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2/2)
“是是是,是我着急了。”
老夫人扶着胸口缓了缓,又道:“翠儿,你去将我那个匣子拿来。”
徐秀越这边刚开始准备晚上,隔壁老夫人便登门了。
一见那位雍容华贵的老夫人,徐秀越便觉得自己之前是以小人之心夺君子之腹了。
她第一眼见这位老夫人便觉得十分面善,再细看这老夫人的面相,乃是和善积福的人家。
见老夫人进门,徐秀越便迎了上去,笑道:“刚才三丫便念叨着隔壁奶奶,今日一见,只觉老夫人十分面善,像是之前便见过一般。”
徐秀越早先想好的开场白,却让老夫人的手一抖,恍惚过后,老夫人自然的握住徐秀越的手,感叹到:“老身也是如此感觉,今日初见大人,却仿佛十分熟悉一般。”
老夫人的目光在徐秀越的脸上逡巡,眼眶不由微微湿润了,可她硬是撑着没掉下一滴泪。
徐秀越有些奇怪于老夫人的热情,不过她对自己的相面之处十分自信,或许,她与老夫人就是所谓的天生投缘吧。
一些人进了正屋,几个孩子已经叽叽喳喳的围着老夫人说起了话。
老妇人抽了个空子才道:“今日也算是正式拜访,给家中的晚辈们各备了些礼,还望莫要嫌弃。”
徐秀越本以为是普通的来往礼品,翠儿一出手,徐秀越便知道自己想错了。
只看那几个孩子,人手一个的翡翠玉雕,不仅对应了每个孩子的属相,而且那鱼油油的颜色与质感,显然价值不菲。
几个儿媳妇也都收到了簪子一类的饰品,最后翠儿才将一个礼盒递到了她的手上。
徐秋越打开一看,是一只晴水玉镯。
质地细腻水润,颜色柔和,一瞧就不是凡品。
但这样的镯子还称不上是什么宝物,只胜在一个好看。
怎么说呢,老夫人这些礼物送的当真是卡着上限的恰到好处。
多贵重一分就显得头次交往,过于隆重有讨好之嫌。
如今虽出手大方,显出的却是老夫人底蕴深厚。
显然这些礼物是老夫人经过深思熟虑又精挑细选的。
徐秀越将礼盒收下,若有所指道:“老夫人当真是客气了。”
老夫人见她收下,面上的笑容便绽放开来:“你喜欢便好,老身孤身在外,瞧你们几个便像是家里的晚辈一样,莫要与老身生分了。”
徐秀越家里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老夫人也没有在意这些,言谈间便问起了徐秀越家里的情况以及他们的过去。
田氏本就是个爱说话的,今日得了礼物,更是喜滋滋,一听老夫人问起便竹筒倒豆子一般,三分夸张七分写实的说起她们吃不上饭的过往以及逃荒的心酸。
老夫人再也忍不住,听着她的描述抹起了眼泪。
徐秋月越感叹老夫人当真是心善之人,安慰道:“都是过去的事了,你瞧我们一家子如今过得多好?”
“没错,都过去了,以后啊,只有更好。”
老夫人问了徐秀越,徐秀越自然也委婉的问了老夫人的来历。
老夫人刚整理好情绪,闻言露出怀念的神情:
“我啊,也是出身书香门第,不过家中却没有那些繁文缛节,家中多鼓励女儿自强,也是因此听说大人治下有女兵,这才慕名前来。”
徐秀越有些好奇老夫人家中对女孩的教养方式,两人便由此聊了起来。
这一场筵席吃的宾主尽欢,两家的关系更是迅速亲密了起来。
徐秀越家有一群孩子闹腾,一直没有冷场,老夫人直待到月色渐浓才回去。
徐秀越收获了满满的育儿知识,老夫人也在隔壁院中仰天看向半圆的月亮,叹道:
“翠儿,你说,咱们把小姐认回来如何?”
“这……”翠儿面色为难,道,“老太爷那里,或是不许,再说,若是认回小姐,那家里的那位又要算个什么身份?”
老夫人闻言清醒了两份,却是冷哼一声道:“他不愿意认,还不是为了他自己,猪油蒙了心的东西。”
骂了一句,老夫人又叹气道:“我是想认她的,只不知道她愿不愿意认我这个没用的娘,哎,还得慢慢来,便是不认我,能看着她过的顺心,也就罢了。”
翠儿不敢接茬,只扶着老夫人进了卧房。
有了头回上门,两家人的走动并频繁了起来,老夫人十分招孩子们喜欢,就连舞刀弄枪的何春草,在老夫人的面前都显得文静了两分。
老夫人得知何春草是徐秀月的小女儿之后,对其格外怜惜远超旁人。
不过短短几天,何春草就一口一个奶奶叫的熟练了。
徐秀越本来是给自己放了十天假的,不成想才呆了七天,县衙便来了急报。
说是东边的叛军往北已经打到京城外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