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宁番外1(1/2)
缙宁番外1
八月初,缙沅书院已经通过院试考核的学生在兰溪县参加州府三年一考的乡试,明算科第一名解元花落缙沅书院-宋南兴,同时其他五名算科学子亦在前八。
来年二月,会试将在京都城举行,而从兰溪到京都城,路上最快也要耗时三个月。因此,在兰溪乡试结束后,算科六学子都来不及回家过中秋,就要收拾行囊包袱启程赶往京都。
云岫和程行彧整理了一套算术公式及常规算题的做法技巧给他们,以便让算科六学子在路上温习巩固。
等他们离开书院后,云岫的明算科甲班也算是停课了。
“阿彧,你说他们路上应该不会遇到什么事被耽误吧?应该都能按时抵达京都的吧?”
程行彧正在菜园子里摘豆角,把手中摘到的豆角递放到云岫提着的竹篮里,低眸轻笑道:“一路上又不是只有他们六人,还有进士科的付阮、林昭,明字科的王朔铎,共有缙沅学子三十余人,还怕他们沿路不会相互扶持、平安到京都城?况且,锦州的学子是随快马镖局一起进京,沿路有镖师帮护着,不会出问题的。”
“我也知道,但就是有点忍不住乱想,毕竟是我教了好多个月的学生,我也希望他们能名列前茅,金榜挂名。”云岫提着篮子,里面才装了八九根豆角。
她说着,程行彧听着,偶尔应答两句,让她对那群小学子放心。
走着走着,云岫看见菜园角落的无花果熟了,一个个又紫又大,她摘了几个,但高处的够不到,就对程行彧说:“阿彧,帮我把最上面的那几个无花果也摘下来,安安最喜欢吃这种熟果了。”
深紫色的无花果太熟了,轻轻一碰都能刮破皮,程行彧小心翼翼地把熟果摘下,放入云岫提着竹篮中,篮子登时就满了小半。
“岫岫,把篮子给我。”他拎过云岫手中的竹篮,走了几步又顺手摘下身边成熟的番茄,“番茄也红了,今晚再弄个糖渍番茄吧。”
“行啊!你还想吃什么?”看着干干净净的菜园子,云岫终于觉得小白也不是在家中白吃白蹭的,好歹因为有它,他们菜园子里的虫害甚少,果子青菜生长良好。再加上阿圆为了挣心愿卡,没事就到这里除草施肥,家中蔬菜基本能够自给自足。
程行彧说道:“海叔和许姑姑下山去了,这两三日只有我们四个人,就蘑菇酿肉,尖椒炒肉,豆角炖土豆,再加一个鲫鱼豆腐汤,应该差不多了吧?”
云岫:“没问题,但我做菜,就要……”
“我洗碗,我收拾。”程行彧很自觉地应下,他们家不养闲人,不论是阿圆还是安安,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要学着搭把手。
初秋多雨水,天空飘来一片厚厚的乌云,每日下午时都要飘落几阵秋雨,但看见今日天色,怕是要下一整夜了。
已经有雨丝飘落脸颊,云岫说道:“快快快,再摘几个辣椒赶紧回家,一会儿大雨就来了。”
沾了泥土的鞋袜最难洗,还是赶紧回家做饭、看书、当咸鱼。
程行彧笑笑,一副迁就纵容的模样,提着菜篮子牵起云岫就往旁边的木楼赶。
就四五十步路的距离,瓢泼大雨却倾盆而下,阿圆抱着小白站在二楼窗子前,看着云岫和程行彧后大声喊道:“岫岫,燕燕,下大雨了!”
豆大的雨点打在身上,不用他提醒,云岫自有感觉,冲他唤道:“阿圆,把二楼窗子关了,和安安一起下来择菜。”
“哦!这就来!”
等一桌饭菜做好,四人开始吃晚饭时,外边的雨还未停歇,反而越下越大。
云岫:“夜里雨,白天晴,山里的蘑菇又要破土而出了。”
程行彧:“若明日天气好,我们去山里走两圈,雨后的山林很舒服。”
云岫暗自附和:嗯,那叫空气很清新。
安安:“那我们可以多摘点菌菇晒干寄给大伯和姨婆吗?”
阿圆:“对对对,还有秦爷爷,反正缙宁山的菌菇多的没人要。”
云岫喝了一口鲫鱼汤,又鲜又甜。听见阿圆的话很是惋惜,后世要花高价钱才吃得上的菌菇,在这里竟然这么不起眼!
突然,她又一愣。
程行彧察觉,忙问:“怎么了?被刺卡到了?岫岫,快张嘴!”
云岫赶紧摇头,示意自己无事,放下碗才说道:“再过几日不是就到书院开放日了嘛,突然间想到了新菜谱,想让张师傅试试,为书院创收!”
等程行彧带着阿圆和安安洗碗收拾时,她已经把菌菇系列的菜谱默写下来,只是此时外边依旧大雨,便收了起来,打算明日天晴再给大厨子张师傅。
她从书房出来时,程行彧正给阿圆和安安他们打水,帮小白泡药浴。
刺猬背部有长刺,因此是蜱虫、跳蚤及虱子等寄生虫藏匿生长的好地方。阿圆整日和小白形影不离,所以他们特地找唐晴鸢配了药,半个月给它洗一次澡,清洁除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