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2/2)
众人都去簇拥百鬼表演,这绢布坊的阶前反而空了不少。
福岚又是扶着自己的面具,又是扶着头上戴着的小帽,气喘吁吁:“殿下,您没事吧?奴才方才被一通好挤......”
沈岁晚扭头看了看两侧,周围围了七八人衣着简单的男子,背着箭羽,是东宫翊卫乔装的。
“寻茶呢?”她语气有些焦急。
福岚:“昭训别急,方才奴才见福传跟她一处,等下散了些就过来了。”
沈岁晚点点头,心下稍安。眨眼间,就见那百鬼缓缓走了过来。
他们捂得很多,她才瞧见注意到,每人的脚下都各自踩着高跷,领头的是一阎王打扮的人,披着通身的黑布锦衣,面具画的面部严肃,目光审视一般的缓缓看着街道两边。
众人都无一例外,带上了鬼面,他像是的满意的甩了甩广袖,带着众鬼缓缓前行。
两人在的地方本就临近大街的街角,就在他转身时,沈岁晚以为那领头的阎王会像沈律所说的,像往年那样说些新年祝福语,却听他突然沙哑着嗓音道:
“‘本官’游历人间,遇一白衣帷帽女子......”
旁边的沈律眼底一寒,擡起手臂。沈岁晚还没明白过来时,身边的翊卫迅速的掏出箭矢,幽寒的箭矢瞄准那踩了高跷,两米高的人。
“!!”她眼底一颤,下一瞬明白过来,只听那男子道:“......受天意告托,得知交州”“地动”二字尚未出口。
话音还没说完,她就察觉到左右两边的翊卫箭矢放了出去,破空而响的声音,直直冲那阎王而去,然而,却有一只箭矢率先一步射中男子,阎王装扮的男子身中三箭应声倒地。
“啊——死人了!死人了!——”人群中想起惊慌的呼声。
沈岁晚清晰的瞧见这鲜血飞溅的模样,一时目光愣愣的。
这时,身侧走来一天蓝色圆领袍的男子,也带着面具,但瞧着眼神熟悉,手上拿着一柄弓箭。
何入暮上前,“殿下可还安好?”
沈律道:“无碍。”
她才明白过来原先那一只箭是何入暮射的,至于他什么时候在这的,也不曾注意到。
人流如潮,百姓惊乱。
这时,沈律看了眼她,挥挥手,吩咐福岚:“带着两名翊卫,先护送昭训回东宫。”
她眼睫一颤,“殿下......殿下注意安全”
面前的男子摘了面具,站在高处,面色沉得好像滴得下水。
赶来的寻香福传两人上前搀着沈岁晚,不敢带着她往街上走,只挨着各处坊市的阶前绕路。
沈律沉声开口:“大家勿要惊慌,方才是大理寺逃出的狱犯,目的是煽动人心,借机纵乱,孤已杀之!”
人群中有一乞丐模样的男子驳斥:“太子搞果真是威风,还是年节,你说是罪犯就是罪犯!”
旋即四周响起几声应和骂声,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原以为隐在人群中,他们这话起不了注意,但定都有多怕太子狠厉的恶名,愣是没人说话,反而显得他们分外明显。
乞丐突然不敢啃声:“......”
站在阶上的太子面上带着淡笑,但那目光犹如那锐利的剑光,直直的看到了第一个开口说话的乞丐。
乞丐身子一抖,嘴唇哆嗦着想左躲右闪隐进人群。
沈律微微侧眼使了个脸色,何入暮了然,带着两名翊卫暗自潜入了人群,目标明确。
今日这蛊惑人心,煽动百姓之举,怕多半是宁安王送的见面礼。
沈律浅笑着,说了些安抚的吉祥话,驱傩祭和游神尚未开始,百姓多信了罪犯的理由,没人再注意那身死的“阎王”。
不同于朱雀大街的动乱,姜太师府十分安静。
太师府的主院,竹影深深,挂着皑皑未化的霜雪。
丫鬟端着熏好的衣裳进了寝阁,姜夫人匆忙擦了眼角的泪,上前接过:“夫君,一路骑马跋涉,衣裳都被雪水浸湿了,让妾身伺候您更衣。”
姜夫人话音泄着哭腔,姜从文面上有几丝怜惜,安抚道:“转眼又是一年,这些年辛苦你操持......”
才说完,姜从文又拧了拧眉:“可将换洗的衣物给那王老爷了?”
姜夫人笑了笑,“夫君放心,已经让人端了热水和衣物,仔细伺候着了。”
姜夫人面上闪过一丝犹豫和不可置信,“夫君当真确定,当年就是这王老爷......”她话音一顿,“那夫君打算何时告知父亲?又何时告诉绫画和凌次?”
姜从文面上闪过痛色,“父亲过度规刻,我稍后、不、我明日先去东宫见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