影响自己的事业。
赵岚虽然不如韩鑫那么有辨识度, 可毕竟在国际上闯出那么大的知名度, 她当学生会副会长创出的名气,经过了四年,现在也快消失殆尽了, 不少人都知道今年她大四,想着要是不蹲守见她一面, 只怕是没机会了。
学校经过协商, 建议她提前回校考试,毕业论文和答辩也提前。
这样一来就能避开那些想堵她的同学, 赵岚自然同意了,反正她的学籍档案都已经提交到首都电影学院去了,综合大学这边不可能毕不了业。
赵岚的论文已经提交了,后天回学校考试顺便答辩, 所以她才能跟韩鑫一起去首都看房。
韩鑫听了赵岚的解释, 兴奋地抱着她转了一圈, 然后在她脸颊上使劲亲了一口。
“你怎么那么好, 我想去度蜜月, 你就安排好时间, 去拍婚纱照顺便度蜜月, 我想和你去看房,你就提前考试, 再这样下去,你会惯坏我的, 哪天你一不如我的意,我可能会生气。”
赵岚笑了,“我这么顺着你,完全是觉得你太委屈了,什么都顾着我,你想让我顺着你,可以往这方面继续努力,我是吃软不吃硬的那种人。”
韩鑫心想,偶尔还是要来点硬的,上辈子他也那么委曲求全,可最后两人还不是分手了,这辈子赵岚这么好,很大程度是因为一开始他那么闹腾,所以人还是得有点自己的脾气,不能什么都逆来顺受。
赵岚回学校考试的消息,少部分人还是知道的,比如辅导员叶之穆,又比如她的室友们。
她们几个虽然在学校开了一家网吧,可大四后,还是各自找了实习的单位,可能是受赵岚的影响,宿舍五个人,谁也没想着就经营网吧,而是打算在海市找一份工作,说是想多点社会实践经验。
甘月月去莫文的办公室打过一个学期的工,认识了不少电影厂的人,加上尚星宇的关系,她是在电影厂实习的,毕业后也打算考电影厂的编制,而且还是从事主持人,目前除了公务员备考,她还要考主持人证。
黄秋玲去了海市文学报社实习,她连着两年考第一名,这个机会是学校推荐的,她宿舍是唯一在本专业行业实习的,平时在宿舍很是有优越感。
辛可宁去郭坤管理的手机公司实习,走的是赵岚的关系,也不是赵岚联系的,就是郭坤看她是赵岚的同学,破例收下她。
冷瑶和方珊是本地人,两人走了家里的关系,一个去出入境管理局,一个去了市场监督管理局,其他人都说,她们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想到毕业了,家里能安排这么好的单位。
自从赵岚组织优秀毕业生回校参加校庆后,学校平时就经常邀请人来学校做演讲,人家也不白来,一般都会带几个实习的名额,这个年代的实习名额,一般都能考上实习的位置,算是岗位预备役。
现在去正规单位实习的这些同学,别管是学校推荐的,还是走了家里的关系,要是没什么意外,最后都能留下。
赵岚考完试后,悄悄回宿舍和大家呆了一会,听了大家今后的安排,好笑地说道:“看来我们女生比男生有出息多了,韩鑫他们宿舍,除了魏良,最后都进了韩鑫的培训机构。”
黄秋玲闻言笑着反驳道:“这话说得就不对了,培训机构的收入多高啊,而且他们都是学教育的,没有一点关系,按照户籍分配原则,他们都得回老家的学校就业,离开大城市就算了,薪资还不高,不如进培训机构,看看后面有没有别的机会。”
韩鑫可不像赵岚一样忙得没时间跟室友联系,他的室友一开始也不是都想留在海市,培训机构虽然薪资很高,可毕竟是私企,在里面任职的老师大多是兼职。
黄秋玲这番话是韩鑫说的,纪岳又和黄秋玲说的,不像赵岚和韩鑫一毕业就要结婚,两人约定奋斗两年,等纪岳存够了首付的钱再结婚,今年纪岳就和家里要了一点钱,加上他大学三年和毕业这一年的存款付了首付,虽然不是新房,但装修一下也还不错。
黄秋玲跟室友开了网吧,赚得比纪岳多,钱存着也是贬值,她也付了一套首付,好在现在的房价还没那么夸张,装修出来出租出去,房租也够月供,两人想着结婚以后住一套,出租一套,这样就算有什么意外,也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赵岚的舍友不只黄秋玲买房,其他四个人也买了,想来她们开网吧赚了不少。
赵岚听了黄秋玲这番话,立刻就明白肯定是韩鑫说的,不过见黄秋玲那么维护纪岳,她也没揭穿,只是笑着说道:“就算以后他们能考上公务员,那也是我们先进去,发展比他们更快。”
这话倒是没人反驳,宿舍的感情生活,还是和几年前一样,就赵岚、甘月月、黄秋玲三人有对象,辛可宁、冷瑶、方珊一直都没找对象。
辛可宁当初因为有强迫症和甘月月闹矛盾,甘月月因为长得美,又比较无脑,而且乱放东西也不是太大的毛病,事情还没平息下来,她就被尚星宇俘获了。
辛可宁就不一样了,她是有强迫症,男生多少都有点邋遢,加上辛可宁也没甘月月那等美貌,本校的男生都对她望而却步,倒是外校的交往过一个,可惜被她嫌弃得受不了,没几天就分手了。
至于冷瑶和方珊,可能是被甘月月衬托得有点普通,反正没什么异性追求她们,四年过去了,一个有点暧昧的对象都没出现过。
不过这种现象很正常,这个时候虽然高喊自由恋爱,可大部分人还是靠媒人介绍。
聊完室友的情况,就轮到了赵岚,甘月月羡慕地看着她,说道:“我们再有出息,也不如你啊,我们在实习位置上不知道要熬多久,可你一毕业就有自己办公室的总导演,全国也是独一份了吧。”
赵岚笑了,反驳道:“当初去我的广告公司实习,公司总经理还想把你招来做模特,你自己还说不适合抛头露面,现在怎么跑去考主持人证?还要去电影厂,想当主持人,不是应该去电视台吗?”
甘月月无语地反驳道:“我这不是没竞争过那些想进电视台的人嘛,我在我们学校,算是比较好看的吧,可丢到想进电视台那些实习生中间,我也只能给别人当绿叶。”
本来是想找赵岚帮忙的,毕竟她认识电视台的人,可一打听,那些想进电视台的实习生,不是领导的女儿就是直系亲属,这种情况下,还要找赵岚帮忙,那就是强人所难了。
而且电视台实习生的淘汰率很高,她和尚星宇权衡利弊之后,最后自己找关系去了电影厂。
电影厂的主要职能就是电影的制作与发行,当然了,还有宣传,不少场合都需要主持人,今年的就业情况是比赵岚上大学那年好了很多,但好的职位并没那么多,能有个编制工作,甘月月就非常满意了。
因为强劲的对手都第一时间去电视台争取名额了,所以甘月月就以绝对性的优势获得了电影厂的实习机会,不管是她自己,还是男朋友尚星宇,甚至是她的父母亲人都非常满意这个结果。
宿舍六个人,除了赵岚这个妖孽之外,就甘月月混的最好,也不怪黄秋玲时常要酸她几句,说她就是凭着一张脸。
之前甘月月确实是没想过当主持人,也没想过靠颜值吃饭,可四年大学读下来,她发现靠才华吃饭,好像是比不过别人,最后想通了,别人想靠颜值还靠不了呢,于是就努力去考主持人证了。
赵岚回家,和韩鑫说起自己的室友,想起韩鑫知道未来会发生的事,便好奇地问道:“你觉得他们像不像我拍的双赛道电影,有些混体制内,有些混体制外,电影里我没评价谁能混得更好,让观众自己评判,但私心来说,我是觉得混体制内更好一点,你觉得呢?”
韩鑫却没回答,而是奇怪地问赵岚道:“你为什么这么想啊?要不是导演需要很多资源和人脉,你怕是不会进体制内吧?”
赵岚是个很自我的人,只喜欢让别人听她的,而不是喜欢听别人的,可进了体制内,大多时间只能听别人的,要是有选择,她确实不会进入体制内,不过这不代表她不看好体制的工作。
看着一脸好奇的韩鑫,赵岚不由得好笑,“我是问你,反倒是被你问了。”
不过她也不在意,解释自己这么想的原因,“确实,不是总导演需要人脉资源,我不会选择进体制内,不过这和我的选择没关系,我只是觉得体制内的工作,除了有一份收入可以养活自己,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份直接建设国家的工作,有一种意义的庄重感觉。”
韩鑫听明白了,体制内的工作,养家糊口的同时,还能对国家有直接的贡献,而在私企工作,大多只有赚钱的意义,显得少了一点建设的参与感。
对此,韩鑫赞同地点点头,发表自己的看法,“除了没有对国家有直接的贡献,我觉得在私企没有在国家单位那么稳定,可能是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比如公司倒闭,或者上司和同事难相处,有了一次换工作经历后,以后一不顺心就会想继续换,而且很多工作的寿命也不长。”
不如未来也不会有互联网行业的职业寿命就三十五岁的说法了,其实不止互联网行业,很多行业都是如此,大多数是越往后越难混。
赵岚一听就知道问题的根源,她暗自在心里下了决定,公司想招到更优秀的人才,不止要提高福利待遇,还得在稳定性上多下功夫才行。
学校的事忙完,赵岚和韩鑫还有小陈三人前往首都,小陈是裴胜安排给韩鑫的助理,平时帮忙跑腿和开车,有他在,赵岚就不用带助理了,毕竟她的助理都是有工作的,平时在网上联系即可。
韩鑫已经联系了首都一家知名的房屋中介,说了条件之后,对方为难地说道:“想要卧室多,又宽敞,又要在电影学院附近,楼房可没有符合你们想要的条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